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博

作品数:227 被引量:914H指数:17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93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0篇农业科学
  • 8篇医药卫生
  • 6篇化学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73篇土壤
  • 22篇微生物
  • 22篇马铃薯
  • 20篇水分
  • 18篇养分
  • 16篇玉米
  • 15篇施肥
  • 15篇覆膜
  • 14篇小麦
  • 14篇肥料
  • 13篇有机碳
  • 13篇土壤养分
  • 13篇大豆
  • 11篇地膜
  • 11篇土壤微生物
  • 11篇作物
  • 11篇耕地
  • 9篇性状
  • 9篇植物
  • 8篇油菜

机构

  • 193篇甘肃省农业科...
  • 9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4篇甘肃现代农业...
  • 15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晟丰(烟台)...
  • 4篇榆中县农业技...
  • 4篇永登县农业技...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甘肃省农业工...
  • 2篇庄浪县农业技...
  • 2篇古浪县农业技...
  • 2篇山东爱果者生...
  • 2篇大禹节水集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宿州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27篇董博
  • 67篇郭天文
  • 60篇曾骏
  • 39篇刘晓伟
  • 34篇张平良
  • 27篇谭雪莲
  • 26篇姜小凤
  • 25篇陈光荣
  • 22篇蔡立群
  • 22篇张东伟
  • 19篇王立明
  • 19篇张国宏
  • 18篇王克鹏
  • 17篇张仁陟
  • 17篇杨如萍
  • 14篇张朝巍
  • 13篇江晶
  • 11篇张芮
  • 11篇郭建国
  • 10篇武均

传媒

  • 42篇甘肃农业科技
  • 8篇干旱地区农业...
  • 6篇甘肃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土壤通报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干旱区地理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水利规划与设...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中国土壤学会...

年份

  • 14篇2024
  • 35篇2023
  • 22篇2022
  • 16篇2021
  • 10篇2020
  • 16篇2019
  • 14篇2018
  • 37篇2017
  • 12篇2016
  • 9篇2015
  • 12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10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2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水县耕层土壤主要养分空间分布与变异研究被引量:30
2012年
基于ArcGIS软件的应用模块和地统计学方法,根据2008年清水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采样数据和地力评价项目的图件资料,研究了清水县耕层土壤主要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以及在不同乡镇和土类中的平均含量,生成了主要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清水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异属于中等变异;由西向东呈现增加趋势;草甸土和沼泽土有机质含量最高,黄绵土有机质含量最低;全氮含量变异属于强变异;有效磷含量变异属于中等变异,有效磷整体含量较低,暗色草甸土有效磷含量最高,棕壤中有效磷含量最低;速效钾含量变异属于弱等变异,研究区域内各乡镇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不大,棕壤中速效钾含量最高,沼泽土速效钾含量最低.
王祎蔡立群张兴嘉王娟董博
关键词:耕地地力评价ARCGIS耕层土壤
2001~2010年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根据2001~2010年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特征,构建了包括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资源、农业信息人力资源和农业信息化发展环境5个方面20项指标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运用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得到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了不同时段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根据评价和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朱昭萍王生林董博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一种新垦农田土壤快速培肥改良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垦农田土壤快速培肥改良方法,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在新开垦的农田里,通过连续的深耕土地、有机与无机配施、秸秆还田、土壤熟化剂应用、保水剂等技术措施,即可达到改善新垦农田土壤的理化性状,迅速提高土壤肥力,...
张平良郭天文郭贤仕柳燕兰董博刘晓伟曾骏
文献传递
一种覆膜植物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膜植物的种植方法,覆膜植物播种后,进行覆膜,覆膜后在膜上覆覆膜土,每份覆膜土下对应一覆膜植物种;其特征在于,覆膜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土粉碎,得产品A;向水中加入聚丙烯酸钠、op‑10和消泡剂,搅匀,得产...
刘妤董博陈光荣张芮甘延东方彦杰夏芳琴曾骏刘晓伟
文献传递
一种中药材起垄翻土设备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起垄翻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中药材起垄翻土设备及其应用;包括:铲犁;所述铲犁用于翻土且将土翻至两侧;所述中药材起垄翻土设备还包括:竖杆;所述竖杆竖直固连在所述铲犁的上端;横杆;所述横杆横向放置,所述横杆一...
姜小凤郭建国陈垣周刚石林榕米永伟董博曾骏
不同覆盖时期和方式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条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9
2014年
在大田条件下,以不同覆盖种植方式为处理,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耕层土壤温度、马铃薯生长指标和经济产量等,研究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和垄沟全膜覆盖处理相比,垄膜沟草覆盖能显著提高马铃薯苗期0~25cm土壤温度3℃左右,降低盛花期至收获期0~25cm土壤温度2℃左右;其次,垄膜沟草覆盖显著提高播前0~30cm土层含水量,增加收获后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垄膜沟草覆盖的株高、单株薯块重、大薯率、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且秋季覆盖的产量优于春季覆膜,故垄膜沟草秋季覆盖是适宜半干旱区旱作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式。
夏芳琴姜小凤董博郭天文
关键词:旱地水热条件马铃薯
螯合中微量元素及其水溶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螯合中微量元素及其水溶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饱和结晶水的硫酸盐中微量元素、尿素和十水硫酸钠加入到容器中,在温度为50~70℃条件下搅拌20~60min,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在温度为50~70℃条...
董博陈光荣刘晓伟曾骏方彦杰
垄沟覆盖集雨模式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024年
为明确垄沟覆盖集雨模式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选取“登义”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常规平栽不覆盖为对照(CK),依次设置垄覆普通黑色地膜沟不覆盖(HL)、垄覆液态地膜沟不覆盖(YL)、垄不覆盖沟覆秸秆(NJ)、垄覆液态地膜沟覆秸秆(YJ)、垄覆普通黑色地膜沟覆秸秆(HJ)共计6个处理,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垄覆膜沟覆秸秆的集雨模式均有利于玉米增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HJ处理的穗行数、千粒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最大,分别较对照CK提高11.22%、31.31%、88.02%、79.83%,且与CK间差异均显著(P<0.05),而垄无覆盖沟覆秸秆的NJ处理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较CK低。(2)垄覆地膜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且能改变微生物结构,但垄无覆盖沟覆秸秆的NJ处理却不能。(3)各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在门、纲水平上均受到覆盖集雨模式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主要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占比25.8%)、拟杆菌纲(Bacteroidia,占比8.4%)和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占比7.7%),且垄沟覆盖有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即垄沟集雨模式可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门、纲水平的结构及组成,实现玉米增产的效果。
高彦婷张芮董博李青青刘柯含
关键词:垄沟集雨玉米土壤微生物群落
一种含有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肥料,其特征在于,含有还原型谷胱甘肽、螯合钙、酵母菌和壁材,本申请可以明显提高果实的表光。
张晓艳董博陈光荣张芮王立明陈晓莉杨如萍张恺东田建霞
不同施肥方式对灌漠土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被引量:16
2013年
利用武威市白云试验站18a长期定位试验资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在0—40cm土层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氮肥与有机肥长期配合施用和长期施用农肥可以在0—20cm土层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土壤中的无机碳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单施秸秆可增加土壤有机碳,而对无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影响无明显差异;长期施用氮肥对土壤的有机碳、无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均无明显差异。土壤有机碳与土壤无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曾骏董博张东伟包兴国郭天文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土壤微生物量碳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