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化学工程
  • 22篇理学
  • 2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3篇催化
  • 32篇分子
  • 32篇分子筛
  • 20篇介孔
  • 20篇介孔分子筛
  • 18篇催化合成
  • 17篇催化剂
  • 15篇裂化
  • 15篇SBA-15
  • 11篇固体酸
  • 8篇烷基化
  • 8篇催化裂化
  • 7篇杂多酸
  • 7篇酯化
  • 7篇介孔分子筛S...
  • 7篇磺酸基
  • 7篇加氢
  • 7篇加氢裂化
  • 6篇动力学
  • 6篇酯化反应

机构

  • 43篇辽宁石油化工...
  • 22篇抚顺石油学院
  • 17篇中国科学院山...
  • 4篇淮海工学院
  • 3篇韩国化学研究...
  • 2篇抚顺石油化工...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亚洲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67篇袁兴东
  • 44篇沈健
  • 33篇亓玉台
  • 15篇周敬来
  • 13篇杨丽娜
  • 12篇李国辉
  • 12篇武宝萍
  • 10篇金英杰
  • 9篇任杰
  • 8篇毕贵芹
  • 8篇李聪明
  • 7篇邱建国
  • 6篇张艳维
  • 5篇张立
  • 5篇刘炳泗
  • 5篇张德华
  • 5篇王月梅
  • 4篇孙明珠
  • 4篇李淑勋
  • 4篇杨晓勇

传媒

  • 13篇石油化工
  • 7篇抚顺石油学院...
  • 6篇燃料化学学报
  • 6篇辽宁石油化工...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工业催化
  • 4篇石油化工高等...
  • 3篇精细石油化工
  • 3篇Chines...
  • 2篇炼油技术与工...
  • 1篇化工科技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天津化工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浙江化工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6
  • 11篇2005
  • 12篇2004
  • 10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铌酸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介绍了铌酸(Nb2O·5nH2O)的性质及其在酯化、水合、脱水等反应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无论是作为固体酸催化剂还是作为载体,铌酸都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杨成沈健杨丽娜亓玉台袁兴东韩庆玮
关键词:铌酸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活性
催化裂化汽油深度脱硫被引量:1
2004年
 以双氧水与乙酸为氧化剂,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氧化脱硫。按正交设计方法考察双氧水的体积分数、双氧水与乙酸的体积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脱硫率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反应温度>双氧水与乙酸的体积比>双氧水的体积分数>反应时间;各因素对收率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双氧水与乙酸的体积比>双氧水的体积分数。并得到氧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双氧水的体积分数为5%,双氧水与乙酸的体积比为2∶3,采用两段温度反应,先30℃后50℃,反应时间各为10min。此时,硫的质量分数由112.2μg/g降至7.038μg/g。
毕贵芹沈健亓玉台袁兴东杨丽娜武宝萍李聪明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氧化脱硫双氧水乙酸正交设计
Ti_3(PW_(12)O_(40))_4催化氧化吸附脱硫的研究被引量:17
2005年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3(PW12O40)4/SiO2Al2O3催化氧化吸附剂,用于二苯并噻吩的氧化吸附脱除实验,考察了吸附剂中钛含量、反应温度、吸附剂用量、双氧水用量及反应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n(Ti)/n(H)为3、吸附剂用量为5%、n(H2O2)/n(S)为3、反应温度为70℃)下反应2h,该吸附剂可将二苯并噻吩的石油醚溶液中的硫质量分数由200μg/g降至2μg/g,脱硫率达99%,且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张艳维沈健袁兴东亓玉台
关键词:催化氧化溶胶一凝胶法AL2O3吸附脱硫二苯并噻吩脱硫效果
介孔分子筛SBA-15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5年
自从介孔分子筛SBA - 15首次合成出来 ,成为众多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介孔分子筛SBA -15的合成及机理 ,影响孔径尺寸的因素及研究应用进展 ,介孔分子筛SBA - 15在催化、吸附和分离及纳米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赵起龙沈健袁兴东杨立娜
关键词:介孔分子筛SBA-15催化纳米材料
介孔分子筛Cs_xH_(3-x)PW_(12)O_(40)SBA-15催化合成丙烯酸正丁酯被引量:5
2004年
采用溶胶 凝胶方法,以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合成出含有杂多酸铯盐的介孔分子筛CsxH3 xPW12O40 SBA 15。XRD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催化剂具有纯硅SBA 15分子筛晶体结构。将该催化剂用于合成丙烯酸正丁酯,并考察了不同Cs/P物质的量的比对反应活性的影响,其中Cs2.5H0.5PW12O40 SBA 15的催化活性最好。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确定出各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组成>催化剂用量,确定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130℃,酸醇物质的量的比1∶1.2,反应时间5h,催化剂用量为总原料质量的5%(每克的物料催化剂用量为0.05g)。重复试验表明Cs2.5H0.5PW12O40 SBA 1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杨晓勇袁兴东亓玉台杨丽娜沈健张艳维王月梅赵起龙张德华
关键词:正丁醇丙烯酸正丁酯介孔分子筛
分子筛催化合成MTBE的反应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在开发出催化性能良好的合成MTBE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基础上 ,详细考察了反应条件 :包括温度、压力、空速、醇烯比等操作条件对改性 β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合成MTBE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MTBE选择性及活性稳定性都有一定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温度升高 ,烯烃的转化率增加、MTBE的选择性不变 ,但反应温度过高 ,MTBE的选择性和催化剂的稳定性变差 ;反应压力必须大于系统完全液化压力 ;醇烯比大于 1时 ,对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小 ,醇烯比小于 1时 ,随反应深度增加 ,MTBE选择性和催化剂的稳定性变差。为了充分利用催化剂的性能 ,有一个比较合适的操作范围 ,在最佳反应条件T =70℃、P =2 1MPa ,MeOH IB =1 1 ,WHSV =4h- 1下 ,对改性 β分子筛的催化性能进行长期考察 ,结果表明 :催化剂的各项性能的稳定性很好。
袁兴东金英杰沈健周敬来李国辉
关键词:分子筛Β沸石甲基叔丁基醚催化MTBE
介孔分子筛催化合成丙烯酸正丁酯被引量:2
2005年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以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合成了介孔分子筛CsxH3-xPW12O40-SBA-15。XRD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催化剂具有纯硅SBA-15分子筛晶体结构。将该催化剂用于合成丙烯酸正丁酯,并考察了不同Cs和P摩尔比对反应活性的影响,其中Cs2.5H0.5PW12O40-SBA-15的催化活性最好。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确定出各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为: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组成,催化剂质量分数。确定最佳操作条件:温度为130℃,酸醇摩尔比为1∶1.2,反应时间为5h,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5%。重复试验表明Cs2.5H0.5PW12O40-SBA-1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杨晓勇沈健亓玉台杨丽娜袁兴东张艳维
关键词:丙烯酸正丁醇丙烯酸正丁酯正交实验
催化裂化气体烃收率关联模型被引量:4
1997年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反应装置上进行蜡油和渣油催化裂化反应试验,经参数估计确定关联模型参数,建立与气体+焦炭收率、汽油收率及蜡油和减压渣油结构族组成关联的催化裂化气体烃收率关联模型。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任杰沈健袁兴东金英杰
关键词:催化裂化
正癸烷加氢裂化集总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选用国产3825加氢裂化催化剂,对正癸烷加氢裂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Weekman集总原理,建立了正癸烷加氢裂化四集总动力学模型.利用Marquardt法估计了各反应速率常数,确定了完善的速率表达式.计算了两种压力(6.5和8.5MPa)下的表观活化能,预测了各反应产物分布,其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同时,讨论了空速、温度、压力和反应活化能对产物分布的影响,为重油和渣油加氢裂化集总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刘炳泗邱建国袁兴东
关键词:正癸烷加氢裂化集总动力学
负载型中孔分子筛上苯与长链烯烃烷基化反应被引量:33
1999年
在合成纯硅及含铝MCM-41中孔分子筛基础上,制备负载PW12、SiW12及PMo12杂多酸的催化剂。用XRD、N2吸附和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对几种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HY、HM和Hβ分子筛相比,HAlMCM-41和HSiMCM-41中孔分子筛具有较好的线性烷基苯选择性,其苯基十二烷异构体分布优于HY而不及HM和Hβ分子筛;负载型中孔分子筛催化剂具有杂多酸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大和孔径分布集中的性质,与载体相比其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关于催化活性,负载型催化剂载体或负载杂多酸种类比较结果为HAlMCM-41>HSiMCM-41、PW12>SiW12>PMo12,其中SiW12HAlMCM-41催化剂的苯基十二烷选择性和异构体分布为最佳。
金英杰任杰袁兴东沈健周敬来
关键词:杂多酸烯烃烷基化分子筛负载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