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见欢
-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在大面积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在修复大面积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3年5月至2011年8月,选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大面积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56例。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17~76岁,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小为8 cm×10 cm,最大为16 cm×25 cm,皮瓣面积最小为9 cm×11 cm,最大为16 cm×27 cm。术后随访5~38个月,测评皮瓣的感觉、血运和外形等,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研究56例,皮瓣完全成活53例;3例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和皮片移植而愈合;56例中随访到48例,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15.2个月,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分辨觉为11~13 mm左右,质软有弹性,外形稍显臃肿,患者基本满意,恢复泌汗功能。皮瓣供区对下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修复大面积四肢软组织缺损可以优先选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
- 赵军谢见欢曾昕明王鹏程李建杭陈裕祥李建球袁灼辉吴秀娟尹志成陈海生
-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皮肤软组织缺损
- 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护理
- 2009年
- 目的探讨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自2003年5月-2006年12月,应用带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3例;总结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有效的术前及术后护理,23例皮瓣全部成活,并随访6个月~2年,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利用各种有效的护理手段,适时的专科指导可使病人顺利度过肢体强迫期、情绪不稳定期,促进病人肢体感觉、触觉、外观功能的恢复。
- 谢见欢江顺景朱银清李丹黄凤玉黎淑玲李珠艳
- 关键词:外科皮瓣护理
- 368例断指再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368例393指断指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8例393指中,352例375指完全成活,16例18指发生坏死,成活率为95.6%。术后随访6~22月,再植后手指外观良好,再植手指功能良好。结论术前对断指的保护处理,充分的准备工作,术后对血运的观察、预防和及时正确处理血管危象是断指再植护理的关键。
- 谢见欢曾昕明赵军王鹏程刘霞陵陈彩霞蒋青红
- 关键词:指损伤再植术围手术期护理
- 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38例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指背近节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1年1月,对38例(43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者,采用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旋转修复。供区行全厚皮片移植。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6个月,指外观和功能良好,皮瓣饱满,弹性质地好,无色素沉着,两点辨别觉5-9mm。供区植皮成活,愈合满意。结论指背近节筋膜蒂岛状皮瓣解剖恒定、操作简便、蒂部宽松,是治疗同侧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赵军曾昕明谢见欢王鹏程李建杭陈裕祥陈海生
- 关键词:筋膜皮瓣皮肤软组织缺损
- 手外伤带蒂皮瓣修复术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 2010年
- 谢见欢
- 关键词:手外伤修复术护理
- 屈指肌腱损伤修复的术后护理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手外伤肌腱修复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06年—2008年60例屈指肌腱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肌腱修复治疗;康复组在肌腱修复治疗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早期康复训练以及物理治疗等方法。[结果]康复组的屈指能力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外伤肌腱修复术后开展心理护理、早期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能提高患指的恢复效果。
- 谢见欢
- 关键词:手外伤肌腱修复心理护理
- 超前镇痛护理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预防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危象中采用超前镇痛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预防断指再植术患者70例,研究时间从2016年8月,截至2019年2月,按照护理方式作为分组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前镇痛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患者主诉疼痛后给予止痛药,对比护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血管危象发生率得知,实验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析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知,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预防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危象中采用超前镇痛护理,能降低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还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 蒋青红谢见欢官益群吴秀娟王鹏程
- 关键词:术后危象
-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手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手外科收治的实施CNP的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实施CNP前我院手外科收治的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CNP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状况、手功能恢复状况和相关知识掌握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治疗护理后患侧手握力和患侧两指捏力均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度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CNP应用于手外科手术患者中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的手功能,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度。
- 谢见欢曾昕明赵军王鹏程官益群江顺景
- 关键词:手外科临床护理路径手功能
- 预扩张腹部轴型皮瓣在上肢大面积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预扩张腹部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瘢痕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手术分3期进行,第1期根据上肢瘢痕部位及面积,选择旋髂浅动脉、腹壁浅动脉、腹壁下动脉的脐旁穿支、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中的一组腹部轴型皮瓣预先扩张;经过3~4个月的注水扩张后行第2期手术,将预扩张的腹部轴型皮瓣以带蒂转移的方式修复上肢瘢痕切除后的皮肤缺损;3周后再行第3期手术,即皮瓣断蒂。结果本组12例患者应用预扩张腹部轴型皮瓣15例,其中3例患者应用双侧预扩张腹部轴型皮瓣,皮瓣全部存活,外形不臃肿,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患肢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预扩张腹部轴型皮瓣是修复上肢大面积瘢痕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能取得外形及功能均为满意的结果;但治疗周期长,需分次手术为其缺点。
- 赵军陈海生曾昕明谢见欢刘小容
- 关键词:瘢痕
- 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30
- 2010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将128例手外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外伤术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行为、认知等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并做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疼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组术后疼痛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护理干预组止痛药物使用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也有利于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 谢见欢
- 关键词:护理干预手外伤术后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