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贲长恩

作品数:77 被引量:979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纤维化
  • 22篇细胞
  • 21篇肝纤维化
  • 11篇组织化学
  • 10篇中医
  • 8篇动物
  • 8篇血清
  • 8篇鼠肝
  • 8篇中药
  • 8篇中医药
  • 8篇肝损伤
  • 8篇肝细胞
  • 7篇药疗
  • 7篇药疗法
  • 7篇医药疗法
  • 7篇中医药疗法
  • 7篇免疫
  • 7篇活血
  • 6篇动物模型
  • 6篇形态学

机构

  • 6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3篇北京中医学院
  • 6篇滨州医学院附...
  • 5篇滨州医学院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锦州医学院
  • 2篇北京针灸骨伤...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康地区药用...

作者

  • 76篇贲长恩
  • 26篇杨美娟
  • 21篇赵丽云
  • 20篇郭顺根
  • 19篇于世瀛
  • 17篇蒙一纯
  • 15篇丁霞
  • 15篇牛建昭
  • 10篇王德福
  • 10篇姜学连
  • 8篇陈爽
  • 7篇白锦雯
  • 6篇靳艳华
  • 6篇赵福建
  • 5篇赵宗江
  • 4篇魏民
  • 4篇田德禄
  • 4篇张新雪
  • 4篇高伟
  • 3篇金永三

传媒

  • 23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中西医结合肝...
  • 7篇中国中医基础...
  • 5篇中国医药学报
  • 5篇解剖学报
  • 4篇解剖科学进展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教育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生物化学杂志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年份

  • 2篇2006
  • 4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 4篇2001
  • 10篇2000
  • 9篇1999
  • 3篇1998
  • 5篇1997
  • 4篇1996
  • 8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4篇1989
  • 2篇1986
  • 1篇1984
  • 1篇1966
  • 1篇1963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剂量醋酸可的松对大白鼠脾脏作用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
1966年
一、实验共用成年雄性大白鼠49只,体重为140-210克。其中9只不加任T可处理作为对照。其余40只分别经臀部肌肉注射可的松或氢化可的松25毫克/每日一次。注射分一次、三次、六次以及注六次后恢复4,5和9日后杀死取材。二、随注射次数的增加和实验时间的延长大鼠脾脏逐渐萎缩。到注六次或注六次后恢复4和5日时可缩小到正常的1/3以上。其内部结构也相应地引起了十分明显地变化。红白髓中淋巴细胞迅速减少,到注六次恢复4和5日时脾小体几乎完全消失,红白髓难于辨认。此时整个脾脏几乎被红髓占据。注射六次后恢复9日时,虽有些恢复,但仍未达正常水平。三、实验动物脾脏淋巴细胞中RNA合量减少,尤其大中淋巴细胞较为明显。固缩和破碎的淋巴细胞核普遍存在,尤其脾小体处为多,有些已被亘噬细胞吞噬。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加,井多量的堆积于脾小体周围。旦噬细胞及其吞噬的含铁血黄素显著增多。蛋白质、蛋白质结合一SH和DNA含量未见变化。四、磷酸酶的活性变化,以ALP和ACP较为显著。ALP在注射初期升高,以注射三次者为最明显,随后酶活性一值下降。而ACP活性在实验时期一直上升。前者以中性粒细胞为代表,后者以网状细胞为代表。三磷酸腺苷酸酶在注射初期上升,之后则逐渐恢复正常。5一核试酸酶、非特异性磷酸酶和醋酶的活性虽有变化,但不明显。
贲长恩
关键词:脾脏淋巴细胞核大白鼠大剂量网状细胞组织学
活血化瘀方药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光镜及组织化学的实验观察被引量:3
1997年
活血化瘀方药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光镜及组织化学的实验观察曹献英*贲长恩于世瀛杨美娟赵丽云赵福建姜学连(北京中医药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内蒙古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本实验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损伤组、预防组和治疗组。用猪血清诱发大鼠肝纤维化,应用柴胡...
曹献英贲长恩于世瀛杨美娟杨美娟赵福建赵丽云
关键词:活血化瘀方药组织化学组织胚胎学酶组织化学纤维组织增生
清热利湿方药抗肝纤维化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定量研究被引量:50
1997年
采用猪血清方法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应用清热利湿方药进行防治 ,观察形态学与免疫组织化学变化。结果表明 :清热利湿方药能保护肝细胞 ,抑制胶原等物质的合成和分泌 ,并加速其降解和吸收 。
于世瀛贲长恩杨美娟赵丽云白锦雯
关键词:清热利湿肝纤维化免疫组化
小柴胡汤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被引量:108
1994年
利用给大鼠灌胃白酒,橄揽油、吡唑的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进一步探讨酒精对肝脏的损伤机制,同时观察中药小柴胡汤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小柴胡汤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河福金贲长恩王德福
关键词:肝损伤酒精小柴胡汤超微结构中医药疗法
^3H—淫羊藿甙定量分布与淫羊藿归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1997年
采用氚标记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的有效成分淫羊藿甙为示踪剂 ,经小鼠尾静脉注入 ,测定 48h间期 9个不同示踪时相 15种器官组织共 40 5份样品的示踪剂含量。观察3H 淫羊藿甙在体内的动态定量分布、排泄状况 ,并探讨其与中药淫羊藿归经理论的关系。结果表明 :同一器官的不同示踪时相和同一示踪时相的不同器官 ,其示踪剂含量均呈现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3H 淫羊藿甙较集中分布于肝脏、肾上腺、小肠、肾脏和支气管等器官。3H 淫羊藿甙上述选择性分布特点同淫羊藿归经及脏腑的络属关系基本一致。
郭顺根贲长恩杨美娟赵丽云于世瀛陈爽张颖叶百宽白锦雯张东霞王许无
关键词:^3H淫羊藿甙归经淫羊藿
不同配伍条件下党参生地当归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大鼠肝损伤的防护作用被引量:2
1991年
应用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制成大鼠肝损伤模型,探讨中药党参、生地和当归在不同配伍条件下,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肝脏组织学、组织化学的超微结构、血液生化和肝组织生化方面的实验结果表明:唯有生地和党参配伍才能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发生,提高肝细胞膜的稳定性,促进肝细胞内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在预防D—GalN所致肝损伤方面发挥协同作用.
李永纯贲长恩王德福
关键词:党参当归配伍D-氨基半乳糖
益气活血方对肝星形细胞(HSC)Ⅰ型胶原的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5
2000年
研究益气活血方剂抑制 HSC合成 型胶原的作用和生物学机制。采用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 ,制备不同造模时间的病理血清、正常血清和益气活血方药物血清培养肝星形细胞 HSC (Hepatic stellate cells)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分析 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显示 :1正常大鼠血清培养继代 HSC表达较多的 型胶原。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诱导 HSC表达的 型胶原低于正常大鼠 ,益气活血药物血清可抑制纤维化模型血清诱导的 HSC 型胶原的表达 ,P<0 .0 5。 2 3周模型血清培养的 HSC中分别加入 1 0 - 6 、 1 0 - 7和 1 0 - 8ngγ-干扰素表明 ;1 0 - 6 、 1 0 - 7ngγ-干扰素和益气活血方具有相同的抑制 HSC表达 型胶原的作用 ,1 0 - 8ngγ-干扰素抑制作用次之 ,P<0 .0 1。 31 %胎牛血清可使原代 HSC表达低水平 型胶原。结果表明 :益气活血方剂能够抑制 HSC合成 型胶原 ,其作用机制是改变了 HSC的生活状态。
蒙一纯丁霞贲长恩郭顺根郭顺根
关键词:肝星形细胞HSC大鼠血清益气活血方肝纤维化
中药2号方抗肝纤维化的形态学和血清学实验研究被引量:7
1999年
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用以清热利湿、补气健脾、养血活血为主要治法的中药2号方进行预防和治疗,用光镜观察肝脏HE、Malory染色的变化,用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并检测了血清生物化学的变化。
姜学连贲长恩于世瀛杨美娟
关键词:肝纤维化形态学血清学中医药疗法
中药2号方促进肝细胞再生的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中药 2号方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部分肝切除法复制肝细胞再生模型 ,用中药 2号方进行治疗 ,并与促肝细胞生长因子西药进行对比。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脏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 (SDH)、5′核苷酸酶 (5′ N )、Mg2 + ATP酶、DNA、肝糖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的变化 ,并进行图像分析处理。结果 :中药组 SDH、DNA、肝糖原、PCNA的升高明显大于模型组。结论 :中药 2号方有明显的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姜学连靳艳华贲长恩于世瀛牛建昭杨美娟
关键词:肝细胞再生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
“气血注射液”对氢化可的松所致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与耗氧量的关系被引量:1
1984年
实验用大白鼠38只,分三组。电镜观察并计数5726个肝线粒体,同时测定线粒体耗氧量。结果表明:氢化可的松致使肝线粒体肿胀,基质颗粒数减少49.5%,内膜基粒头部突出,耗氧量降低57.08%;加服“气血注射液”后,线粒体结构与耗氧量基本粒恢复正常。
牛建昭贲长恩王德福
关键词:线粒体内膜耗氧量水质污染鼠肝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