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伟

作品数:17 被引量:20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岩溶
  • 5篇地质
  • 5篇岩溶塌陷
  • 5篇塌陷
  • 4篇岩溶区
  • 4篇测深
  • 3篇地电
  • 3篇地下水
  • 3篇电测深
  • 3篇电测深法
  • 3篇电法
  • 3篇断层
  • 3篇隧道
  • 3篇测深法
  • 3篇大地电磁
  • 2篇地球物理
  • 2篇地球物理方法
  • 2篇电磁法
  • 2篇电阻率
  • 2篇音频大地电磁...

机构

  • 17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国土资源部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中铁西南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河北省地矿局
  • 1篇贵州地矿基础...

作者

  • 17篇赵伟
  • 12篇甘伏平
  • 5篇陈玉玲
  • 4篇刘伟
  • 3篇郑智杰
  • 3篇韦吉益
  • 3篇陈贻祥
  • 2篇卢呈杰
  • 2篇蒙彦
  • 2篇韩凯
  • 2篇杜成亮
  • 2篇赵伟
  • 2篇周斌
  • 2篇梁东辉
  • 1篇唐建生
  • 1篇李兆林
  • 1篇杜毓超
  • 1篇吕勇
  • 1篇梁小平
  • 1篇贾龙

传媒

  • 4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现代隧道技术
  • 2篇中国岩溶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公路工程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球物理方法探索隐伏岩溶古河道——以湖南郴州万华岩为例被引量:13
2018年
为探讨湖南郴州万华岩景区上游岩溶古河道的存在性,丰富景区岩溶洞穴科普知识以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探索性地应用高精度磁法、高密度电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EH4)等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景区上游进行了探测研究,其结果发现几处磁、电异常部位,并结合区内岩溶垮塌地貌形态、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及野外地质调查成果,认为景区上游存在岩溶古河道,同时确定出岩溶古河道的剖面位置及平面走向。整个研究思路表明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研究岩溶古河道时具有可行性。
杜成亮甘伏平张远海赵伟梁东辉
关键词:综合地球物理方法
复杂地质条件下CSAMT法对隧道设计施工的指导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隧道在施工掘进期间,水涌、突泥或坍塌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使施工受阻甚至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是隧道掘进的安全隐患。以汕昆高速公路中河池至百色段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巴翁隧道为例,运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对该隧道线路进行了勘查,结合线路地质调查和地层岩性资料划分了岩性分界线以及圈定了各类隐伏不良地质体,并对该隧道开挖可能的潜在隐患给予了科学评论和治理建议,钻探验证了勘察结果的可靠性。CSAMT法可指导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的优化设计并对开挖过程中的可能的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提前处理,是隧道线路前期勘察有效的技术手段。
刘伟刘伟甘伏平赵伟
关键词:隧道地质灾害CSAMT不良地质体
柯街断裂北段的结构特征及地质意义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柯街断裂是滇西地区重要的断裂之一,从早古生代开始就控制着断裂带两侧的地层沉积,但是目前关于柯街断裂还存在诸多争论.为了对柯街断裂的深部结构特征及地质意义进行研究,横跨柯街断裂布设了一条MT探测剖面,探测结果显示柯街断裂走向为NE向,根据二维反演电性结构断面图可以判断出在剖面上共有3个断层存在,推测断层F1和F2为柯街断裂北段的两个分支,其中断层F1规模大、切割深,断层F2规模相对较小;推测断层F3为岩性接触带.结合地层分布规律和岩性特征分析,发现断层F1东侧的晚奥陶统-早志留统仁和桥组地层上覆于西侧晚二叠统沙子坡组地层之上;在断层F2的深部,东侧新元古界允沟岩组地层上覆于西侧早石炭统香山组地层之上,在断层F2的浅部,东侧的晚白垩统花岗岩与西侧的早石炭统香山组地层相接触;断层F3上部的晚白垩统花岗岩上覆于新元古界允沟岩组地层之上.从而可以推断柯街断裂应为澜沧运动时期形成的逆冲断层,其中断层F2形成时期早于断层F1,断层F3为后期岩浆活动形成.综合柯街断裂北段两侧的电性特征和地质情况,认为柯街断裂是在澜沧运动过程中由保山板块和昌宁-勐连结合带汇聚并经过多期次的演化而成,在二叠纪以前很长一段时期控制着两侧的地层沉积,故本文认为柯街断裂应为保山板块和昌宁-勐连结合带的分界线.
韩凯甘伏平陈玉玲吕勇赵伟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电性结构逆冲断层
裸露岩溶区地下河管道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本文选取桂林市海洋乡裸露岩溶区地下河管道分别进行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三极电测深法和充电法试验对比研究,其综合成果得到了钻探验证.试验研究表明,充电法对具有出口、进口或天窗的地下暗河定位追踪准确,效果明显.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对寻找深部构造破碎带具有独特的优势.三极测电深法受场地条件、高阻围岩和地形起伏影响较大,不能满足对地下暗河的定位要求.
陈玉玲甘伏平卢呈杰韦吉益赵伟
关键词:地下河充电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黔南岩溶石山区电测深法异常类型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7
2012年
大量的抗旱打井找水开发深层岩溶地下水资源实例证明,黔南岩溶石山区不同岩溶形态富水电测深法异常类型及成因有一定规律可循,单支电测深曲线异常类型可划分为缓升型、缓降型、低阻平台型、低阻V型、低阻平升型、低阻降尾型,富水地段电测深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异常类型可划分为低阻U型、低阻O型、低阻梯度带型、低阻台阶型。
陈贻祥韦吉益喻立平赵伟崔雷李良杰
高密度电法与微动技术组合在岩溶塌陷分区中的应用分析--以广西来宾吉利塌陷为例被引量:32
2014年
为了验证物探技术在岩溶塌陷调查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于广西来宾市吉利村开展了高密度电法和微动技术野外探测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对称四极电测深能直观地反映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和低阻异常的深度,微动技术能定性地判定地下暗河和岩溶破碎带在地表的平面投影,将两种方法相结合能更加准确地圈出塌陷,以及引起塌陷的溶洞、地下河、断层破碎带及软土分布范围。地下暗河或岩溶破碎带在高密度联合剖面法上反映为低阻正交点异常,极距为45 m时正交点附近电阻率值约为250Ω·m;在微动 H/V比值谱上反映为 H/V极大值异常,极大值特征频率在2~6 Hz之间。依据2测线上的高密度电法和微动异常显示,圈出了两个易塌陷区,经对其中的一异常进行钻探验证,异常区覆盖层下42 m 厚的灰岩地层中钻遇溶洞8个,其中最大的高达5.7 m。
刘伟甘伏平赵伟陈玉玲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岩溶塌陷勘察中的应用被引量:37
2015年
本文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对广西来宾市吉利村的岩溶塌陷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吉利村岩溶塌陷主要沿断层带发育,并预测了部分隐伏断层-管道型岩溶塌陷隐患,给出了具体位置.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可以大致圈定断层引起的强岩溶发育区域,为寻找这类岩溶塌陷提供可靠的依据,但对地下隐伏岩溶塌陷位置、埋深、规模、充填物性质等的探测还需结合其他物探方法.
陈玉玲韩凯陈贻祥甘伏平赵伟
关键词:岩溶塌陷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断层
云南广南岩溶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进展被引量:11
2015年
通过开展云南广南1∶5万旧莫幅、董堡幅、马街幅、那洒街幅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查明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地下水系统划分与水资源评价,根据水资源分布及构造条件,查明了工作区主要富水区,并以流域为单元,进行了地下水分区区划;实施了"探采结合井"及地下河开发,服务于地方抗旱成效显著,并总结了应急抗旱找水打井模式;查明了干旱与石漠化是工作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工作的开展为西南岩溶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苏春田潘晓东李兆林唐建生梁小平程洋赵伟谢代兴孟小军
关键词:岩溶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流域地下水系统
隧道超前预报中不同性质充填溶洞地质雷达正演实验研究被引量:30
2014年
隧道掘进过程中常遇到溶洞等不良地质体,根据溶洞填充物不同,将其划分为空气溶洞、充水溶洞、淤泥溶洞和干砂溶洞。文章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原理,对这些常见岩溶病害进行了正演模拟,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理论模拟的效果。结果表明:溶洞雷达正演图像基本特征是一条双曲线同相轴。通过分析双曲线同相轴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可以推测出溶洞的几何位置,以及定性判断溶洞填充物的类型,且理论模拟效果与实测隧道剖面吻合良好。
刘伟周斌甘伏平赵伟
关键词:隧道地质预报充填溶洞正演模拟
广州从化岭南村岩溶塌陷成因机制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广州市从化区岭南村步美社农田中,在不到1km2的范围内短时间先后出现47处岩溶塌陷。发生塌陷的区域位于人口密集的城镇附近,安全隐患极大。为尽快查明塌陷成因,应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和钻探的综合方法对塌陷区进行了实地调查,查明了塌陷形成的原因。同时对塌陷的成因机制进行分析总结。研究表明:塌陷区构造上处于向斜核部、可溶性灰岩与非可溶性花岗岩接触带,地层属于强岩溶发育区,8~15m的土层厚度以及由粘土和中砂组合而成的多样的土体结构是岩溶塌陷形成的内在因素;地下水的循环抽取与补给,周边的机械振动是形成岩溶塌陷的外在因素。通过本次调查工作,为该地区岩溶塌陷的防治和城镇建设的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杜成亮赵伟梁东辉贾龙
关键词:岩溶塌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