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伟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菏泽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系膜
  • 4篇系膜细胞
  • 4篇大鼠系膜细胞
  • 3篇丹皮
  • 3篇多糖
  • 3篇脂多糖
  • 2篇丹皮酚
  • 2篇蛋白
  • 2篇再灌注
  • 2篇脂多糖刺激
  • 2篇生长因子Β
  • 2篇鼠脑
  • 2篇鼠脑缺血再灌...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脑缺血

机构

  • 10篇菏泽市立医院
  • 8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0篇赵伟
  • 8篇赵辉
  • 3篇王卫华
  • 2篇贾莉
  • 2篇袁莉
  • 1篇张全忠
  • 1篇李琳
  • 1篇赵瑞
  • 1篇朱明启
  • 1篇曹娟
  • 1篇李文帅
  • 1篇张信芳
  • 1篇于淼
  • 1篇张靖

传媒

  • 3篇药学研究
  • 2篇系统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皮酚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丹皮酚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丹皮酚预处理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采用颈外动脉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前12 h,药物预处理组给予丹皮酚(100 mg·L^(-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采用腹腔注射。造模成功后,采用Zealongal法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法判断梗死灶体积;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细胞Hsp-70、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梗死灶和Hsp-70、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等表现。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预处理组大鼠脑梗死灶缩小、神经功能缺损有所改善,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和Bax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Hsp-70和Bcl-2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丹皮酚可能通过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Hsp-70和Bcl-2蛋白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对受损神经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赵辉赵伟李素霞王卫华于淼
关键词:丹皮酚缺血再灌注热休克蛋白-70BCL-2蛋白BAX蛋白
经额中回内镜辅助与常规开颅清除基底节区血肿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对比经额中回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优化高血压脑出血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纳入2016-01—2019-09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0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其中68例采用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内镜组),40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失语、术后1周GCS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良好率。结果内镜组与开颅组血肿清除率(94.9±2.7)%vs(82.8±5.2)%,P<0.001)、血肿清除时间(66.7±4.4)min vs(173.8±47.5)min,P<0.001)、术后失语(25.0%vs 67.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内镜组术后1周GCS评分(11.0±1.2 vs 9.1±1.5,P<0.001)、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开颅组,术后6个月ADL良好率高于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额中回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显著改善病人语言功能。
赵伟袁建伟宋腾朱明启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基底神经节内镜开颅血肿清除术
丹皮酚对脂多糖刺激大鼠系膜细胞TGF-β1、MMP及TIM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脂多糖(LPS)刺激大鼠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TI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系膜细胞与丹皮酚(50、100、200 mg/L)培养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TGF-β1、MMP-2、MMP-9、TIMP-1、TIMP-2 mRNA的表达。结果LPS刺激48 h后,系膜细胞增殖明显,TGF-β1(27.94±0.24)ng/mL、TIMP-1(34.94±0.52)、TIMP-2(32.44±0.46)mRNA表达增高,而MMP-2(29.94±0.32)、MMP-9(25.64±0.47)mRNA表达降低;不同浓度的丹皮酚干预后,系膜细胞增殖受到抑制,TGF-β1(26.21±0.15)ng/mL、(25.30±0.09)ng/mL`、(24.41±0.10)ng/mL、TIMP-1(33.21±0.13)、(32.30±0.27)、(31.41±0.28)、TIMP-2(31.22±0.16)、(30.58±0.16)、(29.70±0.28)mRNA的表达降低,而MMP-2(30.21±0.23)、(31.30±0.17)、(32.41±0.18)和MMP-9(26.12±0.17)、(26.68±0.13)、(27.00±0.25)mRNA的表达增高,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丹皮酚可能通过改善MMP/TIMP代谢失衡、降低TGF-β1表达,对受损的系膜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赵辉赵伟李素霞王卫华
关键词:丹皮酚转化生长因子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支架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后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比较支架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后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121例,根据是否使用支架治疗,分为支架组(63例)和非支架组(5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手术相关并发症、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程度以及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对患者均成功行介入栓塞治疗。(1)支架组宽颈动脉瘤比例高于非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1%(58/63)比8.6%(5/58),χ~2=84.249,P<0.01],两组患者年龄、动脉瘤大小、性别、Hunt-Hess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支架组和非支架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8%(3/63)、3.4%(2/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0.717);栓塞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7%(8/63)、5.2%(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0,P=0.150)。支架组1例残疾,1例死亡;非支架组无手术相关致残病例,1例死亡。(3)支架组与非支架组术后即刻栓塞结果比较,完全闭塞率[39.7%(25/63)比37.9%(22/58),χ~2=0.039]、瘤颈残留率[25.4%(16/63)比39.7%(23/58),χ~2=2.811]、瘤体残留率[34.9%(22/63)比22.4%(13/58),χ~2=2.29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支架组动脉瘤复发率[4.3%(2/46)]低于非支架组[31.8%(14/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10,P=0.001)。所有动脉瘤均未发生术后再出血。结论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相比,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后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可降低动脉瘤的复发率,并且未明显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李文帅张信芳赵伟李庆民王丰淼赵端允张海兵马鹤赵瑞张全忠
关键词:疗效比较
EPA和DHA对脂多糖刺激大鼠系膜细胞β1整合素和整合素连接激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大鼠系膜细胞(GMCs)β1整合素(β1 integrin)和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表达的影响。方法用LPS(10mg/L)刺激大鼠GMCs,经EPA(10μmol/L、100μmol/L)、DHA(10μmol/L、100μmol/L)培养24 h、48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β1 integrin和ILK mRNA的表达。结果 LPS刺激可使GMCsβ1 integrin和ILK mRNA的表达增加;经EPA和DHA处理后,β1 integrin和ILK mRNA的表达下降。结论 EPA和DHA可以通过降低LPS诱导的GMCsβ1整合素和ILK的表达,对损伤的GMCs起保护作用。
赵辉赵伟袁莉贾莉王卫华李琳
关键词:二十碳五烯酸Β1整合素整合素连接激酶
依达拉奉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依达拉奉预处理组,各15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脑缺血再灌注前12 h,预处理组给予依达拉奉3 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腹腔注射。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bcl-2、Bax表达及凋亡细胞。结果依达拉奉预处理组术后24 h原位末端标记(TUNEL)、bcl-2、Bax阳性细胞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依达拉奉预处理组术后24 h TUNEL、Bax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预处理组术后24 h bcl-2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凋亡机制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继发性损伤的过程,依达拉奉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凋亡,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应激耐受性保护和神经损伤起保护作用。
赵辉赵伟袁莉贾莉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依达拉奉凋亡
牡丹皮对脂多糖诱导大鼠系膜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牡丹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GM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P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20 mg·L^(-1))刺激大鼠系膜细胞,经牡丹皮(50、100、200 mg·L^(-1))培养48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分泌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牡丹皮可以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分泌,下调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论牡丹皮可能通过减少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分泌,抑制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对受损的大鼠系膜细胞起保护作用。
赵辉赵伟
关键词:牡丹皮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菏泽市基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进行科学评价,并提出应对能力建设的对策及建议。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菏泽市基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评价体系框架,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和重要性。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设计符合菏泽市实际情况的调查问卷,利用调查问卷进行现状调查,同时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有效性检测。结果:建立了符合菏泽市实际情况的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包含9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设计符合菏泽市实际情况的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的效度系数和信度进行有效性检测。无论是乡镇卫生院还是县级综合医院的调查问卷,各个维度的α系数基本上都在0.6以上。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经过两轮专家咨询论证,相关系数在0.21~0.74之间,可以认为本研究设计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结论:形成了一个系统全面的、切实可行的、符合菏泽市实际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评价体系,经验证该体系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适应性,可为评价基层医疗机构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参考。
赵辉赵伟曹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管内肿瘤手术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颈椎管内肿瘤手术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管内肿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于术前3 d和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颈髓MRI常规序列和DTI扫描。分析患者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区域的FA值和ADC值进行比较,观察患者的手术结果和神经脊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患者肿瘤头区和肿瘤区术后1个月的FA值、ADC值分别为(0.641±0.152)和(0.682±0.094)、(1.305±0.485)×10^-3mm^2/s和(1.382±0.319)×10^-3mm^2/s,与术前的(0.528±0.075)和(0.563±0.069)、(1.602±0.451)×10^-3mm^2/s和(1.578±0.426)×10^-3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2、5.590、2.456、2.017,P<0.05);30例患者中肿瘤完全切除的患者有25例,占83.33%,总体改善率为72.09%。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管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
赵伟张靖赵辉张艳艳朱明涛
关键词:颈椎管内肿瘤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预后评估
EPA、DHA对脂多糖诱导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PPARγ表达的影响
2019年
目的观察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殖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15 mg·L-1)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10、100μmol·L-^1)分别培养48 h后,采用噻唑蓝(MTT)方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蛋白的表达。结果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增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对受损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激活潜在的抗炎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有关。
赵辉赵洁赵伟
关键词: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系膜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