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克强
- 作品数:27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彩色多普勒预测旁路术后人工血管闭塞的风险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于建赵克强王洪欣张小明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风险分析术后ARTERIAL
- 慢性下肢缺血旁路术后早期再狭窄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慢性下肢缺血行人工血管旁路术后早期发生再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40例行单侧股胭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慢性下肢缺血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4例,年龄(66±9)岁。于术前、术后2周行血脂、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术后6个月根据吻合口再狭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狭窄组,分析三组间伴随疾病、高危因素,比较3组血脂、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IL-6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结果糖尿病和吸烟的患者旁路术后再狭窄程度更严重,相对危险度分别为6.47和7.92。三组术前的各项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二组问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IL-6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纤维蛋白原、转化生长因子β1增高与术后内膜增牛程度相关。结论吸烟、伴随糖尿病及纤维蛋白原增高是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内膜增生及吻合口再狭窄的临床危险因素。
- 赵克强于建郭清旭张小明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移植物闭塞转化生长因子Β1
- 人工血管吻合口内膜增生性再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
- 2010年
- 目的建立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后吻合口内膜增生性再狭窄的动物模型,为探索抑制人工血管吻合口内膜增生的有效方法做准备。方法取北京地区大型杂种犬6只,全麻后行双侧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并结扎、切断人工血管桥之间的自体动脉。随机分为3组,每组2只,分别于术后4周、8周及12周取标本,对两侧人工血管远近端吻合口进行肉眼、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解吻合口内膜增生情况。结果术后4周吻合口即可长出肉眼可见的新生内膜,8周时新生内膜明显增厚,术后12周3根人工血管完全闭塞,远近端吻合口充满增生内膜,另一根仍通畅,整根人工血管覆盖一层完整内膜,吻合口处内膜明显增厚。光镜下可见新生内膜中细胞以梭形细胞为主,在肉眼所见为完全闭塞的吻合口中光学显微镜下在吻合口中部仍可见细小管腔,其内可见血栓。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均证实新生内膜中细胞主要为平滑肌细胞,电镜检查证实内膜中基质为胶原纤维。结论对于大型犬,可作为抑制人工血管吻合口内膜增生新疗法的观察时间。新生内膜中细胞以平滑肌细胞为主,基质为胶原纤维,表明已成功建立了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后吻合口内膜增生性再狭窄的动物模型。术后12周增生内膜即可完全堵塞吻合口,是导致人工血管中远期闭塞的主要原因。
- 袁链莫爵飞张小明李艳奎赵克强
- 关键词:人工血管吻合口内膜增生平滑肌细胞
- 介入治疗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一例
- 2011年
- 患者男,39岁,"突发中上腹胀痛,停止排气排便3d"入院。腹部X线片示:中上腹小气液平,考虑不全肠梗阻,就诊于消化科,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抑酸治疗效果欠佳,腹部疼痛不缓解,行腹部增强CT:肠系膜上动脉附壁血栓形成,
- 赵克强张小明郭清旭
-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地层介入治疗
- 无血状态下切除颈动脉体瘤1例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诊治颈动脉体瘤的经验。强调术前准备影像学检查的意义及Matas试验的重要性。结果:颈动脉体瘤Sham blinⅢ型1例,采用无血状态下瘤体全切并颈内动脉重建的方法,术中视野清晰,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本文介绍的手术方法可以成功地切除较大的颈动脉体瘤。
- 郭清旭于建赵克强
- 下腔静脉、肝静脉双支架治疗布加综合症
-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指肝静脉出口部和(或)肝后段下腔静脉血流受阻所引起的肝后性门静脉高压和(或)下腔静脉高压综合征。在西方国家多指Chiari病,即主肝静脉阻塞,以血栓形成...
- 赵克强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双支架治疗介入技术临床疗效
- 布加综合征病因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初探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初步探讨布加综合征(BCS)的病因。方法分析2001年3月至2009年5月109例BCS根治术中所见。对11例隔膜型BCS患者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隔膜和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血栓成分进行比较。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两者组织中13型转化生长因子受体(TGF-βR)、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内皮素-1(ET-1)、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α1-抗胰蛋白酶、铁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组除4例为下腔静脉肿瘤和1例为下腔静脉外纤维条索压迫所致BCS外,其余104例均为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隔膜或血栓形成所致。2例原为下腔静脉血栓,根治清除血栓1年和7年后复发,再次手术发现为下腔静脉新生隔膜。3例下腔静脉节段性闭塞者术中可见陈旧血栓向隔膜演变的过程。8例下腔静脉隔膜在肝静脉开口下方。隔膜和血栓组织均含纤维母细胞、中性粒细胞,均有肉芽组织及新生血管等病理改变。相关的细胞因子TGF-βR、PDGFR、ET-1、FⅧ-rAg、铁蛋白在两者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2.3%和50.0%(P〉0.05),45.5%和100%(P〈0.05),100%和0(P〈0.05),90.9%和12.5%(P〈0.05),72.3%和100%(P〉0.05)。结论BCS患者的隔膜和血栓有着相似的组织细胞成分和细胞因子表达,隔膜和血栓或为病变的不同阶段。
- 张小明李艳奎沈晨阳李清乐袁链赵克强李伟张学民
- 关键词:肝静脉血栓形成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 TASC(II)-C、D型主髂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被引量:3
- 2013年
- 主髂动脉闭塞是引起下肢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病变部位位于腹主动脉分叉及双髂动脉部位。急性闭塞的病因多见于主动脉骑跨栓或在原有病变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慢性闭塞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硬化。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65岁以上的男性人群中约有10%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而7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达20%。对于长段主髂动脉病变,
- 赵克强张小明郭清旭于建王洪欣杨立国马闯刘云龙
- 关键词:主髂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腹主动脉分叉常见病因病变部位
- 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治疗腹腔动脉、肝动脉瘤合并肝内动静脉瘘一例
- 2007年
- 患者女,68岁,2年前因中上腹疼痛行腹部核磁示:腹腔动脉、肝动脉瘤样扩张,直径3 cm,未行治疗。2年来反复出现左心衰,1个月前因心衰再次入院,复查腹部CT示:腹腔动脉、肝动脉瘤,瘤径3.9 cm,动脉期肝静脉显影,肝内动静脉普遍扩张。提示同时存在肝内动静脉瘘(图1),2006年4月22日入我院治疗,既往:高血压病、支气管炎20年;慢性心衰3年;糖尿病5年。术前生化检查正常,行介入治疗。
- 赵克强张小明
- 关键词:腹腔动脉肝动脉瘤腔内隔绝腹主动脉上腹疼痛
- 微创小切口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及其并发瘀积性溃疡121例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及其并发瘀积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大隐静脉曲张并发静脉瘀积性溃疡患者121例采用常规剥脱大隐静脉主干,微创小切口行溃疡周围交通支结扎及局部浅静脉缝扎处理。结果在121例患者中,术后随访117例,随访率96.7%,平均随访时间2.5年,曲张静脉未见复发,溃疡结痂、愈合,疗效满意。结论通过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有效地解决了曲张静脉及其所伴随的静脉性溃疡,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适合于静脉曲张并发瘀积性溃疡的治疗,能有效防止瘀积性溃疡的反复发作。
- 郭清旭赵克强张贵富杨立国张军
- 关键词:静脉曲张溃疡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