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彬
-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CX3CL1、APN、Hcy及hs-CR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低灌注的预测价值及其模型构建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清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脂联素(APN)、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低灌注的预测价值,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我院行PCI术治疗的AMI患者106例,根据患者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分级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灌注组(n=82)和低灌注组(n=24),比较两组临床资料、PCI治疗情况及血清CX3CL1、APN、Hcy及hs-CRP水平。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心肌低灌注的相关因素,并构建AMI患者PCI术后心肌低灌注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新模型及各指标对AMI患者PCI术后心肌低灌注的预测价值。结果:低灌注组年龄显著高于正常灌注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正常灌注组(P<0.05)。低灌注组血清CX3CL1、Hcy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灌注组,APN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灌注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2.62岁、LVEF≤59.05%、血清CX3CL1≥1954.37 ng/mL、血清APN≤6.69μg/L、血清Hcy≥11.86μg/m L、血清hs-CRP≥5.18 mg/L是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低灌注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基于血清CX3CL1、APN、Hcy及hs-CRP建立的预测模型对PCI术后心肌低灌注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结论:血清CX3CL1、Hcy、hs-CRP水平增高及APN水平降低是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低灌注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低灌注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 周拥志彭筱平赵彬夏小鹏郭楚锋
- 关键词:CX3CL1APNHCY模型构建
- 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STEMI患者80例,均行急诊PCI治疗。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在急诊PCI术前给予替格瑞洛180mg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急诊PCI术前给予氯吡格雷600mg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心肌呈色分级(MBG)、术后90min ST段抬高总回落百分比(sum STR)及住院治疗期间出血事件。结果观察组TIMI3级血流获得率高于对照组(92.5%和75.0%,P<0.05),观察组心肌MBG分级3级获得率高于对照组(80.0%和57.5%,P<0.05),观察组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85.0%和60.0%,P<0.05)。观察组发生牙龈出血1例、穿刺局部血肿1例,对照组发生皮肤瘀斑1例、穿刺局部血肿1例,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更有效改善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性较高。
- 周拥志彭筱平夏小鹏赵彬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冠脉血流心肌灌注
- 通脉养心汤预防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复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汤预防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通脉养心汤口服,观察两组在治疗30 d、60 d及停用中药4月时心衰复发率、血浆CRP、pro-BNP、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以及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30 d、60 d及停药4月后心功能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0 d及停药4月后治疗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0 d、60 d及停药4月血浆hs-CRP、pro-BN、证候积分、LV及EF水平较治疗前均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脉养心汤联合西医预防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复发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心功能、预防复发、改善证候、延缓心室重构等。
- 彭筱平邓丽敏吴思亮赵彬刘志红丁建广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预防复发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动态心电图Q-Tcp延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动态心电图Q-Tcp延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冠心病动态心电图Q-Tcp延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针对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于观察组则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120例冠心病动态心电图Q-Tcp延长患者,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3%,优于对照组的61.7%,组间对比差异显著,<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冠心病时,可以中西药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赵彬
- 关键词:冠心病心电图中药西药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48例总结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93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证候、超声心动图等指标分别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结论:通脉养心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疗效。
- 彭筱平赵彬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法心肾阳虚
- 五苓散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9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观察五苓散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90例。2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呋塞米联合五苓散治疗,对照组仅予呋塞米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出院3个月末及6个月末的6min步行距离、射血分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再入院率、呋塞米用量及利尿剂抵抗发生率。结果:2组6min步行距离、射血分数、NT-pro BNP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3、6个月再入院率治疗组分别为33. 3%、44. 4%,对照组分别为40. 0%、5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后3、6个月呋塞米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后3、6个月利尿剂抵抗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7. 78%、14. 44%,对照组分别为17. 78%、23. 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五苓散能较好地改善心功能,并减少利尿剂抵抗发生率,进一步改善了远期预后。
- 彭筱平吴思亮邓丽敏赵彬丁建广周拥志王玲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利尿剂抵抗五苓散呋塞米
- 养心汤加减联合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ST2、miR-423-5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养心汤加减联合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sST2、miR-423-5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使用养心汤加减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两组患者心功能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TnI、hs-TNI、sST2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TNF-α水平、IL-1β、IL-6、BNP、NT-proBNP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iR-423-5p相对表达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LVPWd、中医证候评分、cTnI、hs-TNI、sST2水平、TNF-α、IL-1β、IL-6、BNP、NT-proBNP、miR-423-5p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LVEF、SV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汤加减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提升患者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严重程度,调控sST2、BNP、NT-proBNP水平及miR-423-5p表达水平,治疗效果较好。
- 赵彬彭筱平谭蓉慧
- 关键词:依那普利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损伤养心汤白细胞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