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素琼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核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冶金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温度
  • 3篇临界温度
  • 3篇
  • 1篇氢化
  • 1篇氢化物
  • 1篇氢致裂纹
  • 1篇热膨胀
  • 1篇锆合金
  • 1篇化物
  • 1篇合金
  • 1篇反应堆
  • 1篇反应堆结构
  • 1篇反应堆结构材...
  • 1篇辐照
  • 1篇辐照损伤
  • 1篇钢材
  • 1篇ZR-4

机构

  • 3篇中国核动力研...
  • 2篇中国核动力院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技术公司

作者

  • 5篇赵素琼
  • 3篇彭倩
  • 3篇应诗浩
  • 2篇谭军
  • 2篇孙超
  • 2篇邱绍宇
  • 1篇谭军
  • 1篇洪晓峰
  • 1篇孙超
  • 1篇徐春容
  • 1篇孔祥巩
  • 1篇薛淑娟

传媒

  • 2篇金属学报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氢化物取向的Zr-4管材制备方法研究
2019年
电解渗氢制备氢含量分别为140±20 ppm(1 ppm=1μg/g)和260±20 ppm的Zr-4管材,通过加载高压气体使管材发生氢化物应力再取向效应,最终获得不同氢化物取向的Zr-4管材。结果表明:以电解参数为105 mA/cm^2×2 h和110 mA/cm^2×(4 h+50 min)进行电解后可分别获得氢含量为140±20 ppm和260±20 ppm的管材。当温度循环为400~200℃,实际升温和降温速率分别约为10℃/min和0.75℃/min时,通过调节压力和保温时间,仅单次热循环即可获得氢化物取向因子高达0.7的管材。
陈波全彭倩曾子寒赵素琼洪晓峰邱绍宇徐春容
关键词:氢化物锆合金
几种用于反应堆结构材料钢材的热膨胀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用示差式石英膨胀仪在室温至500℃范围内测量了Inconel 52、Incone1152、308L、304NG、OCr18Ni10Ti、508-Ⅲ钢等六种材料的热膨胀行为,并对这些材料的热膨胀行为进行了比较,可为反应堆安全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
薛淑娟邱绍宇赵素琼
关键词:反应堆钢材热膨胀
N18锆合金氢致延迟开裂临界温度研究
本文研究了N18锆合金(Zr-1Sn-0.3Nb-0.3Fe-0.1Cr)发生氢致延迟开裂(Delayed Hydride Cracking)临界最大开裂温度(T)和临界最小止裂温度(T)随氢含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建立理论...
孙超谭军应诗浩赵素琼孔祥巩
关键词:临界温度
文献传递
辐照后N18锆合金氢致延迟开裂临界温度预测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辐照后锆合金中H的固溶与析出浓度方程及应力诱导H扩散方程,建立了辐照后锆合金氢致延迟开裂(DHC)临界温度的预测模型.采用此模型对辐照后N18锆合金(Zr-Sn-Nb)的DHC临界温度进行预测,并与未辐照N18锆合金临界温度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子辐照后N18锆合金屈服强度和H的固溶度增加,N18合金发生DHC的敏感性增加;相同H含量条件下,辐照后N18合金的临界温度最高上升幅度接近20℃;辐照后N18锆合金临界温度变化规律与未辐照实验结果相似,其临界温度介于相同H含量下完全固溶的温度与氢化物析出时的温度之间,且最高开裂温度T_c低于最低止裂温度T_h.
孙超谭军应诗浩李聪彭倩赵素琼
关键词:辐照损伤临界温度
N18锆合金氢致裂纹延迟开裂临界温度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了N18锆合金(Zr-1Sn-0.3Nb-0.3Fe-0.1Cr)发生氢致延迟开裂(DHC)临界最大开裂温度(T_c)和临界最小止裂温度(T_h)随氢含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对裂纹尖端偏聚氢含量及静水应力和发生DHC的临界氢含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理论模型对临界温度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N18合金发生氢致延迟开裂的临界温度介于相同氢含量下溶解固溶温度与析出固溶温度之间,且最大开裂温度小于最小止裂温度,计算的临界温度值与实验值相当吻合,因此该理论模型能够真实反映N18锆合金的氢致延迟开裂的物理过程.
孙超谭军应诗浩李聪彭倩赵素琼
关键词:临界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