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陈儒

作品数:30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动力工程及工...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核科学技术
  • 7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篇换热
  • 11篇超临界压力
  • 10篇对流换热
  • 9篇超临界
  • 8篇超临界压力C...
  • 4篇圆管
  • 3篇多孔介质
  • 3篇润滑油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水压驱动
  • 3篇内置
  • 3篇流体
  • 3篇控制棒
  • 3篇浮升力
  • 3篇超临界CO2
  • 3篇超临界二氧化...
  • 3篇值模拟
  • 3篇内置式
  • 2篇一体化
  • 2篇水堆

机构

  • 30篇清华大学

作者

  • 30篇赵陈儒
  • 15篇姜培学
  • 15篇薄涵亮
  • 6篇刘潜峰
  • 4篇胥蕊娜
  • 3篇秦本科
  • 3篇李雨铮
  • 2篇姜胜耀
  • 2篇张作义
  • 2篇王金海
  • 2篇张亚军
  • 2篇王大中
  • 1篇张有为
  • 1篇林钰淞
  • 1篇黄寓理
  • 1篇张富珍
  • 1篇石润富
  • 1篇赵富龙
  • 1篇王振川
  • 1篇张宇

传媒

  • 6篇工程热物理学...
  • 5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建设科技
  • 1篇2006中国...
  • 1篇2007年传...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力学大会...
  • 1篇北京核学会第...
  • 1篇庆祝中国力学...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泵变频调节及旁路调节对系统流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在一体化小型动力堆中,采用1台离心式水泵同时向多个分系统提供流量和扬程使得反应堆系统简化,装置尺寸减小,结构更加紧凑。系统管路阻力特性随各分系统工况的调节发生变化,从而会对水泵的运行特性及各系统的流量分配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实例对分系统阻力特性变化对水泵变流量运行,以及各分系统流量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采用旁路阻力调节、水泵变频控制的方法调节水泵工作点,从而保证各分系统获得正常工作所必需的流量和扬程。计算和分析表明,相比于旁路阻力调节,通过水泵变频调速的方式对系统流量进行调节轴功率降低30%,且可靠性更高,更易操作,同时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
赵陈儒薄涵亮
单液滴运动相变模型被引量:1
2016年
在对汽水分离装置中液滴运动过程中的相变现象描述和物理机理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压力变化条件下静止单液滴相变模型的基础和液滴运动模型,建立了单液滴运动相变模型。该模型给出了液滴运动过程中,由于流动阻力和局部结构改变造成压力降低,打破汽液相平衡而造成液滴的快速蒸发和汽液相平衡蒸发2个阶段的机理解释和数学表述,与已有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均较符合。该模型可以用于液滴在重力分离空间、旋风和旋叶分离器、波纹板分离器等汽水分离装置中运动相变过程中的分离效率计算,衡量液滴相变对汽水分离性能的影响,指导分离装置结构的优化设计。
赵富龙赵陈儒薄涵亮
关键词:汽水分离液滴
超临界CO2在垂直圆管内对流换热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本文对超临界压力CO2在垂直圆管(Din=2 mm)内在高进口雷诺数和低进口雷诺数条件下的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以研究变物性、浮升力和热加速对流动和换热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在低进口雷诺数情况下,向上流动中管子入口处出现了局部壁面温度下降,而在向下流动中未观察到此类现象;在高进口雷诺数情况下,向上流动中壁面温度发生了异常分布,这主要是因为向上流动中浮升力使得湍流发生了层流化现象,而在向下流动中未观察到此类现象.
李志辉姜培学赵陈儒林钰淞
关键词:超临界压力浮升力层流化
流体在微细多孔介质中的流动阻力研究
本文对空气和水流过烧结微细多孔介质内部的流动阻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颗粒直径条件下摩擦因子与等效雷诺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水,实验及数值模拟得到的摩擦因子与经验公式符合很好.对于空气,当颗粒直径为200...
胥蕊娜姜培学赵陈儒黄寓理
关键词:微细多孔介质流体数值模拟流动传热传热学
文献传递
竖直细圆管中冷却条件下超临界压力CO2对流换热实验研究及数据模拟
本文用数值计算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冷却条件下超临界压力二氧化碳在细圆管内(Din=2 mm)的局部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冷却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在流体温度略高于准临界温度时达到峰值。本文还...
赵陈儒姜培学
关键词:对流换热湍流模型物性变化
文献传递
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水压缸降压过程理论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控制棒水压驱动技术是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新型发明专利技术。水压缸属于该项技术的关键部件,而水压缸降压过程直接影响水压缸的复位,水压缸的性能直接影响控制棒水压驱动技术的运行性能。本文建立了水压缸降压理论模型,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验运行工况,计算得出了水压缸运行性能,并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在降压过程中,内套位移减小,速度逐步减小,直到停止运动;由于缸内压力减小,缸内和缸外的压差减小,密封环泄漏流速减小。缸内压力模型能提供所需的物理量,为水压缸和驱动机构运动机理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刘潜峰赵陈儒薄涵亮秦本科
以CO_2为工质的热泵系统与中深层地热采暖技术被引量:1
2016年
在我国北方城镇地区,采暖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比最大,使得每到秋冬季节北方地区就深陷"霾伏"。提高用能效率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节能减排的两条途径。以CO2为工质的热泵系统是一种以自然工质为制冷剂的节能设备。本课题组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对综合利用太阳能、空气能和地热能的CO2热泵在制冷、采暖以及制取热水方面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制冷以及采暖应用方面,虽然CO2热泵的制冷系数和制热系数难以与传统制冷剂竞争,但是CO2热泵系统可以在更低的温度下工作,此外,如果采取将采暖和提供热水结合起来的分段供热和梯级用能设计,可有效提高CO2热泵系统的用能效率;CO2热泵在制取热水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既可获得较传统制冷剂更高的热泵系数,还可制取传统热泵热水器难以企及的高温热水,并且在更低的温度下也可以正常工作。本文对中深层干热型采暖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认为在注入、产出井保温设计良好,地上供热体系管理完善的情况下,该技术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为了解决跨临界CO2/R134a热泵系统气体冷却器的设计和开发,我们对含油和不含油的超临界压力CO2/R134a在被冷却条件下在管内的流动和换热情况进行了多年系统的研究,本文简单介绍了研究结果并给出了摩擦压降和换热计算准则关联式。
姜培学张富珍胥蕊娜王振川赵陈儒
关键词:热泵热水器
一体化水堆内置式控制棒水压驱动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较小功率用户需求的小型核反应堆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一体化布置水冷反应堆为小型核反应堆的主要堆型之一。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是反应堆最关键的安全设备,担负着反应堆的启动、功率调节及停堆等重要功能。该文给出一种应用于一体化布置水冷反应堆的内置式控制棒水压驱动技术,包括功率小于50 MW的A型和热功率50~300 MW的B型2种整体设计方案、部件组成、主要功能和性能等工程研究和应用。为一体化水堆提供了完整的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包括其部件组成、联接结构、固定方式和功能;降低了反应堆高度;避免了弹棒事故,增强了反应堆安全性;使一体化布置反应堆更加紧凑、体积小、自然循环能力加强。
薄涵亮王大中张作义姜胜耀张亚军秦本科赵陈儒刘潜峰王金海
关键词:内置式控制棒
水压缸密封性能实验研究
控制棒水压驱动技术是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新型发明专利技术.作为该系统的核心部件,水压缸密封特性会直接影响整套系统的运行性能.通过搭建密封测试实验装置,获得了常温下水压缸的启动压力和不同内外...
李雨铮刘潜峰赵陈儒薄涵亮
关键词:反应堆
文献传递
微圆管内超临界压力CO2对流换热实验研究
本文对内径为0.1mm的竖直微圆管内超临界压力CO2的局部对流换热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分析了超临界压力CO2物性的剧烈变化,及由此产生的浮升力及热加速对对流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超临界流体在0.1mm微圆管内的对流换...
姜培学李志辉赵陈儒
关键词:微圆管超临界CO2变物性浮升力对流换热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