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雨杰 作品数:107 被引量:296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电子电信 文化科学 更多>>
低密度cDNA芯片技术的优化 被引量:2 2004年 为了建立稳定的低密度cDNA芯片技术平台,研究靶基因的最适长度、浓度、点样溶液种类及杂交反应动力学,并了解该芯片的重复性与可靠性.结果表明,杂交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不同长度(189~1078bp)、浓度(0.5g/L、1.0g/L、1.5g/L)的同一靶基因杂交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别;以50%DMSO为点样溶液者杂交信号最好(P=0.0001).60℃杂交18h信号最佳(P<0.001).重复2次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348),重复性较好,其相关系数为0.588.与RT-PCR结果相比,相关系数为-0.778(P<0.0001),特异性为100%,灵敏度为80%(16/20),可靠性较好. 赵雨杰 黄宝俊 徐惠绵 何群关键词:CDNA芯片 可靠性 SARS冠状病毒M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被引量:5 2004年 针对GenBank上发布的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 39条SARSCoV推测M蛋白 ,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核酸和氨基酸序列 ,获得其分子生物学特征 ,确定突变位点 ,预测功能结构区、Motif及抗原决定簇 ,比较基因突变对这些功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39个病毒株M蛋白的 6 6 6bp中 ,共有 18个病毒株在 7个位点上发生了 2 5次变异。在M蛋白序列上预测获得 3个跨膜螺旋序列和一个可能的信号肽序列。氨基酸序列的变异主要发生在其跨膜和胞外区域 ,胞内区域相对较少。预测发现 12个Motif和 7个抗原决定簇。提示突变对M蛋白的结构功能区的影响不大 ,也未造成M蛋白的Motif的数量和构成发生改变。对抗原决定簇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序列成分构成的改变上 ,在设计疫苗时 ,应考虑由其导致的抗原特性改变。 刘树春 赵雨杰 张学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冠状病毒 膜蛋白 生物信息学 应用凝集素芯片检测胃正常黏膜上皮细胞与胃癌细胞膜表面糖链表达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应用凝集素芯片检测胃正常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和胃癌细胞系SGC7901、MKN45细胞膜表面糖链表达,并对芯片上捕获的细胞进行初步的免疫荧光研究。方法用胶原酶Ⅱ消化细胞系,利用芯片上的凝集素位点对糖链的亲和特异性捕获荧光标记的细胞,激光共聚焦扫描仪扫描检测细胞膜表面糖链表达。结果在大多数凝集素位点上,这几种细胞均显示出荧光信号;在凝集素位点WBA、EEL、MAH-Ⅱ上均未显示荧光信号;其中,与GES-1相比,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MKN45在LTL、HHL位点上基本没有荧光信号。结论根据凝集素的亲和特异性说明,这几种细胞系膜表面共同表达的糖链包括:唾液酸、乙酰葡萄糖/葡萄糖、乙酰半乳糖/半乳糖、甘露糖等糖链。其中,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MKN45可能较少表达岩藻糖。 李春辉 何群 马静红 潘忠诚 王天骄 张玉魁 赵雨杰关键词:胃癌 免疫荧光 应用低密度芯片初步筛选胃癌淋巴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运用低密度cDNA芯片技术初步筛选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标志。方法:运用自制低密度cDNA芯片检测15例胃癌患者原发癌灶和淋巴结转移癌中多个基因mRNA表达,并用RT-PCR方法进行验证,分析其与胃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hTERT在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明显高于胃原发癌灶(P= 0.001)。原发癌灶中MMP-7和Heparanase表达在小结节孤立型淋巴结病例中明显高于大结节融合型者(P值分别为0.022和0.002),而CDH1表达明显降低(P= 0.002);淋巴结转移癌灶中CDH1表达在小结节孤立型淋巴结病例中亦明显降低(P=0.046)。按淋巴结转移个数分成轻重两组(≤6个为轻度转移,≥7个为重度转移),原发癌灶中MMP-7和hTERT表达在重组明显高于轻组(P值分别为0.001和0.005);淋巴结转移癌灶中MMP-7、S100A4和hTERT基因表达在重组明显增高(P值分别为0.000 05、0.007和0.016),而nm23H1和CDH1表达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13和0.001)。胃原发癌中MMP-7、Heparanase、S100A4过表达和(或)nm23H1、CDH1、KAI-1表达降低或缺失者,胃癌多侵透浆膜,且浆膜受侵面积较大。结论:hTERT、MMP-7、S100A4、Heparanase、CDH1和nm23H1基因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可望成为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点。 黄宝俊 徐惠绵 赵雨杰关键词:淋巴转移 CDNA芯片 SARS-CoV推测N蛋白功能结构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理论分析不同地区来源的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推断N蛋白的基因组与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基因突变对蛋白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 :针对GenBank上发布的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 1 5条SARS CoV基因组序列 ,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推测N蛋白的CDS和氨基酸序列 ,分别找出突变位点并预测其等电点及功能结构域。结果 :SARS CoV推测N蛋白基因组序列存在 5个变异位点导致蛋白序列有 4个位点发生突变。在该蛋白上发现四个有意义的低成分复杂性区域 ;未发现卷曲螺旋、跨膜螺旋和信号肽序列。基因突变造成 4条序列在功能位点数量上减少 ,但未影响抗原决定簇。预测发现两个保守的Domain和一个丝氨酸富集区。结论 :不同地区来源的 1 5条推测N蛋白序列的变异很少。基因突变导致部分序列功能位点数量发生改变 ,但未影响抗原决定簇的数量。 刘树春 赵雨杰 张学 罗阳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 核衣壳蛋白 生物信息学 一种高密度基因芯片的优化方法 被引量:4 2000年 Gene chip is the fu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microelectronics and micromechanics.Mask board is the key to high-density gene chip fabrication.By using masks ,DNA probes can be synthesized in situ with high density and accurate location.But it is costly to make the masks.A method of chip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masks needed for gene chip synthesis,to reduce the synthesiscycles,and then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chip making.It is very important to gene chip applications. 孙啸 何农跃 赵雨杰 陆祖宏关键词:基因芯片 优化技术 高密度基因芯片 应用细胞芯片捕获人正常胃细胞系、胃癌细胞系细胞并检测其细胞表面CD表型的差异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构建一种细胞芯片,根据芯片表面固定的CD抗体与细胞膜表面CD抗原免疫结合原理捕获细胞,检测人正常胃黏膜细胞系GES-1、胃腺癌细胞系7901细胞表面CD抗原表达的差异。方法将64种CD抗体蛋白固定在化学修饰醛基玻片上制成抗体阵列,将GES-1、7901细胞用胶原酶消化制成单个细胞悬液,用吖啶橙荧光标记后与芯片进行孵育,洗去芯片上游离的细胞,激光扫描仪检测芯片上CD抗体各点捕获到细胞的荧光信号,以此判定GES-1、7901细胞膜表面CD表型情况。结果发现CD9、CD13、CD29、CD44、CD49e、CD55、CD71、CD95抗体点均捕获到GES-1、7901细胞;CD15、CD24抗体点仅捕获到GES-1细胞;CD77、CD133、CD103、CD64抗体点仅捕获到7901细胞。结论 CD15和CD24可能是人正常胃黏膜细胞系GES-1细胞的表面标志物,CD77、CD133、CD103、CD64可能是人胃癌细胞系7901细胞的标志物。 马静红 何群 徐晓雪 王天骄 潘忠诚 钟连声 张玉魁 赵雨杰关键词:细胞芯片 GES-1细胞 γ射线对淋巴细胞膜及细胞转化的效应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3种淋巴细胞亚群的辐射效应及其适应性反应。方法采用125I标记的淋巴细胞膜表面的单克隆抗体与细胞膜结合以及PWM(Pokeweed mitogen,美洲商陆有丝分裂原)激活淋巴细胞的方法测量其放射性的变化,以反映γ射线对淋巴细胞的效应及适应性反应。结果 0.5~8.0 Gyγ射线照射后,膜损伤随剂量增加而加重。B淋巴细胞膜损伤程度大于T淋巴细胞,CD8细胞放射敏感性大于CD4细胞。0.048 Gy低剂量辐射导致CD20和CD4细胞的适应性更好。达到8.0 Gy时,适应性反应消失。PWM激活淋巴细胞的方法反映10 Gyγ射线对B细胞的抑制效应非常显著大于CD4细胞。结论攻击剂量损伤CD20〉CD8〉CD4细胞。低剂量照射的适应性反应CD20〉CD4〉CD8细胞。8.0 Gy时适应性反应消失。10 Gy导致PWM细胞的损伤CD20〉CD4细胞。 蔡伟波 赵雨杰 苏燎原关键词:Γ射线 淋巴细胞 膜抗原 低剂量照射的淋巴细胞外液对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96年 应用单克隆抗体,通过panning直接法分离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研究了不同低剂量照射的淋巴细胞外液对CD+4、CCD+8细胞的刺激效应。结果表明,照射剂量分别为0.5~8cGy、1~4cGy的淋巴细胞外液能显著刺激CD+4、CD+8细胞DNA合成增多,两种细胞均在4cGy剂量点表现最强的免疫增强效应。 孔向蓉 苏燎原 刘芬菊 赵雨杰关键词:低剂量辐射 淋巴细胞亚群 构建新型细胞芯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设计一种全新概念的细胞芯片。方法将CD3,CD4,CD8抗体固定于醛基玻片上,形成3×3阵列,从全血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与之反应,形成选择性细胞群。将细胞芯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台盼蓝染色,瑞氏染色,CD3Cy5+CD4-FITC+CD8RPE三色荧光染色并观察结果。结果电镜照片显示所结合淋巴细胞外形完整,细胞膜表面有呈皱折状突起,还可见散射状的细长毛状突起。台盼蓝染色显示活细胞数>95%;瑞氏染色细胞形态良好,杂交点边缘整齐,背景干净;荧光染色显示特异性良好。结论本实验能根据细胞表面不同的免疫标志进行细胞分群,可为以后制作大规模、高通量的细胞芯片做准备,并提出了全新意义的细胞芯片模型。 秦海明 赵雨杰 侯伟建 吴广平 刘健关键词:细胞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