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及并发症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3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处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13例,其中术中大出血1例,冲洗液外渗1例,术后发热7例,尿失禁2例,术后大出血1例,排尿困难1例,经过相应处理后并发症均消除。结论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损伤小、并发症轻微。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中熟练的操作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边炜史本康徐祗顺刘玉强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钬激光并发症
- 前列腺癌的诊断被引量:3
- 2009年
- 边炜史本康
- 关键词:前列腺癌外科患者
- 球海绵体肌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对球海绵体肌及其供应血管进行详细的解剖学研究,探讨带蒂球海绵体肌瓣在修补女性复杂尿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成年女性固定尸体球海绵体肌及其血管进行解剖。对球海绵体肌的形态、长度、宽度、球海绵体肌的血管供应进行解剖学描述和测量。应用带蒂球海绵体肌瓣尿瘘修补术治疗15例女性复杂尿瘘患者,平均年龄31(21-45)岁,均有手术修补史(1-3次)。结果球海绵体肌呈长带形肌瓣,长度:左侧(9.1±1.8)cm,右侧(9.0±1.9)cm;宽度:左侧(1.5±0.2)cm,右侧(1.5±0.4)cm。球海绵体肌动脉均为终末肌支,与周围没有侧支循环;血管蒂包括1-2个分支,长度(2.5±0.6)cm,于球海绵体肌下1/2外缘入肌。15例患者均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10年,均无尿瘘复发,排尿功能、性功能正常。结论球海绵体肌及其血管供应的解剖学知识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并降低肌瓣坏死的可能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边炜徐祗顺史本康傅强刘玉强
- 关键词:球海绵体肌外科解剖复杂尿瘘
- 带蒂球海绵体肌瓣修补女性复杂尿瘘的临床解剖学研究@@@尿细胞角蛋白19片段,端粒酶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检测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研究
- 边炜
- 关键词:阴道瘘细胞诊断
-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被引量:3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经商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995-2004年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2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由前列腺左右叶分别穿刺3点,中叶穿刺2点。干纱布置入直肠内压迫止血。穿刺前后各应用抗生素3d。结果穿刺后32例患者出现肉眼血尿(14.16%),12例患者直肠出血(5.31%),尿路刺激症状伴有/不伴有发热34例(15.04%),排尿困难29例(12.83%)。上述患者经相关处理后恢复。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一种安全、简便方法,但在应用中仍有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使用细针穿刺和穿刺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 边炜史本康徐祗顺
- 钬激光治疗多发性表浅膀胱肿瘤
- 2006年
- 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多发性表浅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多发性表浅膀胱肿瘤进行钬激光治疗,激光能量1.0~1.4J,功率10~14W,频率10Hz。术后配合化疗药物或卡介苗灌注,观察其疗效。结果41例应用钬激光将肿瘤顺利切除,2例改行开放手术。操作时间20~160min,平均55min。术后对38例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3例复发。结论钬激光治疗多发性表浅膀胱肿瘤操作较简单、对病人损伤小、疗效可靠。
- 边炜徐祗顺史本康
- 关键词:膀胱肿瘤激光
- 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
- 2004年
- 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方法很多,且各种激光设备已有很大改进,但大多对前列腺组织仅起凝固、汽化或消融作用,不能取出前列腺组织,而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HoLRP)能像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一样,将前列腺切碎取出,具有与其他激光治疗BPH完全不同的特征,可谓BPH激光疗法中较有发展前途的一项新技术.
- 史本康边炜徐祗顺
- 关键词: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前列腺增生手术适应证并发症
- 阴茎异常勃起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边炜徐祗顺史本康
- 关键词:阴茎异常勃起勃起功能障碍海绵体
- 1.带蒂球海绵体肌瓣修补女性复杂尿瘘的临床解剖学研究;2.尿细胞角蛋白19片段、端粒酶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检测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研究
- [目的]尿瘘(膀胱阴道瘘和尿道阴道瘘)是泌尿外科、妇产科处理比较棘手的问题。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女性尿瘘的发病原因也有所不同。在生殖保健不发达的地区,产伤仍然是主要的发病因素;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尿瘘多由妇科手术、恶性肿瘤或...
- 边炜
- 关键词:球海绵体肌复杂尿瘘尿细胞学检查端粒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文献传递
- 羟脯氨酸、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糖尿病大鼠膀胱纤维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本实验通过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析其膀胱内羟脯氨酸(Hyp)含量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hFGF)的表达改变,探讨糖尿病膀胱发生纤维化的机制以及生长因子抑制剂(太得恩)在改善糖尿病膀胱纤维化中的作用。
- 史本康李永智张建平王谦王海峰边炜朱耀丰张克勤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膀胱纤维化糖尿病大鼠羟脯氨酸糖尿病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