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国成

作品数:86 被引量:676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养殖
  • 17篇草鱼
  • 16篇出血病
  • 13篇黑鲈
  • 13篇草鱼出血病
  • 13篇大口黑鲈
  • 11篇倒刺鲃
  • 11篇免疫
  • 11篇病毒
  • 11篇刺鲃
  • 9篇病原
  • 8篇单胞菌
  • 7篇疫苗
  • 7篇鱼类
  • 7篇气单胞菌
  • 6篇鱼苗
  • 6篇虹彩病毒
  • 5篇养殖技术
  • 5篇嗜水气单胞菌
  • 5篇溃疡

机构

  • 84篇中国水产科学...
  • 11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84篇邓国成
  • 25篇白俊杰
  • 21篇叶星
  • 21篇江小燕
  • 20篇胡隐昌
  • 19篇马冬梅
  • 19篇李胜杰
  • 14篇陈焜慈
  • 12篇李恒颂
  • 12篇姜兰
  • 11篇白岳强
  • 11篇许淑英
  • 11篇谢刚
  • 11篇田园园
  • 10篇陈昆慈
  • 9篇邬国民
  • 9篇黄志斌
  • 8篇李焕林
  • 8篇李大疆
  • 6篇张莉莉

传媒

  • 8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淡水渔业
  • 4篇水产学报
  • 4篇渔业科技产业
  • 3篇科学养鱼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大连水产学院...
  • 3篇广东科技
  • 2篇渔业致富指南
  • 2篇内陆水产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水产养殖
  • 2篇水产科技情报
  • 2篇江西水产科技
  • 2篇水产科技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水产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1篇2011
  • 11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7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鳢的繁、养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1998年
乌鳢(Channa argus)俗称黑鱼、乌鱼、才鱼、湖南生鱼、蛇头鱼等。鳢科鱼在我国仅有乌鳢、斑鳢、月鳢三个品种,其中以乌鳢个体最大。乌鳢营养丰富,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具有滋补、收敛、活血、去瘀等作用,被视为桌上珍品。由于乌鳢个体大,骨刺少,易切片,所以近年来成为人们秋冬进补的珍品。在粤、港、澳等地区。
李恒颂邬国民陈焜慈胡隐昌李大疆邓国成
关键词:乌鳢繁殖养殖病虫害防治人工繁殖
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DNA甲基转移酶3’端非编码区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预期扩增167bp片段:上游引物PF:5’-GCTCGTTCGGTTGTGCT...
马冬梅白俊杰邓国成李胜杰叶星于凌云陈昆慈谢俊
文献传递
广东与海南养殖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被引量:109
2010年
从中国广东、海南罗非鱼主养区发生爆发性疾病的多个养殖场的罗非鱼病鱼体上,分离到多株致病菌株。人工感染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有多株经腹部注射分离细菌浓度为1×106CFU/mL时可使100%的受感染鱼死亡,选择其中7株强毒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与鉴定。不同菌株对药物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与菌株来源无相关性,29种抗生素中对13种敏感、7种不敏感、9种存在菌株的差异。各分离菌株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呈β溶血。采用链球菌快速鉴定系统ID32STREP、Lancefield分析及多项补充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初步判断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PCR扩增16S rRNA基因和GBS-specific gene cfb(CAMP factor)基因的全长序列,BLAST分析显示所有菌株的16S rRNA基因与GenBank上登录的无乳链球菌的相应序列高度同源(>99.8%),各分离菌株间的16S rRNA基因序列也高度同源(≥99.9%?100%)。各菌株cfb基因序列高度同源(100%),BLAST显示与已知无乳链球菌的相应序列也具有高度同源性(≥99.0%)。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判定广东与海南罗非鱼主养区2009年夏季发生的罗非鱼爆发性疾病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
卢迈新黎炯叶星邓国成江小燕田园园赖翠玲
关键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生理生化药物敏感性
重组抗菌肽的制备及其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被引量:34
2002年
采用YEPD培养基诱导发酵生产重组抗菌肽。经 72h培养 ,由重组酵母表达并分泌到培养基中的抗菌肽活性可高达 5 0 0 0U/ml。用纸片扩散法和试管稀释法测定重组抗菌肽对水产养殖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 ,抗菌肽对水产养殖常见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梅氏弧菌 (Vibriometschnikovi)、迟钝爱德华氏菌 (Edwardsiellatarda)及温和气单胞菌 (A .sobria)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 4 μg/ml、杀菌质量浓度为 8μg/ml。对抗菌肽抑菌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表明 ,抗菌肽的抑菌方式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而导致菌体裂解死亡。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基因工程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姜兰白俊杰邓国成黄自然
关键词:病原菌抑菌效果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
加州鲈鱼(Micropterus salmoides)细菌性烂鳃、烂嘴病病原菌的研究被引量:18
1996年
本文报道从患细菌性烂鳃、烂嘴的加州鲈鱼(Micropterussalmoides)病灶中分离到滑动粘细菌F5、F25,经多次水中感染(包括再分离和再感染),能使健康的加州鲈鱼及多种池塘鱼类致病、死亡。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及质粒DNA电泳分析,两株菌属同一个种,定名为柱状纤维粘细菌(Cytophagacolumnaris)。
邓国成姜兰许淑英李焕林
关键词:加州鲈鱼烂鳃病烂嘴病
草鱼出血病病毒的基因组与抗原蛋白研究
叶星邓国成田园园张莉莉江小燕白岳强劳海华白俊杰吴淑勤黄志斌全迎春李胜杰于凌云王广军马冬梅简清
1、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传统病毒学研究方法,首次分离到草鱼出血病病毒广东株(GCRV-GD108株)并证实其为广东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病原体;2、创新应用长片段cDNA克隆新技术结合聚乙二醇核酸沉淀法成功克隆了该株全基因组...
关键词:
关键词:草鱼出血病病毒基因工程疫苗
我国加州鲈的养殖现状和养殖技术(上)被引量:7
2009年
加州鲈原产于北美洲,是当地一种重要的游钓鱼类,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台湾从国外引进加州鲈并于198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同年加州鲈从我国台湾引进广东省,现已推广到全国各地,成为国内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我国加州鲈的年产量一直保持在10万吨以上,其中,广东省是加州鲈的主养地区,
白俊杰李胜杰邓国成谢骏
关键词:加州鲈养殖技术养殖现状淡水养殖品种人工繁殖年产量
草鱼出血病混合感染的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理化特性被引量:45
2009年
从患出血病草鱼的肝脏病灶中分离筛选出2株致病菌。取病鱼样品组织过滤液接种CIK细胞、培养,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质中含有草鱼呼肠孤病毒样颗粒和包涵体,病毒颗粒大小65nm~70nm,包涵体0.46μm~1.81μm。人工回归感染实验显示分离的菌株及细胞毒悬液均能使草鱼致病死亡。对分离菌株进行细胞形态学、理化特性分析及药敏试验,初步判定所分离的2株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进一步对菌株进行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2株菌的16SrRNA基因、促旋酶亚单位蛋白(gryB)基因均与GenBank上的嗜水气单胞菌相应的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根据已知序列分别构建的2个基因的分子系统进化树中2株菌均与嗜水气单胞菌聚类。同时2个菌株均可扩增到气溶素基因(aerA)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A),提示它们均可能为嗜水气单胞菌强毒株。综合人工回归感染实验与毒力基因鉴定结果可认为所分析的草鱼出血病病例存在着病毒与嗜水气单胞菌的混合感染。
邓国成江小燕叶星刘明智许淑英刘礼辉白岳强罗霞
关键词:草鱼出血病嗜水气单胞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
倒刺鲃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被引量:4
2002年
谢刚陈昆慈李丛伟胡隐昌邓国成
关键词:生活习性生长发育倒刺BA生物学特性
斑鳠烂鳃病病原菌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从池塘患烂鳃病的斑鳠(Mystus guttatus)亲鱼病灶中分离出一株毒力较强的致病菌-Mg2,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其主要特征为:菌体细长,无鞭毛和荚膜,革兰氏阴性,大小0.5×(6.5—11)μm,菌落黄色,边缘不整齐呈假树根状。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分解酪素和明胶,硝酸盐还原阳性;不分解纤维素、几丁质、酪氨酸、七叶灵和淀粉,吲哚和葡萄糖产气阴性。对恩诺沙星、诺氟沙星、萘啶酸、红霉素、洁霉素敏感,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Mg2菌株与柱状黄杆菌聚类,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在97.5%以上,综合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两方面的分类鉴定结果,Mg2菌株应归类鉴定为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Columnare)。
邓国成江小燕陈昆慈刘礼辉
关键词:斑鳠柱状黄杆菌RRNA基因系统进化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