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邝昱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增生
  • 2篇增生性肾小球...
  • 2篇肾小球
  • 2篇肾小球肾炎
  • 2篇肾炎
  • 2篇系膜
  • 2篇系膜增生
  • 2篇系膜增生性
  • 2篇系膜增生性肾...
  • 2篇系膜增生性肾...
  • 2篇膜增生性
  • 2篇膜增生性肾小...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标志
  • 1篇血清标志物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邝昱
  • 2篇张伟君
  • 2篇王祥
  • 2篇伍新林
  • 2篇李俊彪
  • 2篇谢桂权
  • 1篇万建新
  • 1篇崔颖鹏
  • 1篇陈忠城
  • 1篇钟武平
  • 1篇叶曼曼
  • 1篇彭文兴
  • 1篇廖慧芳
  • 1篇敖勤兴
  • 1篇蔡高荣
  • 1篇许振杰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
2004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 抽取 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AMI组 )和 2 8例健康人 (对照组 )的静脉血标本 ,用SysmexSE 95 0 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其血小板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小板 (Plt)计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体积 (MPV)、大血小板 (P 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血小板直接参与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血小板参数可预示心肌梗死的发生。
叶曼曼崔颖鹏邝昱钟武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参数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药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从中医证治、细胞凋亡、病因病机、辨证论法、专方专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实验研究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药研究。
伍新林邝昱张伟君谢桂权李俊彪王祥
关键词: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药研究
ASO和抗DNA酶B抗体联合检测对风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病患者抗DNA酶B和ASO的血清学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30例急性风湿热、30例活动期风湿性心脏病、3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其抗DNA酶B和ASO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的ASO阳性率分别为80%、57.3%、53.3%,抗DNA酶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0%、85.7%、60%。除活动期风湿性心脏病组外,其余两组患者的ASO阳性率与抗DNA酶B检测阳性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抗DNA酶B和ASO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92.8、80%,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ASO和抗DNA酶B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风湿热诊断阳性率,对风湿热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陈忠城蔡高荣邝昱许振杰
关键词: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抗链球菌溶血素O
从白细胞介素-13和病理改变探讨丹芍丸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的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丹芍丸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模型肾组织白细胞介素-13(IL-13)表达及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激素对照组、丹芍丸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抗Thy-1大鼠肾炎模型。在实验的第28天处死各组大鼠取肾组织切片,通过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肾组织IL-13mRNA的表达;通过光镜、电镜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学的改变,进行肾组织学分级及肾小球损害、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评定,并检测各组大鼠实验前后的血尿素氮(BUN)、血肌肝(Scr)、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肾组织IL-13表达与大鼠MsPGN模型肾小球损害、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正常对照组肾组织无明显IL-13表达,模型对照组肾组织IL-13表达较正常组明显上调(P<0.01);丹芍丸治疗组与激素对照组实验后肾组织IL-13表达较模型对照组均明显下调(P<0.0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丹芍丸治疗组与激素对照组实验后肾组织病理半定量积分均减少明显(P<0.01),组间比较优势明显(P<0.01)。丹芍丸治疗组实验后BUN、Scr、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激素对照组实验后比较优势明显(P<0.05或P<0.01)。结论:IL-13在MsPGN的发病过程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丹芍丸能改善肾小球损害、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经丹芍丸治疗后肾组织IL-13表达下调,肾脏炎症程度明显改善,丹芍丸可能是通过调控MsPGN肾组织IL-13的产生而起效。
伍新林谢桂权邝昱张伟君李俊彪敖勤兴王祥彭文兴
关键词: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白细胞介素-13肾脏病理
MEIA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分析(MEIA)技术在检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乙肝两对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 Abbott Axsym 多功能全自动酶免快速分析仪对624份乙肝患者血清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为方便表述。以数字序号1、2、3、4、5分别代表乙肝两对半中的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并以检出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本组病例乙肝两对半的标记模式根据目前临床应用的实际可分为"大三阳"(1、3、5阳性)组、"小三阳"(1、4、5阳性)组、其它组合(1阳性的少见模式)组和恢复期组,全部病例共检出13种模式。其中"大三阳"组和"小三阳"组占全部病例的76.4%;恢复期组以"245"和"25"模式为主,占全部病例的13.6%。随访结果表明,模式改变大致可分为7种类型:大部分病例虽无模式的改变,但阳性项目的 MEIA 定量测定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与临床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效果密切相关。【结论】血清 HBV 标志物乙肝两对半的表现模式较为复杂,除了检验误差外,产生少见模式的主要原因为低水平 HBsAg 和 HBsAb 等。利用 MEIA 这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的技术,不但可以检出血清低水平 HBsAg,还有助于乙肝患者的病情随防和疗效观察。
万建新廖慧芳邝昱
关键词: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