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羽

作品数:43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专利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建筑科学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隧道
  • 17篇开挖
  • 9篇基坑
  • 8篇离心模型
  • 8篇离心模型试验
  • 8篇模型试验
  • 6篇深基坑
  • 6篇隧道开挖
  • 6篇土钉
  • 6篇浅埋
  • 5篇盾构
  • 5篇土体
  • 5篇孔隙比
  • 5篇基坑开挖
  • 4篇修正剑桥模型
  • 4篇支护结构
  • 4篇土样
  • 4篇膨胀土
  • 4篇桩基
  • 4篇巷道

机构

  • 43篇广西大学
  • 7篇桂林理工大学
  • 7篇广西路桥工程...
  • 3篇中船第九设计...
  • 3篇广西新发展交...
  • 2篇广西科技大学
  • 2篇广西建设职业...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作者

  • 43篇邵羽
  • 40篇马少坤
  • 24篇刘莹
  • 10篇江杰
  • 6篇黄震
  • 6篇李涛
  • 5篇黄艳珍
  • 3篇陈俊羽
  • 3篇陈欣
  • 3篇王洪刚
  • 3篇韦朝华
  • 2篇吕海波
  • 2篇何建兴
  • 2篇王博
  • 1篇吕虎
  • 1篇王艳丽
  • 1篇杨超
  • 1篇赵小莲
  • 1篇吴宏伟
  • 1篇廖丽萍

传媒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岩土力学
  • 2篇广西大学学报...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第八届全国基...
  • 1篇第一届全国软...

年份

  • 8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盾构双隧道不同开挖顺序及不同布置形式对管线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9
2018年
在离心模型试验中同时考虑隧道开挖所致地层损失效应和质量损失效应,研究不同开挖顺序及不同布置形式下双隧道开挖对管线的影响规律。同时采用基于地层损失比的位移控制有限单元法对离心模型试验及其他4组拓展工况进行分析,其中土体本构模型采用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HP(Hypoplasticity model)模型,并将试验结果与已有的解析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双隧道不同开挖顺序及不同布置形式对地表沉降、管线沉降、管线弯曲应变的影响显著;管线存在所产生的"遮拦"效应对管线正上方地表沉降的影响程度随着自由场最大地表沉降的增加而逐渐加剧;双隧道开挖所致管线沉降的主要影响区域为-1.2DT~1.2DT;实际工程中应加强浅埋后继隧道开挖时管线工作性状的监测工作,且不应简单采用叠加原理对不同施工工序及不同布置形式的双隧道开挖所致地表沉降、管线沉降及管线弯曲应变进行预测,应合理考虑后继隧道开挖所致土体的累计剪切应变及上覆隧道的遮拦效应对管–土相对刚度的影响。
马少坤刘莹邵羽段智博吕海波
关键词:管线
不同渗漏盾构隧道渗透特性及地表沉降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渗水是盾构隧道长期运营阶段的常见病害,这可能引发严重的地表沉降从而诱发灾害。以南宁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下穿粘土、粉土、砂土及圆砾土四种典型土层为工程背景,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考虑环缝和纵缝的渗水影响,在四种不同渗漏条件下对不同土层中的渗透特性及地表沉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环缝渗水对地表沉降、孔压分布及渗水流量的影响远大于纵缝渗水;土层的渗透系数不影响最终沉降量,但影响沉降达到稳定的时间,二者成反比;沉降稳定后的孔压分布主要由渗漏条件决定,不随土层变化;沉降稳定后的渗水流量与土层的渗透系数成正比。在同一规范限值渗水流量下,渗透系数越小的土层地表沉降越大,因此单独以规范流量限值是不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的。
马少坤王洪刚王博樊晓玲邵羽
关键词:盾构隧道地表沉降孔压
基于土工袋的膨胀土柔性生态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边坡工程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土工袋的膨胀土柔性生态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它包括生态袋、土工袋、碎石层、土工格栅以及压实土层,所述生态袋有序堆叠在土工袋上;所述土工袋堆叠布置在碎石层上;所述碎石层均匀地覆盖...
马少坤周延洁何本富邵羽马敏李旭锋陈胜家岳欢
小窑采空区浅埋巷道上覆岩土土钉加固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小窑采空区地表易产生较大的裂缝、台阶和陷坑。为保证小窑采空区地表拟建的建构筑物安全,提出小窑采空区浅埋巷道上覆岩土的斜土钉加固法。提出验算浅埋巷道上覆和侧壁岩土稳定性的解析法。该解析法立足于太沙基拱理论,利用"等效内摩擦角"的概念,将土钉对上覆岩土的加固作用考虑进来,并认为侧壁岩土的稳定性决定小窑采空区的整体稳定性。分别采用解析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小窑采空区的稳定安全系数,两种方法的结果相互印证。在安排解析计算与数值模拟中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加固方法显著提高了小窑采空区的稳定安全系数,减小了小窑采空区地基竖向位移和局部倾斜。先施加上部荷载后开挖巷道小窑采空区的稳定安全系数,显著大于先开挖巷道后施加上部荷载的稳定安全系数;先开挖巷道后施加上部荷载所造成的地基竖向位移和局部倾斜,显著大于先施加上部荷载后开挖巷道所造成的地基竖向位移和局部倾斜。本加固法为防治小窑采空区地质灾害提供一种有效、节约资源、安全的地基处理方法。
马少坤李涛邵羽
关键词:强度折减法
可实时监控土体含水率的干湿循环试验装置
一种可实时监控土体含水率的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包括干燥箱、饱和箱、电源箱、转动装置、读数控制装置,所述干燥箱由风扇及鼓风机促进土样干燥,饱和箱由加湿器对土样进行加湿饱和,电源箱位于装置底部,转动装置分为自身转动装置和绕大圆...
马少坤段智博邵羽刘莹
文献传递
地下水位循环变化时隧道开挖对群桩的长期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解决地下水位随季节升降变化时隧道开挖对邻近桩基的长期影响难题,通过三维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地下水位循环变化时隧道对群桩的长期影响。主要分析水位循环变化时地表长期沉降、桩顶长期附加沉降、桩身长期附加弯矩和附加轴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隧道附近,地下水位循环变化尤其是降水对地表长期沉降影响更为明显。地表长期附加沉降随着地下水位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且呈衰减式变形,即使经过3次水位升降循环也不能稳定;桩基长期附加沉降显著,其附加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50%以上;前、后桩的长期附加轴力基本为正值,桩总轴力增加,对既有受压桩极为不利,附加轴力拐点位置及最大值有所区别;经过3次地下水位循环变化后,前、后桩桩身弯矩反弯点个数减少,但桩身最大附加弯矩均明显变大,当达到极限弯矩,桩身出现塑性铰,这对穿越厚软弱层地基中的既有受压柔性桩极为危险。
马少坤邵羽吕虎WONG K S吴宏伟陈欣江杰
关键词:群桩地下水位变化
小窑采空区浅埋巷道上覆及侧壁岩土稳定性评价方法
一种小窑采空区浅埋巷道上覆及侧壁岩土稳定性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上覆岩土进行分层,简化浅埋巷道的侧壁岩土为滑块,利用“等效内摩擦角”的概念计算土钉对上覆岩土的加固作用,采用递推式计算各层顶面与底面的竖向应力,计算上覆...
马少坤李涛邵羽刘莹段智博
文献传递
一种泉涌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试验装置及方法
一种泉涌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模型箱、隧道开挖面模块、水循环模块及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模型箱为立方体。所述隧道开挖面模块包括隧道模型、伺服电机、钢支架、传动杆、直线轴承、拉压传感器、开挖面板...
马少坤何本富段智博韦宏业周长马敏黄海均李金梅邵羽刘莹黄震张加兵
双隧道不同开挖顺序对临近群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双隧道不同开挖顺序对临近群桩承载性能的影响鲜有报道。针对此问题,采用基于地层损失比的位移控制有限单元法(DCM),对软土地基中不同埋深双隧道不同开挖顺序对处于工作荷载下群桩工作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与相关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到以下结论:双隧道不同开挖顺序对群桩桩顶附加沉降和群桩承载能力损失影响差别显著,当先开挖上覆隧道时,群桩桩顶的附加沉降量为先开挖下置隧道时的1.25倍,且群桩承载能力的损失率约为后者的1.2倍;两工况中第二个隧道的开挖使得群桩中前桩附加弯矩和后桩附加弯矩均有明显的增大,此与分居群桩两侧但埋深相同的双隧道开挖对群桩弯矩的影响规律迥异;两工况下均产生较大的附加弯矩和附加轴力,且最大附加弯矩和最大附加轴力均位于上覆隧道轴线附近。
邵羽江杰韦朝华马少坤刘莹
关键词:群桩DCM离心模型试验桩-土相互作用
基于HSS模型与MCC模型的深基坑降水开挖变形分析被引量:24
2015年
在施工过程中基础、隧道和基坑周围土体除少数区域发生明显塑性变形外,其他大部分区域土体均处于小应变状态(10-2%~10-1%)。本文采用PLAXIS和ABAQUS有限元软件,土体本构模型分别采用HS-Small模型和MCC模型,模拟基坑降水开挖,对基坑变形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剑桥模型由于未能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基坑位移变形模拟结果相对HS-Small模型偏大,弯矩模拟结果偏小。在进行敏感环境下的基坑降水开挖问题的数值模拟时,应采用能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本构模型,如HSS模型。
邵羽江杰陈俊羽马少坤何建兴韦朝华
关键词:深基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