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进上
- 作品数:8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青藏高原降雪的气候学分析被引量:25
- 1989年
- 青藏高原上的自然天气季节和大气环流与我国东部平原极不相同,因此,高原上的降雪,无论是时空分布,或者是降雪天气系统都有很多特殊性。 本文根据1966—1975年青藏高原气象资料,阐述了高原上自然降雪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形成的物理条件;归纳出有利于降雪的六种天气型式;分析了大气环流季节变化与高原降雪之间的联系。高原降雪主要集中发生在冬夏环流的转换季节。
- 邹进上曹彩珠
- 关键词:降雪气候学青藏高原
- 全文增补中
- 影响青藏高原降雪的若干因子研究被引量:10
- 1991年
- 青藏高原降雪与我国东部平原不同,月降雪日数峰值出现在高原大气环流的转换季节. 本文分析和讨论青藏高原降雪与积雪的地理分布特征、冬夏环流转换与降雪的关系以及影响高原降雪的若干因子。这些因子是:大气环流,伴有上升运动的低值系统与温湿条件,海拔高度与地形等。
- 邹进上曹彩珠
- 关键词:青藏高原降雪大气环流
- 柘林水库修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与旱涝研究
- 1990年
- 根据1953—1983年降水资料,分析了柘林水库修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和旱涝规律。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中、下旬,有时可推迟到7月中旬,此时暴雨频数高,强度大,历时长,是柘林水库洪水运行管理的关键时期。为此,需要了解梅雨晚期发生的大暴雨的形成条件和时空分布,以及梅雨期旱涝情况和采用预报的风险程度。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综合性分析,特别是对5,6月旱涝年份的统计规律、环流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气候学对比研究。
- 邹进上佘丰宁蔡仲琪
- 关键词:降水时空分布旱涝梅雨锋暴雨柘林水库
- 长江三角洲区域性暴雨的统计诊断分析被引量:1
- 1995年
- 利用1954年~1983年5月~8月气象资料,统计了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性暴雨类型。分析了1962年14号强台风的路径、暴雨落区以及产生暴雨的气象条件。诊断结果表明,有利大气环流形势、台风倒槽辐合线、低空东南急流、上升运动和强大的水汽通量与通量辐合是产生"6214"台风大暴雨的重要条件。
- 邹进上赵燕生王玲张一民
-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区域性暴雨
- “82.7”淮河流域大暴雨的诊断分析
- 1995年
- 1982年7月19~24日淮河流域发生了一场持续性梅雨锋大暴雨,雨带大致呈东西向.最大暴雨中心在驻马店和徐州市附近.安徽肖县朔里乡过程雨量达420mm,24小时最大雨量达362mm,1小时最大雨量达102.6mm。本文对这场暴雨的环流背景、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系统进行了诊断分析,并计算了各种物理量,指出,位势涡度对大暴雨落区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性.最后作者对高、低空急流与暴雨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 邹进上王玲
- 关键词:淮河流域暴雨梅雨锋中尺度系统
- 全文增补中
- 论雾霾天气的形成条件及其治理途径被引量:4
- 2013年
-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工业城市,由于汽车数量不断增加,硝酸工业、石油化工、天然气、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排放到大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日益增多,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光化学烟雾发生的概率也会越来越大。
- 邹进上莫天麟江怒
- 关键词: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光化学烟雾汽车数量石油化工
- 我国对流层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21
- 1989年
- 本文根据1960—1969年探空资料,分析和总结了我国极地对流层顶和热带对流层顶的高度与温度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季节变化;阐述了冬夏复合对流层顶的频率分布情况以及北京、汉口等站对流层顶的日际变动。 文中还对影响对流层顶变化的一些基本因子作了分析和讨论。
- 邹进上张降秋王炳忠
- 关键词:对流层顶温度地理分布
- 西藏地区降水特征及长期气候变化被引量:2
- 1995年
- 根据近40年水文气象资料和每日历史天气圈,分析了西藏地区降水及其时空分布的基本特点,描述和讨论了藏南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和干旱成因。作者还根据近百年历史水旱资料,探索了藏南气候变化规律,并对EL'Nino事件与藏南气候异常的关系作了一些解释。
- 邹进上张降秋王玲
- 关键词:降水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