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楠
- 作品数:23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省鼠疫防治所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第24届冬奥会张家口赛区2018-2021年野外小兽类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了解第24届冬奥会张家口赛区2018-2021年小兽种群数量和结构变化规律,为赛区小兽类相关疾病的预测预警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采用5 m夹线法对张家口赛区奥运场馆所在地崇礼区全区的2镇8乡进行野外小兽调查,每月调查1次,每次随机选择6~8个样点,每个样点根据生境或海拔不同,选择1~2种有代表性的生境,每种生境布放鼠夹100夹;应用Excel 2010软件对小兽类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和逐年逐月统计,运用集中度法和线性相关分析对小兽密度和种类的季节分布和生境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1年赛区共计布夹33610夹次,捕获小兽(以下简称鼠类)438只,平均捕获率为1.30%,隶属于2目4科9属12种,其中黑线姬鼠125只,占28.54%,为优势鼠种;2018-2021年鼠密度最高的年份是2019年,捕获率为2.09%,鼠种类最多的年份是2020年,共12种;从季节性分布规律来看,鼠密度有较强的季节性(M=0.58),呈双峰型,其中春季的3月为第1个高峰,秋季的8月为第2个高峰,鼠种分布有一定的季节性(M=0.31),呈单峰型;鼠密度随着海拔升高而增高,低海拔、中海拔、亚高海拔捕获率分别是0.22%、1.06%、2.00%;鼠种以中海拔(10种)居多,其次是亚高海拔(4种)和低海拔(3种);鼠密度与鼠种数在不同生境内有正相关趋势(r=0.823,P=0.006),鼠种变化以草滩、耕地、林带和山坡最为丰富。结论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所在地崇礼区野外鼠类的种群数量较高,物种组成丰富,活动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且不同生境分布具有规律性,应在重点地区警惕其种群密度和结构的变化。关注鼠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及其传播带来的重要影响。
- 陈永明康东梅杜国义闫东刘冠纯周松郑楠兰晓宇杨爱马勇张晓磊温林孙飞王晓燕
- 关键词:鼠类
- 河北省捕获白化达乌尔黄鼠
- 2012年
- 对2012年6月在张北县发现的白化达乌尔黄鼠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查阅文献资料,探究白化现象发生的原因,认为白化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协同作用,导致酪氨酸的合成代谢障碍,使黑色素合成减少。1概况张北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东南缘,俗称"坝上",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崔耀仁史献明郑楠周建宏王再山李旺周海王卫东
- 关键词:达乌尔黄鼠白化环境因素
-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2017-2018年冬春季动物间鼠疫应急处理报告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总结河北省2017-2018年冬春季动物间鼠疫处理工作,为动物间鼠疫应急处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2017-2018年监测数据和动物间鼠疫处理工作记录,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河北省2017-2018年发现2起鼠疫疫情、6只疫鼠,分离鼠疫菌6株。结论加强鼠疫监测,开展疫情检索工作,及时发现和消灭动物间鼠疫疫情,是防止人间鼠疫发生最有效的方式。
- 杨顺林王治宇闫东陈永明郑楠史献明袁玉明杜国义刘冠纯周松王鑫蕊孙睿陈凯乐刘颖婷刘晓伟
- 关键词:动物鼠疫疫情分析
-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检测鼠疫F1抗原的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双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McAbS-ELISA)检测鼠疫F1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GICA试纸条和DMcAbS-ELISA平行检测308份强毒鼠疫耶尔森菌感染鼠脏器标本和327份对照鼠标本,用RIHA微量法同时检测作为参照。结果327份对照鼠鼠疫细菌学检验及GICA,DMcAbS-ELISA和RIHA的F1抗原检测均为阴性,GICA,DMcAbS-ELISA和RIHA在108cfu/mL水平上未发现与近缘假结核耶尔森菌有交叉反应;308只感染鼠样本细菌培养阳性284只,24只样本未分离到鼠疫菌;F1抗原检测GICA阳性287份,DM-cAbS-ELISA阳性280份,RIHA阳性276份,GICA阳性检出率最高93.19%,与DMcAbS-ELISA和RIH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4,9.09;P=0.016,0.001);GICA与DMcAbS-ELISA符合率97.73%(Kappa=0.845);GICA和DMcAbS-ELISA与RIHA符合率分别是96.43%和98.70%(Kappa=0.774,0.926);284份细菌培养阳性鼠标本F1抗原检测GICA阳性率是98.59%,高于DMcAbS-ELISA和RIH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5.14;P=0.031,0.016);24份细菌培养阴性实验鼠标本F1抗原检测:GICA检出7份阳性,阳性率29.17%,DMcAbS-ELISA检出6份阳性,阳性率25%,RIHA检出3份阳性,阳性率12.5%,GICA高于DMcAbS-ELISA和RIH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0;P=0.125,1.000)。结论GICA检测鼠疫F1抗原敏感特异,快速简便,优于DMcAbS-ELISA和RIHA,是鼠疫快速诊断中有应用价值的检测技术。
- 刘合智王海峰史献明杨晓燕周松白雪薇胡乐乐郑楠张懿晖董国润李玉贵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1抗原
- DNA条形码技术在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常见蚤种鉴定中的应用
- 2020年
- 目的以河北省常见鼠疫媒介蚤为研究对象,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Ⅱ)基因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建立河北省常见蚤种的DNA条形码数据库。方法 2018年6-8月在张家口市康保牧场采集鼠体寄生蚤及洞干蚤,2018年9-10月在张家口崇礼区采集鼠体寄生蚤,经形态学鉴定后,选取标本形态完整的不同蚤种提取总DNA,扩增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蚤类序列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利用邻接法构建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结果选取的16份蚤类样本均能通过PCR扩增出特异性COⅠ和COⅡ基因条带,其中13份样本COⅠ测序成功,12份样本COⅡ测序成功。COⅠ基因的分子进化树结果中,12份样本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1份样本与形态学有差异。COⅡ基因的分子进化树结果与形态学鉴定全部一致。结论 COⅠ和COⅡ基因均可作为DNA条形编码基因对河北省鼠疫疫源地的常见蚤类进行物种鉴定,利用2个基因同时进行蚤种鉴定提高了鉴定的成功率,所积累数据为以后的蚤类分子鉴定技术提供了可利用的数据库。
- 兰晓宇鲁亮候芝林杜国义史献明崔耀仁刘冠纯陈永明康东梅郑楠任兴宇闫东
- 关键词:蚤类DNA条形码技术
- 印鼠客蚤的发育周期及形态观察
- 2020年
- 目的饲养、观察和记述印鼠客蚤发育各期的形态过程及其变化特征。方法采用湿滤纸饲养和平皿中培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饲养繁殖,利用体式解剖镜和显微成像系统采集、观察和记录印鼠客蚤各期形态发育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获得印鼠客蚤生长发育周期"卵-幼虫-蛹-成蚤"的各期形态变化特征图片;该蚤从卵产出至子代成虫羽化历期历经26~35 d,其中卵期为2~7 d,幼虫期6~19 d,蛹期10~22 d,成虫期26~60 d;产卵数及幼虫孵化数随供血时间遵循"高峰期-低谷期"的循环方式进行。结论印鼠客蚤发育周期有形态变化和发育时间变化节点,可为该蚤的精准防制提供作用靶点。
- 康东梅崔耀仁郑楠孟凤霞
- 关键词:印鼠客蚤虫态
- 第24届冬奥会张家口赛区2018-2021年野鼠寄生蚤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了解第24届冬奥会张家口赛区2018-2021年野鼠寄生蚤种群数量和结构变化规律,为张家口赛区鼠类相关疾病的预测预警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在张家口市崇礼区采用夹夜法捕获野鼠,收取其体表寄生蚤进行分类鉴定;应用Excel 2010软件对野鼠及其寄生蚤调查数据进行总结和逐年逐月统计,采用弦图对野鼠及其寄生蚤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运用集中度法对蚤类季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1年在崇礼全区采用5 m夹线法共捕鼠302只,隶属于4科9属11种,除小家鼠未带蚤外,其他鼠种均带蚤;获蚤218匹,已确定蚤种隶属于4科8属13种,平均蚤指数为0.72;野鼠寄生蚤数量最高的是丛鬃双蚤指名亚种,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黑线仓鼠,另有长尾仓鼠、大仓鼠、黑线姬鼠等7种鼠检获该蚤;野鼠寄生蚤及雌雄蚤均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均M=0.72)。结论张家口赛区野鼠寄生蚤的种群数量较高,结构丰富,季节性强,与黑线仓鼠关系密切,应在重点地区警惕其种群变化并密切关注相关鼠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及其传播带来的重要影响。
- 陈永明康东梅兰晓宇闫东刘冠纯史献明杜国义周松杨顺林候芝林郑楠杨爱张晓磊张进一孙飞马勇郭超戴宏王晓燕
- 关键词:寄生蚤
- 基于Maxent与3S技术预测长爪沙鼠在中国的适生区分布
- 研究目的1建立长爪沙鼠适生区的空间预测模型,提示我国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空间分布范围。2探讨各种环境因素对长爪沙鼠分布范围的影响,从而发现最适宜长爪沙鼠生存的环境要素。研究内容1通过全国鼠疫网络直报系统和现场调查获得...
- 郑楠
- 关键词:长爪沙鼠
- 文献传递
- 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子午沙鼠生态学调查被引量:1
- 2016年
- 子午沙鼠为蒙新区荒漠与荒漠草原中的遍布种,其分布范围包括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阿拉善荒漠、鄂尔多斯高原、柴达木盆地、湟水河谷、黄土高原北部,以及阴山以北的内蒙古高原。2010年首次在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康保县境内捕获到子午沙鼠。
- 闫东李玉贵王再山郑楠王海峰兰晓宇崔耀仁史献明刘冠纯金圣浩
- 关键词:子午沙鼠鼠疫疫源地荒漠草原动物标本鄂尔多斯高原性别鉴定
- DNA条形码技术在河北省鼠疫疫源地鼠种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以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常见鼠为对象,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在鼠类鉴定方面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在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内采集鼠肝脏标本,并保存整只鼠,制作剥制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用通用引物PCR法扩增线粒体COⅠ基因,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其他鼠类物种的DNA条形码进行BLAST比对,并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 87份样本均能通过PCR扩增出特异性COⅠ基因条带,其中85份样本所构建的分子进化树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2份样本结果有差异,经反复鉴定头骨及形态标本,发现为现场鉴定错误。结论 DNA条形码技术能够对鼠类进行有效的物种鉴定,同时还可以探讨啮齿动物属、种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问题。
- 闫东鲁亮金圣浩史献明崔耀仁刘冠纯李玉伟刘起勇郑楠康东梅白雪薇牛艳芬陈永明周松兰晓宇李振海
- 关键词:鼠疫疫源地DNA条形码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