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燕銮

作品数:25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染色
  • 10篇染色体
  • 7篇染色体异常
  • 6篇细胞
  • 6篇核型
  • 5篇染色体核型
  • 5篇流产
  • 5篇免疫
  • 4篇主动免疫
  • 4篇精子
  • 3篇原因不明习惯...
  • 3篇染色体核型分...
  • 3篇习惯性流产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评估
  • 3篇临床疗效
  • 3篇临床疗效评估
  • 3篇免疫治疗
  • 3篇核型分析
  • 2篇血压

机构

  • 23篇汕头大学医学...
  • 6篇汕头大学
  • 1篇济南市妇幼保...

作者

  • 25篇郑燕銮
  • 13篇张新能
  • 11篇徐岚
  • 8篇李志凌
  • 3篇张永凤
  • 3篇肖婉芬
  • 3篇林虹
  • 2篇林虹
  • 2篇苏敏
  • 2篇秦达念
  • 2篇张炜
  • 1篇黄建民
  • 1篇卢善明
  • 1篇史桂芝
  • 1篇李志凌
  • 1篇吴贤英
  • 1篇沈忠英
  • 1篇邓汪东
  • 1篇林丽丽
  • 1篇黄天华

传媒

  • 5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癌变.畸变....
  • 1篇陕西医学检验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5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免疫联合烯丙雌醇治疗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评估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评价主动免疫联合烯丙雌醇 (allylestre nol)治疗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 (URSA)的临床疗效 ,为临床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的治疗寻求最佳方案。方法 :4 35例原发性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患者分为 3组。联合治疗组 185例 ,接受主动免疫联合烯丙雌醇治疗 ;主动免疫组 15 2例 ,单纯接受主动免疫治疗 ;烯丙雌醇组 98例 ,只接受烯丙雌醇治疗 ;另有 96例继发性原因不明反复性流产患者 ,为继发URSA组 ,全部接受主动免疫联合烯丙雌醇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妊娠成功率为 92 .0 5 % ,主动免疫组为 71.4 3% ,烯丙雌醇组为 31.5 1% ,继发URSA组为 86 .76 % (P <0 .0 1)。联合治疗对原发和继发URSA的疗效相近 (P >0 .0 5 )。结论 :在本研究中主动免疫联合烯丙雌醇治疗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疗效最好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徐岚郑燕銮张新能
关键词:免疫治疗反复自发性流产烯丙雌醇疗效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主动免疫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探讨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 (UHA)的发生及主动免疫治疗机制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并比较 6 5例UHA患者和 30例正常已生育妇女 (NF组 )及 30例经主动免疫治疗后的UHA患者外周血CD3+、CD4 +、CD8+、CD16 +CD5 6 +细胞亚群比例及CD4 +/CD8+的比值 ;同时比较采用主动免疫治疗 30例和未采用主动免疫治疗的 35例UHA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结果 :UHA患者与NF组比 ,血中CD3+、CD16 +CD5 6 +细胞的百分率及CD4 +/CD8+比值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主动免疫后CD3+、CD16 +CD5 6 +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比值下降 (P<0 . 0 5 )。主动免疫治疗组的再次妊娠成功率为 92 . 86 % ,未主动免疫治疗组 2 9 .0 3% ,两组比较P <0 . 0 1。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改变与UHA的发生有关 ,主动免疫治疗可调节异常的细胞免疫功能 ,有利于再次妊娠成功率的提高。
徐岚张新能郑燕銮
关键词:主动免疫治疗CD4+CD8百分率
93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研究染色体异常与男性不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93例患者抽血检查染色体核型。结果 :查出异常核型 35例占 37.6 3% (35 / 93)。其中性染色体异常 2 9例 ,常染色体异常 6例 ,变异染色体 2 5例。结论 :男性不育与染色体异常有关系。
郑燕銮张新能徐岚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男性不育症
妊高征患者血中内皮素与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12
1998年
目的检测妊高征患者血中内皮素(ET)与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其相关关系,以探讨ET与βhCG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对32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17例正常晚期单胎妊娠妇女(正常晚期妊娠组),以及14例育龄期正常未孕妇女(正常未孕组)血中ET和βhCG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妊高征组血ET和βhCG水平(3035±14.52ng/L和735±486nmol/L)均较正常晚期妊娠组(2079±708ng/L和413±191nmol/L)与正常未孕组(1978±666ng/L和0nmol/L)高(P<0.05);尤以中、重度妊高征患者更为明显(P<0.01),而轻度妊高征患者与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晚期妊娠组与正常未孕组比较,血E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正常晚期妊娠组,血ET与βhCG水平两者无显著相关性(r=+0.2216,P>0.05),而在妊高征组,两者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5418,P<0.01)。结论妊高征患者血中ET和βhCG水平异常增高及两者间呈正相关关系,妊高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能与胎盘滋养细胞功能失?
李志凌林虹麦芒郑燕銮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内皮素Β-HCG
876对(1752例)原发不孕患者的染色体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原发不孕患者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指导临床对这些病的诊断。方法常规方法采集876对原发不孕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收获细胞、低渗、固定制片,经G显带处理后镜检进行观察研究。结果876对患者共检出异常核型168例,总检出率9.6%,其中性染色体异常120例,常染色体异常45例,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都有异常3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原发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原发不孕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优生优育提供依据。
郑燕銮李志凌张新能肖婉芬
关键词:不孕染色体异常
无创产前筛查和血清产前筛查对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效率的比较
2023年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和血清产前筛查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效率。方法:选择行产前筛查的1 666例孕妇,根据筛查方法分为血清学筛查组及NIPT组,分析比较两种筛查方法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效率。结果:(1)血清学组的筛查阳性检出率(8.33%)明显高于NIPT组的筛查阳性检出率(0.45%),血清学组的筛查假阳性率(6.45%)高于NIPT组的筛查假阳性率(0.00%),血清学组的筛查准确率(88.48%)显著低于NIPT组的筛查准确率(98.42%)(P<0.01)。(2)血清学组中高龄患者阳性检出率较非高龄患者高(P<0.01),但两者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学筛查异常人群后续直接行NIPT率较羊水穿刺诊断率高,分别为74.51%和7.84%(P<0.01);NIPT组高龄患者占比高于血清学组(P<0.01),NIPT组对高龄患者筛查准确率高于血清学组,分别为100.00%和77.42%(P<0.01)。结论:血清学筛查技术对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NIPT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及较低的假阳性率,可以减少血清学筛查异常人群及高龄患者不必要的产前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霄霜张少芬郑燕銮徐晓园
关键词:胎儿染色体异常
无精症和严重少精症遗传缺陷筛查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遗传缺陷与精子生成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G显带技术分析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其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的患者进行Y染色体上基因微缺失检测,已正常生育的男子设为对照组。结果:205例无精子症和39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74例,异常核型发生率为30.33%,正常对照组只发现1例异常核型,占3.33%;其中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发现Y染色体上基因微缺失3例,缺失率为8.33%,正常对照组无1例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和Y染色体微缺失均为引起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的重要原因。同时采用这两种遗传学筛查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价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遗传缺陷状况,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病因诊断、遗传咨询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张永凤徐岚郑燕銮张新能
关键词: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基因微缺失
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患者内膜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 :研究凋亡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改良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 15例正常月经周期的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子宫内膜 ,11例增殖性子宫内膜 ,12例子宫内膜癌 ,以及术前用孕激素治疗的 13例异常增生子宫内膜中的凋亡细胞 ,并计算其凋亡指数 (AI)。结果 :分泌期、月经期子宫内膜、增殖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AI均比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AI高 (P <0 .0 1)。增殖症患者内膜不典型增生组AI比单纯增生、复杂增生组AI高 (P <0 .0 5 ) ;内膜癌患者低分化组AI比高分化组、中分化组AI高 (P <0 .0 5 )。结论 :细胞凋亡与正常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有关 。
李志凌林虹郑燕銮
关键词:内膜细胞细胞凋亡
一种快速、简便、稳定的精子染色法
1997年
报道了精子经乙醇乙醚固定,苏木素染色的方法,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黄建民黄天华李志凌郑燕銮
关键词:精子乙醇乙醚
汕头地区1292例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分析被引量:4
2001年
分析门诊 12 92例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 ,发现异常核型 111例 ,异常率 8.6 % ;异常核型涉及的染色体有 1、2、3、4、5、6、8、9、10、11、12、13、14、15、16、18、19、2 0、2 1、2 2 ,X、Y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异常 6 2例 ,包括数目异常 35例 ,结构异常 2 1例 ,数目及结构均异常 6例 ;性染色体异常 37例 ,包括数目异常 33例 ,结构异常 4例 ;嵌合体 10例 ;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均有异常 2例。就诊原因以妊娠胎儿丢失为主 ,占 5 4.2 % ,其次为不育症占 2 1.9% ,先天性智力低下和发育迟缓占 6 .8% ,外生殖器畸形 2 1% ,其它 15 %
郑燕銮徐岚张新能
关键词:异常核型智力低下发育异常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