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静萍
-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共昆明市委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问题研究——以昆明市盘龙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例
- 2009年
- 社区是城市管理最基层的组织。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变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因此,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能力,解决好"议事"与"行事"、"资源"与"求职"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社区的迫切需要。实施社区管理体制模式的创新,强化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自治建设,已成为一项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 韩秀红郑静萍
- 关键词:社区管理
- 西部大开发重在人才的开发被引量:2
- 2001年
- 要抓住机遇开发西部,人才是关键,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财富,谁就在竞争上占优势地位。文章从强化人才意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先发展教育、建立和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强化人才市场功能五个方面论述西部人才开发应采取的措施。
- 郑静萍
- 关键词:人才开发战略教育激励机制
-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与推进新农村建设被引量:4
- 2006年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握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坚持尊重实际,尊重群众的原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增收和农民的增收,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 郑静萍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劳动力
- 昆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 2014年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系到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是根基和条件,与其他方面建设一起,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 郑静萍
-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态
- 论邓小平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
- 2003年
-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 ,江泽民承上启下 ,与时俱进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 郑静萍
- 关键词:邓小平小康社会
- 昆明生态城市建设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独特的地理与气候优势,多样丰富的生物和旅游资源等构成了昆明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但城市生态系统的忽略、城市结构和功能布局的不合理、发展与保护的不平衡、人口增长及滇池污染的压力等则困扰着昆明生态城市建设。当前昆明要重点加强城市水环境治理,加快城市绿化步伐。在近中期还应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限制污染行业,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健全生态城市发展机制,并重视农村生态建设。
- 郑静萍吴玲韩秀红
-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建设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城市规划
-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被引量:3
- 2009年
-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推进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 郑静萍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优化管理方法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昆明市盘龙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城市管理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是城市软环境建设的探索,是城市的形象、政府的形象,也是城市市民的形象。城市管理包罗万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管理面临的新课题越来越多,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加强科学管理,优化城市管理方法,全面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 中共昆明市委党校课题组熊瑞丽韩秀红郑静萍沈庆
- 关键词:城市管理网格化
- 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探究
- 2014年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昆明市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山体环境、生物环境等明显改善,但也面临着新的困难与挑战,需要就此采取有效对策,从而加快推进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
- 郑静萍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合问题探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解决城镇化高速发展中的问题。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1978~2013年城镇人口从1.7亿人发展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7%提升到53.7%。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19)》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这说明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
- 郑静萍
- 关键词:市民化角色转换文化适应农民社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