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俊

作品数:11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电解
  • 3篇多目标优化
  • 3篇炭复合材料
  • 3篇铝电解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低密度
  • 2篇生产过程
  • 2篇热解炭
  • 2篇隔热
  • 2篇隔热材料
  • 2篇PN结
  • 2篇差分
  • 2篇差分进化
  • 1篇导热
  • 1篇导热系数
  • 1篇电池
  • 1篇迭代法
  • 1篇多目标
  • 1篇多目标优化算...

机构

  • 1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1篇郭俊
  • 4篇桂卫华
  • 3篇黄启忠
  • 2篇肖勇
  • 1篇谢志勇
  • 1篇刘利强
  • 1篇王秀飞
  • 1篇刘立海
  • 1篇周克省
  • 1篇常新
  • 1篇苏哲安
  • 1篇陈晓方
  • 1篇邓宏贵
  • 1篇谭瑞轩
  • 1篇张明瑜
  • 1篇阳春华
  • 1篇文新海
  • 1篇周乐平

传媒

  • 5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控制与决策
  • 1篇粉末冶金材料...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9
  • 5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行政村合并模式研究
行政村是中国目前农村最基层的村民组织。长期以来,限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行政村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分散凌乱的特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的生产要素面临着变异、分化与重新组合的要求,从...
郭俊
关键词:行政村区域经济
文献传递
基于网格聚类LS-SVM的铝电解生产过程极距软测量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铝电解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建立了基于网格共享近邻聚类(GNN)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铝电解生产过程极距软测量模型.该模型采用GNN算法将训练集分成具有不同聚类中心的子集,对各子集分别采用LS-SVM进行训练并建立子模型,同时通过参数转化实现模型对新数据样本的动态学习.仿真结果表明,基于GNN最小二乘方法建立的铝电解极距软测量模型具有精度高、泛化性能好等特点,能够为铝电解生产过程操作优化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
郭俊桂卫华
PN结泊松方程的一种改进算法及其Matlab验证被引量:1
2008年
针对在PN结泊松方程求解过程中几种常用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结合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Newton迭代法与SOR(逐次超松弛迭代)法,即用松弛因子对Newton迭代过程的前、后2项进行加权平均,组成新的迭代公式。为进一步完善算法,在迭代公式中修改松弛因子,采用最佳松弛因子形式。根据改进算法的计算思路,运用Matlab7.0编程,对算法进行仿真与模拟。结果表明:算法真实可行,既保持计算的高精度,也明显地减少计算的迭代次数,提高求解过程的收敛速度,且仿真图像与文献图像较吻合。
邓宏贵郭俊刘利强周克省
关键词:泊松方程NEWTON迭代法
新型低密度C/C隔热材料的制备研究
实验针对高温隔热材料的应用背景,以研制代替传统的炭毡类隔热材料的新型高性能隔热材料为目的,采用炭纤维毡为预制体,热固性树脂为先驱体,经过浸渍、粘接、固化、炭化等工艺制备出新型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研究了浸渍液的浓度、...
郭俊
关键词:隔热材料导热系数化学气相沉积
文献传递
碳源对微正压ICVI炭/炭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结构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分别采用石油液化气和丙烯作为碳源、氮气作为载气、针刺毡作为多孔预制体,在微正压ICVI沉积炉中制备炭/炭复合材料,沉积温度为820~970℃,每个样品均沉积120h。研究不同的碳源对材料增密、密度均匀性和显微结构的影响,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热解炭的显微结构和沉积表面形貌,采用排水法测量材料的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碳源条件下,材料的密度都随沉积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热解炭均为中等织构,但是,其微观组织形貌存有差别;以石油液化气作为碳源,在940℃沉积密度达到1.53g/cm3,样品内外存在0.022g/cm3密度梯度,沉积表面形貌粗糙、有球状的凸起;丙烯作为碳源,在880℃沉积密度达到1.51g/cm3,样品内外存在0.036g/cm3密度梯度,沉积表面光滑。
黄启忠刘立海谢志勇周乐平谭瑞轩郭俊
关键词:碳源热解炭
CVD法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炭纤维纸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干法成型技术制备聚丙烯腈(PAN)基炭纤维纸坯体,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将其制备成炭纸,并在2000℃进行石墨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偏光显微分析(PLM)观察炭纸及坯体的显微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炭纸的石墨化度,并利用四探针法测试炭纸的导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干法成型技术制备的炭纸坯体是由炭纤维随机堆积构成的网络结构,孔隙分布较均匀;采用CVD工艺所制备的热解炭具有粗糙层结构特征;炭纸中纤维由热解炭紧密连接;炭纸的平均石墨化度高达82.2%,大于日本Toray炭纸和加拿大Ballard炭纸的石墨化度。CVD法沉积的热解炭改善了炭纸的导电性能,其体电阻率为33.3m?.cm,低于Toray炭纸和Ballard炭纸的体电阻率(分别为45.2和135.9m?.cm);其面电阻率为6.0m?.cm,低于Toray炭纸和Ballard炭纸的面电阻率(分别为6.4和16.3m?.cm)。
肖勇黄启忠常新王秀飞郭俊
关键词:PEM燃料电池热解炭石墨化度
高功率微波与PN结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半导体器件在雷达系统、自动控制系统、通讯系统、检测系统、侦察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高功率超宽带脉冲辐射可通过天线、工艺缝隙、维护设备的舱口、通风口、供电系统、导线和电缆等进入电子系统,从而导致系统暂...
郭俊
关键词:高功率微波PN结
文献传递
基于粗糙集理论与差分进化的混合多目标优化算法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传统算法求解约束多目标优化所得近似解精度不高、分布性能不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与差分进化的混合算法.首先利用多目标差分进化生成一个初始的近似Pareto前沿;然后利用粗糙集理论提高Pareto前沿的分布质量.选取一组标准的多目标约束测试问题,采用混合算法与NSGA.II算法进行仿真求解,对比结果表叫,所提出的算法在求解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时具有更好的近似解分布和更优越的近似解性能.
郭俊桂卫华陈晓方
关键词:差分进化粗糙集理论混合算法多目标优化PARETO前沿
新型隔热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被引量:5
2009年
针对国内对高性能隔热材料的广泛需求,以炭纤维毡为预制体、热固性树脂为先驱体,采用浸渍—固化—炭化的方法制备新型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研究浸渍液的浓度、树脂和毡体的类型、层间粘接剂的浓度和类型、固化时所加的外部压力等因素对材料密度的影响,并借助扫锚电镜观察、分析样品的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长纤维毡作预制体、呋喃树脂作先驱体,浸渍液浓度为8%,层间粘接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压力为1 200 MPa时,炭/炭复合材料的密度为0.17 g/cm3,热导率为0.19 W/(m.K)。
郭俊张明瑜苏哲安黄启忠肖勇
关键词:隔热材料低密度影响因素
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在铝电解多目标优化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针对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DE)。该改进算法首先将DE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结合,提高DE的收敛速度,然后引入多种群进化策略,有利于维持Pareto解的多样性。同时,在综合考虑机理与工艺的基础上建立铝电解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应用改进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在电流效率为92%时,改进算法所得的直流功耗为14.03 MW.h/t,比NSGA-II的直流功耗降低了1.45%,比传统DE的直流功耗降低了1.75%。表明本文改进算法有效地提高了传统进化算法的性能。
郭俊桂卫华阳春华
关键词:差分进化算法铝电解多目标优化粒子群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