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华

作品数:26 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动脉
  • 12篇冠状
  • 12篇冠状动脉
  • 7篇心肌
  • 5篇动脉疾病
  • 5篇心肌桥
  • 5篇血运
  • 5篇血运重建
  • 5篇造影
  • 5篇肌桥
  • 5篇冠状动脉疾病
  • 4篇秋水仙碱
  • 4篇主动脉
  • 4篇综合征
  • 4篇内皮
  • 3篇动脉造影
  • 3篇心病
  • 3篇血管
  • 3篇炎性
  • 3篇炎性因子

机构

  • 22篇南京军区南京...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6篇郭华
  • 8篇钟勇
  • 7篇江时森
  • 6篇吕磊
  • 6篇张龙江
  • 6篇卢光明
  • 4篇李林
  • 4篇陈鹏
  • 4篇王俊鹏
  • 4篇黄伟
  • 4篇孙志远
  • 4篇张洁
  • 3篇汤沂
  • 3篇王立军
  • 3篇徐军
  • 3篇王燕燕
  • 3篇王坚
  • 3篇宫剑滨
  • 3篇赵仙先
  • 1篇殷宇刚

传媒

  • 6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源CT心肌桥的检出率、解剖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利用双源CT观察心肌桥(MB)的出现率和解剖病理学特征,探讨其检出的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2006年12月~2007年3月,共有272例患者因怀疑冠状动脉疾病或体检而进行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
张龙江卢光明郭华陈鹏孙志远王俊鹏李林黄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心肌桥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2年生活质量评价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主要指征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较多的研究重在描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有效减轻心绞痛症状,而对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的研究则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2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的45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活质量测定结果,在术前及术后2年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术前、后各维度积分:生理功能(56.47±26.05vs68.20±20.18,P<0.05);生理职能(17.16±24.25vs45.37±32.51,P<0.01);躯体疼痛(30.82±15.16vs59.27±16.13,P<0.01);总体健康(29.53±17.18vs46.28±15.37,P<0.01);活力(39.76±18.69vs52.78±13.26,P<0.05);社会能力(59.22±21.52vs78.83±13.72,P<0.01);情感职能(22.50±33.87vs48.53±27.68,P<0.01);精神健康(52.95±20.47vs61.27±26.34,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能明显提高冠心病患者术后的长期(术后2年)生活质量。
钟勇江时森郭华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生活质量
秋水仙碱对烟草侧流烟雾导致的大鼠主动脉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不全的保护作用
2014年
目的:探讨秋水仙碱对大鼠主动脉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吸入烟草侧流烟雾的大鼠模型,同时通过管饲法给大鼠服用秋水仙碱。56d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主动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以及进行内皮依赖的主动脉舒张实验,观察秋水仙碱对烟草烟雾导致的大鼠主动脉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改变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吸入烟草侧流烟雾大鼠组中MDA含量明显升高,NO、eNOS含量以及SOD活力下降,主动脉舒张功能受损,而服用秋水仙碱的大鼠可明显改善这些异常改变(P<0.05)。结论(1)吸入烟草侧流烟雾可引起大鼠主动脉内皮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不全;(2)经秋水仙碱治疗后,可改善大鼠主动脉内皮氧化应激和受损的内皮功能。
郭华张晓娟张洁吕磊赵仙先
关键词:秋水仙碱主动脉氧化应激内皮功能
秋水仙碱对大鼠主动脉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慢性炎症性疾病,但目前尚无合适的抗炎药物用于此类疾病治疗。文中探讨秋水仙碱对大鼠主动脉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10只、烟雾暴露组(烟草侧流烟雾暴露)10只、秋水仙碱组(烟草侧流烟雾暴露加秋水仙碱干预)10只。烟雾暴露组和秋水仙碱组大鼠被放置入染毒箱内,每次在3 h内自然燃烧10支香烟,每天2次暴露,同时秋水仙碱组大鼠通过管饲法,给予秋水仙碱[0.1 mg/(kg·d)],对照组大鼠放置在另一个箱内,暴露于正常空气中。测量3组大鼠的血压、心率、体重,经过8周实验结束后,通过定量PCR检测大鼠主动脉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黏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1,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mRNA。观察低剂量秋水仙碱对烟草烟雾导致的大鼠主动脉中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经过8周烟草测流烟雾的暴露,秋水仙碱组大鼠血压[(103.18±3.26)mm Hg]明显低于烟雾暴露组[(122.56±11.2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102.48±5.32)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秋水仙碱组、烟雾暴露组大鼠心率[(365±38、372±56)次/min]明显高于对照组[(319±12)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水仙碱组大鼠体重[(552±67)g]明显高于对照组[(715±87)g]、烟雾暴露组[(699±91)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烟雾暴露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相关血液理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烟雾暴露组、秋水仙碱组大鼠ICAM-1 mRNA(13.30±1.11、4.87±0.26)、VCAM-1 mRNA(10.14±1.21、4.42±1.29)、MCP-1 mRNA(14.37±2.15、4.71±1.89)、IL-6 mRNA(30.91±1.83、11.16±0.74)、IL-1βmRNA(13.00±2.63、5.
郭华张晓娟张洁吕磊赵仙先
关键词:秋水仙碱烟草烟雾主动脉炎症因子
心肌桥的双源CT四维电影显示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分析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利用双源CT四维电影模式观察心肌桥(MB)在整个心动周期的变化,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探讨其诊断MB的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2月到2007年3月,共有15例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CA)显示为MB的患者同时进行了CAG。15例患者的DSCTCA和CAG数据分别以4D电影模式重组和回放,对照分析两者显示MB的价值。在4D影像上分别测量MB处在收缩期(40%)和舒张期(70%)的管径,计算其在收缩期的狭窄率及其与"挤牛奶效应"出现的关系。结果15例MB患者,CAG提示4处MB,DSCTCA显示20处MB,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15例MB患者的4D电影显示MB存在不同程度的"挤牛奶效应"。与DSCTCA的MPR显示的χ2检验显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31);与CAG相比,4D电影更多地检出了MB的这种典型征象,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MB在收缩期狭窄的程度与"挤牛奶效应"出现率有关(r=0.640,P=0.006)。结论双源CT四维电影模式可较CAG更生动地再现CAG上的"挤牛奶效应",结合常规的后处理技术可作为MB诊断的有用技术。
张龙江卢光明郭华陈鹏孙志远王俊鹏李林黄伟
关键词:心肌桥
心脏原发轻链型淀粉样变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2年
目的探讨心脏原发轻链型淀粉样变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报道1例心脏原发轻链型淀粉样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心脏原发轻链型淀粉样变临床特点包括常见心力衰竭症状,顽固性低血压,心电图多有低电压,异常Q波等表现;超声心动图特异性表现为心内膜心肌呈现出闪耀的颗粒状;单克隆轻链异常增高;组织活检,经刚果红染色可见特异性淀粉样组织。常用治疗方法为MP或MD方案(美法仑+泼尼松或地塞米松)。结论心脏原发轻链型淀粉样变临床罕见,特异性临床表现少,组织活检、检测血清游离轻链为主要确诊手段;治疗为MP或MD方案。
郭华徐军缪东培包知达翟永平
关键词:淀粉样变性心脏病例报告
秋水仙碱对烟草导致的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不全的影响
在世界范围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Atherosclerotic diseases,AD)是患病率和死亡率是最高的一组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威胁人类生命以及消耗极高社会医疗成本的慢性常见病.脂质聚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郭华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秋水仙碱炎性因子内皮功能氧化应激
双源CT心肌桥的检出率、解剖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利用双源CT观察心肌桥(MB)的出现率和解剖病理学特征,探讨其检出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2006年12月~2007年3月,共有272例患者因怀疑冠状动脉疾病或体检而进行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CA)检查。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的冠状动脉分段标准确认其有无、位置和解剖病理学改变。根据DSCTCA表现及临床症状,将所有病例分为3组:1组,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2组,无冠状动脉疾病但有临床症状组;3组,无冠状动脉疾病也无临床症状组。对3组患者MB的解剖学特点进行统计学处理。15例患者进行了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观察两组MB检出率的差别。随机选择10例前降支MB患者进行4D电影显示以观察MB在心动周期内的变化情况。结果:272例进行了DSCTCA的患者中,63例检出79支MB,出现率为23.2%(63/272)。MB的平均长度为(2.14±0.83)cm,深度为(0.33±0.10)cm。63例中,49例(78%,49/63)患者为单支MB,其中7段29支,8段17支,9段1支,16段2支;12例(19%,12/63)为双支MB,其中以7段和8段共存最常见(42%,5/12);2例(3%,2/63)3支MB。79支MB中,40支位于7段,24支位于8段,7支位于9段,4支位于16段,3支位于13段,1支位于10段。3组患者之间的统计学分析显示,1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大于2组和3组(P=0.001),MB更长(P=0.041),深度更深(P=0.021)。CAG提示4支MB,而DSCTCA显示20支MB,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例MB患者的4D电影显示MB收缩期变窄,舒张期恢复正常,类似CAG的"挤牛奶"效应。结论:本组冠状动脉MB的检出率为23.2%。利用DSCTCA可以可靠而生动地检测MB,确认其解剖病理学改变,解释一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可疑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处理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龙江卢光明郭华陈鹏孙志远王俊鹏李林黄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X线计算机
双源CT显示心肌桥的价值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CA)检出心肌桥(MB)的价值。方法53例患者同时进行DSCTCA和CAG。其中16例患者的DSCTCA和CAG数据分别以4D电影模式重组和回放,对照分析两者显示MB的价值。在4D影像上分别测量MB前、后及MB处在收缩期(40.0%)和舒张期(70.0%)的管径,计算MB处在收缩期的狭窄率及其与“挤牛奶效应”出现的关系。结果53例患者中,DSCTCA检出16例患者有21处MB,检出率30.2%;CAG检出3例患者4处MB,检出率5.7%。在患者和MB的基础上,DSCTCA和CAG检出MB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837,P=0.001)。16例MB患者的4D电影显示MB存在不同程度的“挤牛奶效应”及血液逆流。MB在收缩期狭窄程度与“挤牛奶效应”出现率有关(r=0.640,P=0.006)。结论双源CT可较CAG更可靠地再现CAG上的“挤牛奶效应”,可作为常规的筛查方法用于排除或检出MB。
张龙江卢光明郭华黄伟陈鹏王俊鹏孙志远李林蔡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造影术
烟草侧流烟雾对大鼠主动脉炎性微环境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烟草侧流烟雾对大鼠主动脉炎性微环境和内皮功能的影响,并尝试以这种新的方式建立以炎性微环境改变为特点的内皮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对照组外,其他4组都暴露于烟草侧流烟雾中,其中恢复组在暴露实验结束后,再吸入正常空气后用于对比研究。造模期间测量大鼠的血压、心率;造模结束后检测大鼠主动脉中细胞间黏附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的mRNA表达、NO含量和e NOs蛋白表达,并进行内皮依赖的主动脉舒张试验,观察侧流烟雾对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短期、长期吸侧流烟大鼠组的血压、炎性标志物mRNA表达升高,NO含量、e NOs蛋白表达减少,内皮依赖的主动脉舒张功能明显受损(P<0.05);短期组经2 w停止吸烟后,其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长期组停止吸烟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短期或长期吸入烟草侧流烟雾可明显诱发主动脉炎性微环境,引起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异常;由烟草侧流烟雾诱发的炎性微环境改变为特点的内皮功能异常动物模型可以用于抗炎药物的实验研究。
郭华赵仙先张晓娟张洁吕磊
关键词:内皮炎性因子烟草主动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