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华

作品数:25 被引量:260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中毒
  • 4篇梗死
  • 3篇心肌
  • 3篇疗效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综合
  • 2篇代谢综合征
  • 2篇蛋白
  • 2篇心房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肌梗死
  • 2篇鼠肝
  • 2篇衰竭
  • 2篇他汀
  • 2篇缺血
  • 2篇燃煤型
  • 2篇综合征
  • 2篇慢性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机构

  • 25篇郑州大学第五...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市第五人...

作者

  • 25篇郭华
  • 14篇陈炅
  • 7篇胡倩
  • 4篇索冬卫
  • 3篇彭芳
  • 3篇罗莉
  • 2篇孙秋虹
  • 2篇阎力
  • 1篇伍静
  • 1篇李艳华
  • 1篇卢宏
  • 1篇王景超
  • 1篇付艳华
  • 1篇高莉
  • 1篇张玉华
  • 1篇艾华
  • 1篇罗坤
  • 1篇伍静

传媒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医学信息(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反应蛋白检测在缺血性卒中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含量水平与初次缺血卒中的相关性及其在缺血性卒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的80例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出现症状24h内经CT扫描确诊。经CT确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出现症状72h内检测CRP含量。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40例体检合格的受试者,检测CRP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缺血性卒中患者CRP含量与梗塞位置和患者性别无相关性,在41-60岁年龄组中其含量更高。8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64例患者CRP含量〉6mg/L,只有16例〈6mg/L,两者比较χ^2值为2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中只有4例受试者〉6mg/L,与卒中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CRP含量显著升高,检测CRP含量能够辅助诊断缺血性卒中,但是在早期诊断中不能识别脑梗死类型。
索冬卫陈炅孙秋虹郭华胡倩
关键词:C反应蛋白缺血性卒中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痛点注射与小针刀松解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比较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痛点注射与小针刀松解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符合要求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PRP组采用自体PRP痛点注射治疗,针刀组采用小针刀松解治疗。PRP组均治疗1次;针刀组治疗1次疗效不佳者,于第2周再进行1次小针刀松解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4周、12周评定患者的肘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一般情况。2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及临床观察,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针刀组5例患者行2次小针刀松解治疗,其余20例患者均仅治疗1次。②肘关节疼痛VAS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21. 117,P=0. 000)。2组患者的肘关节疼痛VAS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8. 960,P=0. 785)。治疗前后不同时点间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9. 471,P=0. 000); 2组患者的VAS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降低趋势,但2组的降低趋势不完全一致[PRP组:(7. 26±1. 41)分,(2. 46±0. 78)分,(2. 12±0. 63)分,F=7. 632,P=0. 000;针刀组:(7. 35±1. 12)分,(3. 27±0. 83)分,(2. 97±0. 98)分,F=5. 441,P=0. 000];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213,P=0. 872);治疗结束后4周、12周时,PRP组的VAS评分均低于针刀组(t=3. 944,P=0. 006; t=3. 875,P=0. 008)。③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0. 985,P=0. 377)。PRP组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总体高于针刀组,存在分组效应(F=18. 363,P=0. 000)。治疗前后不同时点间Mayo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322. 722,P=0. 000); 2组患者的Mayo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增加趋势,且2组的增加趋势一致[PRP组:(33. 40±5. 14)分,(52. 40±5. 97)分,(71. 60±7. 60)分,F=
何江涛郭华李众毅王三木
关键词: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富血小板血浆小刀针
血清LTBP-2、COMP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35例STEMI患者为STEMI组,另外选取135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STEMI患者根据出院1年随访中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ELISA法检测血清中LTBP-2和COMP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STEMI组患者LTBP-2与COMP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TEMI患者术后出现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TEMI组患者的LTBP-2、COMP表达水平以及饮酒史、吸烟史的人数升高(P<0.05);Gensini积分≤38分的STEMI患者血清LTBP-2、COMP水平明显低于Gensini积分>38分的患者(P<0.05);Pearson法分析显示,STEMI患者血清中LTBP-2和COMP表达呈正相关(r=0.660,P<0.05);STEMI患者术后出现MACE的例数为30/135(22.22%),MACE组患者中发病时间>6 h,Gensini积分>38分、Killip分级Ⅲ~Ⅳ级比例、支架植入个数、血清LTBP-2与COM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发病时间>6 h、Gensini积分>38分、Killip分级Ⅲ~Ⅳ级、支架植入个数≥3、LTBP-2≥39.36 ng/mL和COMP≥35.73 ng/mL是影响STEMI患者术后出现MACE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STEMI患者血清中LTBP-2、COMP的表达水平升高,二者与STEM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付艳华陈炅郭华
关键词:COMP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老年人代谢综合征与脑梗死病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与脑梗死病情的关系。方法184例老年初发脑梗死患者分为MS组和非MS组,对其病情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病情评估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结果①MS组CSS显著高于非MS组且临床分型重于非MS组(P均<0.01)。②MS组代谢异常指标多的临床分型重于代谢异常指标少的(P≤0.01)。③对脑梗死发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TG、SBP、FBG、年龄(P均<0.01)、腹围、HDL-C(P均<0.05),其中TG、SBP、FBG、年龄、腹围呈正相关,HDL-C呈负相关。DBP与脑梗死发病病情无相关性(P>0.05)。结论有MS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显示病情更重,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与MS的各项指标(除外DBP)均密切相关,且代谢异常指标多的病情更重。
郭华卢宏罗莉
关键词:老年人脑梗死代谢综合征病情
院前急救中采用先治疗后转运模式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急诊部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先治疗后转运模式,对照组40例,采用边转运边治疗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时段各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途中有1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发生率为2.5%,对照组转运途中有4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发生率为10%,所有患者给予紧急气管插管后有所好转,观察组病情恶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过程中采用先治疗后转运模式疗效好,死亡率低,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伍静郭华
关键词:院前急救模式可行性
花姜酮对燃煤型砷中毒大鼠肝组织Bax、Bcl-2蛋白表达及肝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花姜酮对燃煤型砷中毒大鼠肝组织Bax、Bcl-2蛋白表达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18只健康清洁级断乳Wistar大鼠(体质量80~100 g)随机均分为三组,对照组大鼠喂标准饲料90 d后处死;造模治疗组大鼠喂含砷100 mg/kg的饲料,且由股静脉穿刺给予10 mg/kg花姜酮溶液,1次/周,持续90 d后处死;单纯造模组大鼠同样喂含砷100 mg/kg的饲料,且由股静脉穿刺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1次/周,持续90 d后处死。比较三组大鼠毛发与尿液中砷含量、血清肝功能指标,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Bax、Bcl-2、α-SMA、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三组大鼠的毛发与尿液中砷含量、血清AST与ALT水平、肝组织Bax、Bcl-2、α-SMA、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毛发与尿液中砷含量、血清AST与ALT水平、肝组织Bax、α-SMA、TGFβ-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单纯造模组与造模治疗组,肝组织Bcl-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纯造模组与造模治疗组;造模治疗组的毛发与尿液中砷含量、血清AST与ALT水平、肝组织Bax、α-SMA、TGFβ-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单纯造模组,肝组织Bcl-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纯造模组。结论花姜酮能显著缓解燃煤型砷中毒大鼠的肝损伤和肝纤维化,具有一定抗砷中毒和护肝功能,可能与其通过下调肝组织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发挥抗凋亡作用有关。
胡倩陈炅郭华
关键词:燃煤污染型砷中毒肝纤维化
奥曲肽辅助止血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奥曲肽辅助止血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79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9例)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辅助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氧化应激水平、凝血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43%)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脂质过氧化氢(LHP)、丙二醛(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68%)与对照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辅助止血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调节凝血功能,改善氧化应激反应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胡倩陈炅郭华
关键词:奥曲肽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氧化应激凝血功能
成人急性缺氧性脑病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成人急性缺氧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临床表现:意识障碍,锥体外系症状,记忆力及智能减退,反应迟钝,锥体束征,精神症状,癫痫,部分病人有迟发性脑病。辅助检查:脑电图可见轻~重度异常。头颅CT可见脑水肿、腔隙性脑梗死、豆状核低密度灶、脑萎缩等。MRI主要见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影。本组病人多数经去除病因、应用脑细胞营养剂、改善脑循环、高压氧、对症及康复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结论急性缺氧性脑病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治疗关键在于充分认识本病,积极预防各种产生脑缺氧的原因及晚发损害的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合理的治疗。头颅MRI对缺氧性脑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郭华陈炅彭芳
关键词:成人缺氧性脑病急性
氯沙坦和胺碘酮联用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在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房大小的影响。方法:93例房颤患者,复律后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胺碘酮治疗;B组在服用胺碘酮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观察2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大小变化和房颤复发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B组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左房内径显著缩小(P<0.05),A组治疗前后无差异。结论: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并可逆转左房扩大。
陈炅郭华李艳华
关键词:心房颤动胺碘酮氯沙坦复律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6-酮-前列腺素F_(1α)、血栓素B2、血管内皮功能、和肽素及N末端脑钠素原的影响被引量:42
2015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和肽素和N末端脑钠素原(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3年3月~2014年9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2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1)和观察组(n=112)。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2组血清炎症因子、6-keto-PGF1α、血栓素B2、血管内皮功能、血清和肽素、NT-pro BNP及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血栓素B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keto-PGF1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和肽素、NT-pro 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显著高于对照(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初步研究发现,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增加6-keto-PGF1α和降低血栓素B2、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降低血清和肽素和N末端钠素原相关,具有重要意义。
郭华陈炅索冬卫
关键词:依达拉奉炎症因子血栓素B2血管内皮功能和肽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