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华

作品数:42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会议论文
  • 1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腰椎
  • 8篇骨折
  • 6篇内固定
  • 6篇脊柱
  • 5篇胸腰椎
  • 5篇手术
  • 5篇骨质
  • 5篇骨质疏松
  • 4篇电压
  • 4篇结核
  • 4篇颈椎
  • 4篇后路
  • 3篇电沉积
  • 3篇电催化
  • 3篇电催化氧化
  • 3篇压缩性
  • 3篇压缩性骨折
  • 3篇植骨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椎弓

机构

  • 40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40篇郭华
  • 13篇郝定均
  • 9篇王彪
  • 7篇昌震
  • 6篇徐浩
  • 6篇刘海平
  • 5篇高文杰
  • 4篇贺宝荣
  • 4篇杨鹏云
  • 4篇梅雪松
  • 4篇解晓龙
  • 3篇王晓东
  • 3篇许正伟
  • 2篇王雷华
  • 2篇邹创
  • 2篇闫亮
  • 2篇惠华
  • 2篇王恪典
  • 2篇许睦旬
  • 2篇姜歌东

传媒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新教育时代电...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1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199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静脉孔区肿瘤类型及其CT和MRI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不同肿瘤类型及其CT和MR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和CT/MRI特点,包括病灶周围骨质破坏、病灶密度与MRI平扫及增强的信号特点,及病灶的位置、大小和边界。结果:(1)病变类型:副神经节瘤18例、神经鞘瘤10例、内淋巴囊肿瘤5例、神经纤维瘤3例、脑膜瘤3例、软骨肉瘤2例、横纹肌肉瘤2例、浆细胞瘤1例及骨化性纤维粘液样瘤1例。统计结果显示,颈静脉孔区常见肿瘤为副神经节瘤、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及内淋巴囊肿瘤。(2)常见肿瘤的CT与MRI特点:①副神经节瘤位于颈静脉孔的血管部,可见典型的"胡椒盐征"及骨质破坏;②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位于颈静脉孔前内侧部,压迫性骨质吸收,边缘较清晰;③脑膜瘤常呈宽基底紧贴颅骨,可见典型的"脑膜尾征";④内淋巴囊肿瘤位于岩骨后缘,T1WI可伴有高信号;⑤软骨肉瘤以岩枕裂为中心,伴钙化。结论:颈静脉孔区不同类型肿瘤有一定特征性,CT与MRI结合应用有助于术前鉴别诊断。
邬小平张巧莹裴彩侠张宏马鸣岳高明杨想春郭华
关键词:颈静脉孔肿瘤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与保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 为进一步明确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本研究收集临床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对其进行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和单纯的药物治疗,并分别通过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昌震郭华刘海平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阻滞疗效对比
经皮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并发症发生及原因
目的 总结经皮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2月采用经皮微创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781例,其中男465例,女316例;年龄41...
郝定均张海平贺宝荣赵勤鹏郭华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椎腰椎并发症
滚动直线导轨副综合性能对比测试的实验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综合性能对比测试的实验台,下层是驱动部分,上层是测试部分;驱动部分包括底座,直线电机次级定子固定在底座上表面中间的纵向凸台上,两条驱动导轨对称安装在直线电机次级定子两边,每边驱动导轨上前后设...
许睦旬梅雪松杨鹏云解晓龙王雷华姜歌东郭华
文献传递
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下减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手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79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行开放后路椎板切除减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OPEN组)37例,行MIS-TLIF治疗(MIS-TLIF组)4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疼痛VAS评分、ODI、改良MacNab标准和影像学检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28个月。手术时间MIS-TLIF组长于OPEN组(P<0.05)。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1、3、5 d血清肌酸激酶水平MIS-TLIF组均明显短(少)于OPEN组(P<0.05)。术后3、12个月,MIS-TLIF组腰痛VAS评分及ODI低于OPEN组(P<0.05);腿痛VAS评分及改良MacNab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与开放TLIF相当的疗效,且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
胡慧敏朱金文王晓东郭华惠华郭云山刘海平郝定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微创外科
滚动直线导轨副综合性能对比测试的实验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综合性能对比测试的实验台,下层是驱动部分,上层是测试部分;驱动部分包括底座,直线电机次级定子固定在底座上表面中间的纵向凸台上,两条驱动导轨对称安装在直线电机次级定子两边,每边驱动导轨上前后设...
许睦旬梅雪松杨鹏云解晓龙王雷华姜歌东郭华
文献传递
经皮复位内固定骨水泥钉道强化伤椎打压植骨治疗A3型胸腰椎骨折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A3型胸腰椎骨折合并重度骨质疏松采用经皮复位内固定骨水泥钉道强化伤椎打压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我院采用经皮复位内固定骨水泥钉道强化伤椎打压植骨治疗18例A3型胸腰椎压缩性骨...
王晓东郝定均郭华王彪高文杰
关键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打压植骨
导航和机器人辅助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操作指南(2024版)被引量:1
2024年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抗拔出强度,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创伤、退变等疾患。但颈椎解剖结构复杂,毗邻诸多重要结构,螺钉误置易造成严重并发症。导航、机器人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辅助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但辅助下颈椎椎弓根固定尚处于探索阶段,加之辅助置钉存在一定难度,不规范操作易导致辅助手术失败。目前国内外未见导航和机器人辅助下颈椎手术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为了规范该项技术的操作,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制订《导航和机器人辅助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操作指南(2024版)》,就导航和机器人辅助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常见问题及防止措施等方面提出10条推荐意见,为各级医院规范地开展该手术提供参考。
都金鹏陈伯华程黎明初同伟董健段永超樊珊冯皓宇范顺武冯世庆郭华高延征官众海涌何达贺利军贺园黄云飞蒋电明姜建元林斌刘斌刘宝戈李淳德李放李锋李水霞吕国华李利廖琦李危石刘晓光刘忠军刘勇刘宏建鲁世保梅伟邱勇戎利民申勇沈慧勇舒钧宋跃明孙宏慧孙天胜苏佳灿王岩王哲王征夏虹闫景龙闫亮殷国勇袁文赵杰
关键词:颈椎脊柱骨折内固定器手术导航系统
胸痛血管三联合成像Meta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胸痛血管三联成像与选择性CT诊断准确性、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显影剂剂量。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关于急性肺创伤性胸痛使用胸痛血管三联成像与选择性CT图像质量、诊断准确性、辐射暴露剂量、显影剂剂量的研究,检索时限截止2018年12月,纳入文献质量以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进行评估,以Review Manager及Meta-DiSc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研究;Meta结果示,TRO-CT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灵敏度为0.943,95%CI(0.891,0.97.5);特异度为0.974,95%CI(0.961,0.984);阳性似然比为17.71,95%CI(3.92,79.96);阴性似然比为0.08,95%CI(0.02,0.27);缺乏足够关于急性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数据;使用TRO-CT,图像质量无差别(OR=0.78,95%CI:0.53,1.02);多产生平均6.00mSv的辐射剂量(95%CI:3.17,8.83);多注射显影剂27.58 ml(95%CI:26.85,28.30)。结论:胸痛血管三联成像对于胸痛的鉴别及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郭华白洁梁乐乐罗先军张涛任徽李建英刘蕊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META急性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
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涡轮机叶片夹具与位姿快速调节方法
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涡轮机叶片夹具与位姿快速调节方法,夹具采用六个销钉对涡轮机叶片的叶身曲面进行定位,用螺杆对叶片两端的端平面进行夹紧,定位销钉底部与压电陶瓷的位移输出杆相配合,位姿快速调节方法利用压电陶瓷位移输出杆长度随...
王恪典刘志会郭华梅雪松杨鹏云解晓龙邹创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