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尧 作品数:24 被引量:163 H指数:5 供职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具有均衡控制功能的电池组管理模块研究 电动汽车工作时所需的电压往往高达200V以上,因此需将单体电池串并联构成电池组以满足使用要求。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及使用环境的不同,随着电池组的使用,各单体电池间会逐渐呈现出荷电状态的不一致,这将导致电池的实际可用容量降低... 郭尧关键词:电动汽车 驱动电源 电池组管理 均衡控制 蓄电池内阻在线检测仪及内阻检测方法 蓄电池内阻在线检测仪及内阻检测方法,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交流法测试内阻的方法由于干扰因素多而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蓄电池内阻在线检测仪,它由电源模块、处理器模块、检测信号发生模块、被测电池选通模块和检测信号处理... 逯仁贵 张华 朱春波 郭尧 潘进文献传递 基于平板磁心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 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能量传输技术,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具有非辐射性、传输效率高、传输距离远等优点.本文在传统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基础上,加入平面型磁心结构.搭建并优化了包括高频逆变电路(140kHz)、平板... 郭尧 朱春波 宋凯 魏国 逯仁贵文献传递 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无源无线鼠标及键盘 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无源无线鼠标及键盘,属于计算机器件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无线鼠标及键盘往往需要将鼠标垫外接供电的问题。本发明所述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无源无线鼠标包括USB发射源、鼠标垫和鼠标;USB发射源包括USB插头、... 宋凯 郭尧 朱春波 张剑韬 程志远 魏国 逯仁贵文献传递 具有高谐振频率稳定性的谐振增强型无线电能传输结构 一种具有高谐振频率稳定性的谐振增强型无线电能传输结构,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谐振频率稳定性的谐振增强型无线电能传输结构,使得耦合系数与负载的变化不影响谐振频率,其原边为定频工作,且电压电流同... 朱春波 郭尧 魏国 逯仁贵 宋凯文献传递 基于多级复合谐振结构并联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实现的供电方法 基于多级复合谐振结构并联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实现的供电方法,属于无线电能传输领域。解决了现有道路式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技术中长距离供电耦合机构互感不均匀、以及对过路行人产生电磁辐射的问题。该系统包括网侧... 宋凯 朱春波 张剑韬 郭尧 魏国 逯仁贵文献传递 双谐振耦合能量信息同步传输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2015年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实现了对设备的非接触供电,适应了特殊场合(如移动设备和旋转设备)供电需求,避免了传统传导式供电带来的诸多问题。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如医学电子胶囊、无线供电时的信息反馈等),在能量无线传输的同时还要求信息的同步传输。针对这类应用,提出一种新型双谐振结构,利用其固有的双谐振特性,在一对线圈中实现能量和信号的同步传输。在分析双谐振电路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提出传输因子的概念,分析其信道带宽与响应时间,并研究传输因子与能量/信息传输性能的关系。实验表明,当负载小于10Ω,传输距离小于120 mm时,能量传输效率高于70%。通过开关键控调制方式,在负载值1.31Ω、距离122 mm时,实现了50 k Hz的有效传输。 郭尧 魏国 郝潇潇 朱春波关键词:无线 电能传输 信息传输 一种蓄电池组电量均衡电路及其均衡方法 一种蓄电池组电量均衡电路及其均衡方法,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它是为了改善蓄电池组电量均衡过程中各单体电池SOC的一致性。它的开关网络用于选择电池组中的任一节单体电池,并使该单体电池以正确的极性接入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 朱春波 郭尧 逯仁贵 孙金磊文献传递 串联电池组双向全桥SOC均衡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0 2015年 针对电池制造工艺和使用环境不同所引起的单体间电量不均衡问题,结合双向开关电源理论提出了一种集中式能量转移型单体-整组双向电池均衡方案,根据电池组内单体剩余电量(state of charge,SOC)在电池组内部进行电量双向转移,采用反馈电路保证均衡电流恒定。通过实验获得电池单体开路电压的滞回特性曲线,并结合充电和放电状态下SOC与开路电压对应关系估计各电池单体SOC,以SOC一致作为均衡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均衡器均衡电流达到3A,可以满足电池系统均衡需求。 孙金磊 逯仁贵 魏国 郭尧 朱春波关键词:剩余电量 滞回特性 用于电动汽车动态供电的多初级绕组并联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被引量:97 2015年 传统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存在停车后充电、单次充电时间长、充电频繁等问题,严重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为此,该文重点研究一种基于多初级绕组并联方式的电动汽车公路式动态无线充电方法,利用分段导轨实现对行驶中电动汽车无线供电。首先,利用互感耦合模型对初级绕组并联耦合机构进行电路拓扑分析;其次,通过仿真分析获取所述耦合机构在能量传输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及磁场强度分布特性;最后,研究了一种基于磁场强度检测的接收端定位方法,通过三轴磁传感器测量行驶方向的磁场强度,实现次级绕组的实时精确定位,测量周期为6 ms,分辨率为5 mG s。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述磁耦合机构与传统单初级/次级绕组串并补偿结构相比,由于边界磁场强度增大,输出功率提高25%,传输效率提高7%。 宋凯 朱春波 李阳 郭尧 姜金海 张剑韬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 无线充电 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