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自力

作品数:246 被引量:494H指数:11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8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0篇金属学及工艺
  • 93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冶金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64篇退火
  • 61篇织构
  • 56篇再结晶
  • 52篇冷轧
  • 50篇硅钢
  • 47篇取向硅钢
  • 37篇合金
  • 35篇稀土
  • 32篇无取向
  • 32篇CSP工艺
  • 24篇热轧
  • 24篇无取向硅钢
  • 20篇退火工艺
  • 18篇晶粒
  • 16篇电工钢
  • 16篇轧板
  • 15篇冷轧板
  • 15篇CSP
  • 14篇再结晶行为
  • 13篇热模拟

机构

  • 238篇内蒙古科技大...
  • 28篇包头钢铁(集...
  • 9篇包头钢铁学院
  • 6篇内蒙古包钢钢...
  • 4篇包头职业技术...
  • 3篇钢铁研究总院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山东钢铁集团...
  • 2篇中国兵器科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重庆工业职业...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铜陵学院
  • 1篇武夷学院
  • 1篇马鞍山钢铁股...
  • 1篇新余钢铁有限...
  • 1篇山东工业职业...
  • 1篇河北钢铁集团...
  • 1篇北方联合电力...
  • 1篇包头铝业(集...

作者

  • 246篇金自力
  • 133篇任慧平
  • 27篇吴忠旺
  • 25篇王玉峰
  • 25篇陈林
  • 21篇计云萍
  • 16篇李一鸣
  • 16篇瞿伟
  • 15篇李振亮
  • 11篇麻永林
  • 10篇王海燕
  • 10篇李涛
  • 9篇张慧敏
  • 9篇孙昊
  • 8篇方琪
  • 8篇张婧
  • 8篇李兵磊
  • 7篇张建飞
  • 7篇李东岳
  • 6篇张利博

传媒

  • 37篇金属热处理
  • 30篇内蒙古科技大...
  • 13篇材料热处理学...
  • 12篇热加工工艺
  • 11篇稀土
  • 11篇特殊钢
  • 10篇包头钢铁学院...
  • 8篇钢铁研究学报
  • 8篇包钢科技
  • 5篇稀有金属材料...
  • 5篇钢铁
  • 5篇金属功能材料
  • 4篇中国稀土学报
  • 3篇第六届全国材...
  • 2篇稀有金属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兵器材料科学...
  • 2篇中国体视学与...
  • 2篇第七届中国热...
  • 2篇第二届全国背...

年份

  • 1篇2024
  • 12篇2023
  • 19篇2022
  • 8篇2021
  • 10篇2020
  • 8篇2019
  • 8篇2018
  • 16篇2017
  • 16篇2016
  • 14篇2015
  • 11篇2014
  • 16篇2013
  • 14篇2012
  • 12篇2011
  • 17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18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2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铈基稀土抛光粉组织结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以碳酸镧铈和少钕碳酸稀土为前驱体,采用工业制备方法制备铈基稀土抛光粉。研究了氟含量对铈基稀土抛光粉物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以及磨削前后抛光粉颗粒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铈基稀土抛光粉由基体相Ce_(1-x)La_xO_2和分布在其中的第二相组成。随着氟含量的增加第二相由CeF_2、LaF_2、LaF_3的顺序发生种类和含量的变化。比较研磨实验前后发现,研磨后抛光粉颗粒被明显磨削,磨削发生在颗粒的尖角部位,磨削方向为颗粒的〈001〉方向,磨削后颗粒(100)面增加,(111)面减少。
程磊任慧平崔凌霄金自力
关键词:稀土抛光粉氟含量形貌研磨
Fe-3%Si钢CSP工艺轧制的热模拟试验被引量:5
2011年
针对Fe-3%Si钢,根据CSP生产线的工艺特点,模拟现场CSP工艺条件进行加热、轧制和卷取热模拟试验,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Fe-3%Si钢在模拟CSP工艺热轧过程中的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道次压下量为45%-40%-40%-20%-35%-35%的压下工艺条件下,获得的晶粒尺寸较为细小,动态再结晶完成较好;随着卷取温度的提高,晶粒平均尺寸减小,且卷取温度在650℃时,晶粒相对均匀。研究结果可为CSP工艺取向硅钢热变形行为的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计云萍金自力李伟任慧平
关键词:CSP热轧热模拟
SPCC钢塑性成形中动态再结晶的数学模型与仿真分析
利用热模拟设备Gleeble-1500D,对SPCC 钢在不同变形量下的真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测定,并结合微观组织观察,确定了SPCC 钢动态再结晶的数学模型,研究并分析了变形参数对动态再结晶晶粒的影响。通过DEFORM...
陈林李浩王文君刘宇雁金自力任慧平
关键词:动态再结晶数学模型有限元仿真
一种基于管坯轧制不同性能镁合金板材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管坯轧制不同性能镁合金板材的方法。本发明包括镁合金原始铸坯的制备、预变形、管坯、粗加工坯、轧制、成品六个工序阶段,粗加工坯是在预变形后的管坯中采用机械加工这种方式来完成。...
李振亮张建飞张婧任慧平金自力
文献传递
喷射沉积2%Nd镁合金热变形过程组织演变被引量:7
2014年
利用喷射沉积技术制备Mg-9Al-3Zn-1Mn-6Ca-2Nd镁合金沉积坯,对其进行挤压预变形和二次压缩变形,重点研究热变形过程中纳米级含Nd第二相微观组织结构与再结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热挤压态镁合金中有孪晶存在,二次热压缩过程中非基面滑移是主要的变形机制;(Ca,Nd)Al2结构的C15型Laves相是Nd在镁合金中的纳米级第二相,在它们周围形成的密集位错网能影响再结晶的峰值应力大小。
李振亮任慧平金自力张婧陈伟翟景
关键词:镁合金再结晶孪生位错胞
稀土对高强IF钢热轧过程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2018年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稀土对高强IF钢热轧过程中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及再结晶与组织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稀土对高强IF钢的动态再结晶有抑制作用,对静态再结晶具有促进作用。确定了奥氏体再结晶温度区和非再结晶温度区,发现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内进行大压下率轧制有利于奥氏体分解时的组织细化。研究结果为相应材料轧制工艺制定提供了依据。
于潇任慧平任慧平
关键词:高强IF钢热轧再结晶
含锡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过程中组织及织构演变
2023年
研究了含锡取向硅钢在高温退火过程中不同退火温度下的组织和织构。采用金相显微镜(OM)观察了试样组织,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进行了微区取向测量,并利用Channel 5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了宏观织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高温退火过程中,试验钢在1000~1050℃开始发生二次再结晶。二次再结晶前,主要以{111}<110>、{111}<112>和{411}<148>以及α织构({112}<110>)为主,还有少量的旋转立方织构{001}<110>。随着温度的升高,有利织构{411}<148>的含量不断增加,不利织构{001}<110>的含量不断减少。试验钢在二次再结晶之后,Goss织构逐渐占主导地位。含锡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发生后,Goss晶粒的偏差角减小。Goss晶粒在异常长大的过程中,其位向逐渐趋于标准,这有利于磁感应强度的提高。
郭晓雨李涛韩强席磊金自力吴忠旺
关键词: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织构高温退火
铈对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组织及织构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以无取向硅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制备添加0.002%(质量分数)铈和不添加铈的两种实验钢。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再结晶组织并采用imagetool统计了再结晶晶粒尺寸,采用XRD分析了试样的再结晶织构。结果表明,铈阻碍了无取向硅钢的再结晶过程。铈的加入使无取向硅钢的最终晶粒尺寸增大,不加铈的试样平均晶粒尺寸为13.74μm,而加铈的试样为18.38μm。加入铈后无取向硅钢退火再结晶织构类型变化不大,整体密度水平下降,{111}再结晶织构组分强度降低。
师彩娟任慧平金自力董梦瑶高鹏越
关键词:无取向硅钢再结晶
重轨UR万能孔轧制腿高增长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在包钢现有重轨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对重轨在UR1孔万能轧制过程中的腿部变形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找出了影响重轨万能轨轧制过程中腿部变形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描述其腿高增长的数学模型,并对影响其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经现场生产数据验证的结果表明,用模型计算出的腿高增长量与实际生产数据比较吻合.
高密超宗伟田仲良陈林金自力任慧平
关键词:重轨有限元模拟数学模型
稀土对低碳微合金钢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在实验室采用热模拟技术研究了稀土对低碳微合金钢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成分对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εD影响较明显,稀土量(质量分数,下同)达100×10-6与稀土量达60×10-6的试样其临界应变均高于未加稀土的试样,且当变形温度达到910℃,随着稀土量的增加不再发生再结晶,即加入稀土推迟了动态再结晶的发生,随着稀土加入量的增加推迟作用也越明显;双道次高温轧制时,稀土对静态再结晶软化率的影响要比低温轧制明显,与未加稀土的试样相比,加入100×10-6的稀土变形抗力会有一定的提高,道次间隙时间内再结晶容易发生,而稀土含量略少影响不显著。
郭冬青任慧平金自力林震崔瑞婷
关键词:稀土低碳微合金钢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