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东芝 作品数:5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矿业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甲烷在硅(110)圆孔表面物理吸附特征的对比(英文) 2016年 基于第一性原理广义梯度近似的方法(GGA)对比研究了甲烷分子在多孔硅(110)不同位置分布的圆孔表面物理极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相邻孔的位置分布及其内部吸附的甲烷分子间的作用会影响甲烷在圆孔表面的吸附特征。吸附后甲烷的C-H键布局增加,C-H键长变化很小,圆孔表面硅原子的少量电子转移至甲烷,甲烷成键轨道的态密度的离域性增加。同时发现单个甲烷分子在竖直分布圆孔表面吸附时,甲烷吸附能较大而且系统的结构相对稳定。 龚安 炎正馨 田玉仙 陈倩 廖谦 闫东芝关键词:甲烷分子 物理吸附 多孔硅 第一性原理 O_2分子在Al(110)表面选择吸附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广义梯度近似(GGA)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O2分子在Al(110)面3个不同吸附位(顶位、桥位和穴位)的吸附性质,通过吸附能的比较,桥位的吸附能高于顶位和穴位,是最佳的吸附位。吸附质的态密度、吸附物O2分子轨道电荷分布的变化以及金属表面原子轨道电荷分布的变化揭示了吸附过程中电荷的转移趋势。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分析吸附质的原子轨道电荷分布和电子态密度,发现O2在Al(110)表面吸附的过程中,主要是O原子的2P轨道和Al的3S轨道的电子相互作用,并展示出较强的化学吸附。 陈倩 炎正馨 闫东芝 龚安 廖谦 王永胜关键词:O2 化学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多孔硅器件表面瓦斯气体吸附动力学研究 纳米多孔硅材料表面对气体吸附的特异性使其在瓦斯气体传感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多孔硅表面瓦斯气体吸附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与实验结合的方法研究瓦斯气体与多孔硅材料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以期得到器件表面的物理和化学吸附规律... 闫东芝关键词:瓦斯气体 吸附等温线 文献传递 甲烷在多孔硅表面物理吸附特征研究(英文) 被引量:1 2014年 在密度泛函理论耦合超软贋势第一性原理的平台上,研究了甲烷在Si(111)表面的物理吸附特性.通过建立硅晶胞的不同吸附位置(top、bridge、fcc)模型,对比分析了甲烷在相应位置吸附界面变化的键结构、吸附能和态密度,获得了相应吸附点的吸附特征.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甲烷只有在fcc位置物理吸附状态较为理想.分析态密度、键长及键角等数据揭示fcc位甲烷吸附对体系硅晶胞有很大的影响,其体系的键能最低,即此时体系结构最稳定.本文所得研究成果可用于Si表面对甲烷气体的敏感性分析及气体传感器领域. 闫东芝 炎正馨 龚安 陈倩 廖谦关键词:甲烷 硅表面 物理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煤对CH_4分子吸附平衡态位能曲线量化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以Van Der Waals力作用半径为边界条件,构建了煤大分子骨架模型及煤对CH4吸附的量子动力学模型;采用量子化学DFT方法,在6-311G++基组上对煤大分子骨架模型及煤对CH4分子吸附模型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多种吸附平衡态的几何构型以及吸附的稳定平衡结构;通过煤大分子骨架模型的Mulliken Atomic Charges分析,研究了煤分子对CH4分子的吸附中心,吸附位能曲线,以及CH4分子键长键角的变化。 杨华平 李明 炎正馨 闫东芝关键词:量子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