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坚

作品数:17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6篇电子电信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光子
  • 4篇单光子
  • 4篇跃迁
  • 4篇激光
  • 4篇
  • 3篇
  • 2篇电离
  • 2篇原子
  • 2篇原子束
  • 2篇质谱
  • 2篇气相爆轰
  • 2篇气相爆轰波
  • 2篇激光诱导
  • 2篇发光
  • 2篇半导体
  • 2篇半导体薄膜
  • 2篇半导体薄膜技...
  • 2篇爆轰
  • 2篇爆轰波
  • 2篇RTA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汕头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科...

作者

  • 17篇陈志坚
  • 13篇姚德成
  • 6篇李琼如
  • 3篇易有根
  • 3篇刘渝珍
  • 3篇李邵辉
  • 3篇石万全
  • 2篇刘振祥
  • 2篇刘金龙
  • 1篇李宗芬
  • 1篇胡坤生
  • 1篇易有根
  • 1篇沈光地
  • 1篇秦国刚
  • 1篇张伯蕊
  • 1篇周凯元
  • 1篇韩一琴
  • 1篇张丽珠
  • 1篇张通和
  • 1篇段家忯

传媒

  • 6篇原子与分子物...
  • 2篇科学通报
  • 2篇Journa...
  • 2篇爆炸与冲击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第四届全国基...

年份

  • 2篇1999
  • 5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2
  • 3篇199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孔硅蓝光发射与发光机制被引量:16
1996年
在制备出光致发光能量为2.7eV的发射蓝光多孔硅的基础上对它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测量了它的光致发光时间分辨光谱,用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分析了其表面吸附原子的局域振动模,研究了Y射线辐照对其发光的影响,并与发红、黄光的多孔硅作了对比,通过空气中长期存放、激光和紫外线照射的方法,研究了光致发光峰能量为2.7eV的多孔硅发光稳定性.我们及其它文献中报道的多孔硅蓝光发射的实验结果与量子限制模型矛盾,但能用量子限制/发光中心模型解释.我们认为多孔硅的2.7eV发光是多孔硅中包裹纳米硅的SiO_x层中某种特征发光中心引起的.
林军张丽珠陈志坚宋海智姚德成段家忯傅济时张伯蕊秦国刚
关键词:多孔硅蓝光发射发光机制
纳秒激光激发的紫膜K,L过程寿命的测量
1995年
紫膜是嗜盐菌在特定条件下在其部分细胞膜上合成的,膜上仅有一种蛋白质——菌紫质(BR),它由248残基组成,分子量为26ku,7次跨膜.在光照下BR分子会经过一系列物化变化形成一系列中间体K,L,M,N,O,最后又恢复至原始状态.紫膜是理想的生物光能转换材料,并成为多种学科的研究对象,由于紫膜的光循环过程与质子泵功能以及光电响应相关联,BR的光化学循环过程的测定和研究在紫膜及其应用中有重要的作用.光动力学过程的参数是一个主要的物理参数.国外文献中有关报道不少,国内在毫秒级的动力学过程的测量已有成熟的装置和应用.但仅能测量M中间体以后的衰减过程,为了研究M以前的K,L等动力学过程,必须用纳秒激光分析研究微秒量级的过程.我们采用7ns的激光作为激发光源,同时测量到K,L等中间产物的形成和衰减过程,这对利用K过程研究BR双稳态和深入了解紫膜的光动力学过程都有重要作用.
陈志坚姚德成胡坤生施桦
关键词:紫膜光动力学激光
用ICE技术观察和测定镁Mg原子3p9d(J=1,3)的自电离谱被引量:1
1998年
用原子束技术—ICE分步激发方案—激光共振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探测离化信号的方法,观察到了原子束中镁Mg原子3p9d(J=1,3)的自电离谱,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易有根姚德成李邵辉陈志坚金树衡李琼如
关键词:原子束镁原子质谱
镁对2155.0和4310.0波长激光的共振跃迁研究
镁3 sS—3 S3dD双光子共振跃迁波长为4310.0A,本文报导实验中不仅观察到4310.0。A波长激光的双光子共振跃迁信号,还观察到了其信频光2155.0A波长激光的单光子共振跃迁信号,此跃迁在原子光谱中是禁戒的。...
陈志坚姚德成李琼茹金树衡周世炽
文献传递
镁Mg3s^(21)S_0-3s3d^1D_2单光子电四极矩跃迁的研究被引量:6
1997年
用原子束技术—激光共振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探测离子信号的方法,观察到了原子束中镁Mg3s21S0-3s3d1D2单光子电四极矩共振跃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判断和分析。
易有根姚德成李邵辉陈志坚金树衡李琼如
关键词:原子束激光共振电离
气相爆轰波平衡胞格稳定性实验研究被引量:6
1990年
本文详细介绍了研究气体爆轰的烟迹法以及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得到的爆轰波通过柔性材料壁面前后平衡胞格形成、消失和重新恢复的全过程烟迹照片。实验按初压不同分五组进行。从烟迹照片中各时期的胞格尺寸、横波的变化出发,对上述过程中横波强度变化情况及柔性壁面对横波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平衡胞格恢复的条件进行了讨论。
周凯元李宗芬陈志坚
关键词:爆轰波气相稳定性爆轰
Sr原子中5s^(21)S_0-5 s6d^1D_2双光子共振增强紫外相干辐射
1998年
用染料激光来激发Sr原子,在5s21S05s6d1D2双光子共振跃迁时,观察到两束前向辐射,经分析认为是一四波混频过程。并分析了这一四波混频过程并对其辐射光强与泵浦光强和Sr的饱和蒸汽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李邵辉易有根陈志坚姚德成金树衡李琼如
关键词:双光子共振四波混频
激光诱导镁单光子S—D,S—S跃迁
本文报导镁金属蒸气中,激光诱导的Mg 3s4sS—3sndD,3snsS(n=22—34)禁戒跃迁。在热管炉中加热形成镁蒸气,P=0.1Torr,缓冲气体为氩气,P=10Torr。实验利用两束纳秒脉冲染料激光,第一束峰值...
陈志坚姚德成周世炽
文献传递
气相爆轰波临界直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作者分别用圆形和方形爆轰管,通过改变惰性气体的比例和圆锥管道的锥角,对H_2-O_2和C_2H_2-O_2系统进行了爆轰临界直径的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稀释浓度下方管中爆轰波熄灭的临界直径,验证了Mitrofanov.V.V.和Soloukhin,R.I.以前得到的结果(d_c/λ=10),也得到了圆锥管道中不同锥角θ对临界直径的影响(d_c/λ-θ),并用流管理论对实验结果作了初步的分析。
陈成光陈志坚吴宝国
关键词:气相爆轰锥角
注氮硅中光致发光现象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通过能量为100keV,剂量为1×1018cm-2的N+注入到硅基体中,经1000~1200℃之间快速退火后,形成了含氧的硅与氮化硅镶嵌结构的薄膜层.在室温下观测到主要来自于45nm表面层的能量分别为:3.3eV、3.0eV、2.8eV和2.2eV的光致发光.通过XPS、AES的分析,确认了由于氧的插入,样品中N-Si-O缺陷,Si/SiO2界面发光中心,分别是引起3.0eV和2.2eV的光致发光的主要原因.
刘渝珍石万全陈志坚姚德成刘金龙谢侃刘振祥
关键词:氮化硅光致发光半导体薄膜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