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方祥

作品数:93 被引量:644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指令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9篇输血
  • 18篇血液
  • 13篇创伤
  • 9篇自体
  • 9篇细胞
  • 8篇血型
  • 8篇溶血
  • 8篇大量输血
  • 7篇失血
  • 7篇手术
  • 7篇白细胞
  • 6篇新生儿
  • 6篇新生儿溶血
  • 6篇新生儿溶血病
  • 6篇休克
  • 6篇血小板
  • 6篇溶血病
  • 5篇多发伤
  • 5篇用血
  • 4篇毒素血症

机构

  • 88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昆明医学院第...
  • 3篇泸州医学院附...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郑州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延安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成都军区总医...
  • 3篇西安市红十字...
  • 3篇西安市中心医...

作者

  • 92篇陈方祥
  • 45篇何静
  • 20篇袁玲
  • 19篇刘建忠
  • 14篇罗梅
  • 11篇马贵山
  • 8篇滕方
  • 7篇陈钧
  • 7篇胡波
  • 6篇周顺刚
  • 5篇王爱民
  • 5篇贺志高
  • 5篇刘怀琼
  • 5篇文爱清
  • 4篇林武存
  • 4篇黄显凯
  • 4篇葛衡江
  • 3篇夏爱军
  • 3篇姚锁良
  • 3篇李婕

传媒

  • 25篇重庆医学
  • 1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1篇创伤外科杂志
  • 5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临床输血与检...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国外医学(输...
  • 2篇国外医学(麻...
  • 2篇医学教育研究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战创伤参考资...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7
  • 12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12篇2003
  • 8篇2002
  • 7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细胞滤器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36
2001年
陈方祥林武存曾旭升
关键词:白细胞滤器输血
白细胞去除对内毒素血症犬凝血功能及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去除后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探讨这一变化对肺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内毒素(LPS)2mg/kg建立内毒素血症犬模型。30只雄性杂种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PS组(L组)、伪白细胞去除对照组(S组)、白细胞去除治疗组(T组),每组10只。L组只给予LPS输注,不行白细胞去除(leukocytapheresis,LCAP);S组在LPS输注后12~14h间行伪白细胞去除;T组在LPS输注后12—14h间行LCAP。动态观察每组动物外周血活化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APC)、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在输注LPS前及输注后2,6,12,14,16,24及36h的变化。结果(1)T组动物在14,16h时血清APC水平[(50.805±4.422)μg/ml、(40,480±2.993)μg/ml]分别高于L组[(45.881±4.024)μg/ml、(35.935±4.057)μg/ml](P〈0.05);(2)T组在14,16h时sTM水平[(9.688±0.914)μg/ml、(10.492±0.865)μg/ml]分别低于L组[(11.005±0.854)μg/ml、(12.04±0.954)μg/ml](P〈0.05);(3)T组在14,16h时PAI-1水平显著低于L组(P〈0.05);(4)T组急性肺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L组(2/10:7/10,P〈0.05)。结论LPS诱导的内毒素血症早期存在凝血纤溶功能异常,白细胞去除能改善凝血纤溶功能,可能是白细胞去除减少急性肺损伤发生率的作用机制之一。
周顺刚贺志高黄显凯文爱清何静胡波陈方祥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白细胞去除术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
1例艾滋病患者漏诊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袁玲陈方祥刘建忠
关键词:艾滋病漏诊原因
临床医师应该熟悉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为了提高临床医师采血用血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水平。利用讲座形式进行继续教育,讲述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让临床医师更新观念,掌握现代输血知识,树立输血风险意识, 记住输血告知义务,签订输血同意书等。本文就各种相关法规要点作简要介绍...
陈方祥
文献传递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临床应用再评价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价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在血清梅毒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分别收集临床确诊梅毒患者89例和非梅毒患者135例血清标本,分别用TPPA法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法进行梅毒抗体检测,以FTA-ABS法为金标准,评价TPP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将非梅毒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65例和非老年组(<60岁)70例,比较不同年龄组TPPA法假阳性率。结果(1)TPPA法检测确诊梅毒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91.1%、87.5%、96.1%,与FTA-ABS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PPA法在老年组的假阳性率为15.38%,高于非老年组(2.86%),也高于FTA-ABS法(老年组为4.62%,非老年组为1.43%)。结论TPPA法在临床梅毒血清学确认检测中应结合FTA-ABS法加以确证,以提高梅毒诊断的准确性。
文爱清孙继德黄衡柳袁玲何静陈方祥
关键词:FTA-ABSTPPA梅毒血清学诊断
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输液输血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输注不同血液成分的复苏效果。方法SD大鼠24只,复制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失血45%)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每组8只,Ⅰ组输注林格液+羟乙基淀粉(LR+HES),Ⅱ组输注LR+HES+自身全血,Ⅲ组输注LR+HES+自体红细胞。观察休克前、休克1 h、复苏2 h各时间点血常规、心率(HR)、血压、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压力上升和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和存活时间。结果血常规指标各组休克1 h、复苏2 h与休克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复苏2 h与休克1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时间Ⅱ、Ⅲ组显著长于Ⅰ组(P<0.01);HR、LVSP和±dp/dtmax各组休克1 h、复苏2 h与休克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各组复苏2 h与休克1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急性失血45%用晶体液和胶体液补充血容量,输注自身红细胞纠正贫血可以有效复苏,没有发生凝血异常表现。
陈方祥滕方廖自福刘良明胡波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羟乙基淀粉全血红细胞
低能量He-Ne激光内照射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被引量:7
2001年
何静陈方祥王琳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激光治疗ILIB
冷沉淀在抢救大量输血后凝血异常中作用的观察被引量:27
2002年
目的 观察输注冷沉淀对大量输血后凝血异常的作用。方法 对 8例严重损伤大量输血后有凝血异常的病人 ,行输冷沉淀前、输冷沉淀后 12~ 2 4小时和输后 3~ 5天凝血象及血浆Fn水平测定。结果8例患者输注冷沉淀后 12~ 2 4小时及输后 3~ 5天与输注前相比 ,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均明显缩短 ,纤维蛋白原 (Fbg)含量增加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 (Fn)水平显著提高 (P <0 .0 0 1) ,5例患者D 二聚体转为阴性。结论 对大量输血后并发凝血异常的患者及时输注冷沉淀可提高血循环中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的含量 ,缩短凝血时间 。
何静陈方祥胡波
关键词:冷沉淀大量输血凝血异常
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AIDS 1例
2006年
周红杰王景周高东程磊陈方祥
关键词:神经系统损害神经内科治疗反应迟钝四肢乏力痰中带血医院诊断
高渗盐水—右旋糖酐溶液抗休克研究进展被引量:2
1992年
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容量复苏,近年研究表明HSD在增加血容量和心排血量,改善微循环,降低颅内压,增加肾血流量和尿量等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右旋糖酐或高渗氯化钠,林格氏液,生理盐水等。对其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创伤病人院前救治中应用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HSD可能导致加重出血,过敏反应以及对水电解质的影响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由于上述主要优点及具有用量小,扩充容量作用大的特点,因此它有可能成为抗休克的新型溶液。
陈方祥葛衡江刘怀琼
关键词:高渗盐水右旋糖酐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