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普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动因
  • 1篇动因研究
  • 1篇有效市场假说
  • 1篇增收
  • 1篇证券
  • 1篇中国宏观经济
  • 1篇人民币
  • 1篇人民币汇率
  • 1篇三农
  • 1篇三农发展
  • 1篇上海证券
  • 1篇时变参数
  • 1篇收益率
  • 1篇农村
  • 1篇农村金融
  • 1篇农村金融发展
  • 1篇农发
  • 1篇农民
  • 1篇农民收入
  • 1篇农民收入增长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作者

  • 7篇陈普
  • 3篇熊义明
  • 1篇刘婵婵
  • 1篇潘英丽
  • 1篇许红伟
  • 1篇邹昆仑
  • 1篇陈欣
  • 1篇黄盛文
  • 1篇孙焱林
  • 1篇黄磊

传媒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当代经济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南方金融
  • 1篇经济与管理评...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FAVAR及其时变模型在中国宏观经济的应用
自卢卡斯批评以来,宏观经济联立方程模型日渐式微,继之而起的是Sims提出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VAR),此后关于VAR模型的研究文献风起云涌.VAR模型在宏观经济预测、结构推断等许...
陈普
关键词:货币政策向量自回归模型
文献传递
中国上市公司送转行为动因研究——基于高送转样本的检验被引量:20
2012年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大量进行股票送转的动机,学术界尚存争论。本文将不同送转理论纳入同一个计量模型,利用2006~2010年进行高送转公司的样本对不同送转理论进行了验证,为解决关于股票送转动机的争论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结果支持了"最适价格假说"与"股本扩张假说",而拒绝"信号传递假说"、"价格幻觉假说"与"股利迎合假说"。此外,本文模型对高送转公司的预测准确度达90%,基于模型预测建立高送转公司的投资组合可以获取较稳定的超额收益。
熊义明陈欣陈普许红伟
关键词:高送转分红政策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广西视角被引量:2
2014年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广西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黄盛文刘婵婵陈普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民增收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来源
2011年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双变量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方法,我们发现:实际冲击均是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主要来源;1994年以前,名义冲击对实际汇率具有比较大的短期影响,1994以后,这种短期影响非常弱。另外,结果也表明,实际冲击对实际汇率的持久影响主要通过对名义汇率(而非物价)的冲击产生。
熊义明潘英丽陈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SVAR
寻找股票收益率的临界变化点——基于股票市场的阈值非线性建模
2011年
本文基于股市在"较高的股票收益之后往往伴随着收益的回落,而较低的股票收益之后往往伴随着收益的反弹"的非线性现象,分别对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沪深300建立了一个两阈值三体制的非线性模型,找出了各股指收益率变换的临界点,即阈值。同时不同程度地发现,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沪深300均存在均值回复的现象。
陈普
关键词:股票收益非线性阈值
贝叶斯视角下时变参数VAR建模——兼论“斜率之谜”被引量:11
2011年
中国渐进式的改革实践要求中国宏观时间序列的建模能够允许参数平滑变化,而传统的VAR模型对此无能为力。本文详细阐述了在贝叶斯估计框架下,如何利用MCMC算法,建立时变参数VAR模型的过程,并利用该模型对徐高(2008)的数据重新进行了拟合,发现其文中提出的"斜率之谜"现象不复存在,因此时变参数VAR模型在拟合中国宏观时间序列方面更为精准。
孙焱林陈普熊义明
关键词:贝叶斯时变参数VAR
我国大盘蓝筹股市场是反应不足还是反应过度?——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经验数据被引量:3
2014年
为检验我国大盘蓝筹股市场是反应不足还是反应过度,借鉴De Bondt、Thaler(1985)的研究思路,融合Gishan Dissanaike(1997)的研究方法,以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为样本期间,选择上证180指数成分股为研究对象,在国内首次排除规模因素、买卖偏差和时间风险等可能影响结果客观性的因素,对我国大盘蓝筹股市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组合形成后的六个月到三年之内,我国大盘蓝筹股市场是有效的,既不存在反应不足,也不存在过度反应。
黄磊邹昆仑陈普
关键词:有效市场假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