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侬
- 作品数:92 被引量:17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全频型突发性聋的疗效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通过比较溶栓治疗全频型突发性聋患者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和疗效,探讨全频型突发性聋的疗效预测指标。方法对64例于2017至2018年间在我科治疗的全频型突发性聋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纯音听阈变化将其分为有效组(n=33)与无效组(n=31),比较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水平显著降低、TT显著延长、APTT显著缩短(P<0.05)。有效组治疗前后的Fbg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且有效组治疗前TT水平高于无效组(P<0.05)。回归分析示高龄、右侧发病、较低的TT值是全频型突发性聋预后的危险因素。线性回归提示治疗前Fbg水平与听力提高负相关,治疗前后Fbg变化值与治疗后听力值负相关。结论全频型突发性聋预后与年龄、发病侧别、凝血功能指标相关,溶栓治疗全频型突发性聋能显著改善凝血功能状态,Fbg可作为全频型突发性聋预后的预测指标。
- 郑重沈颖夏俍王慧陈正侬吴雅琴时海波冯艳梅
- 关键词:溶栓治疗凝血功能
- 豚鼠下丘神经元声音时程调谐特性及γ氨基丁酸能抑制的作用
- 2007年
- 目的观察豚鼠下丘神经元的时程调谐特性并探讨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GABA)能抑制对时程调谐的作用。方法 23只健康豚鼠,雌雄不拘。在麻醉状态下采用复合式多管微电极记录下丘中央核神经元响应:通过对等强度不同频率短纯音的响应确定神经元的最佳反应频率;通过对等强度不同时程信号的响应确定神经元的时程调谐特性。经微电泳仪将 GABA-A 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注射到所记录的神经元周围,通过比较注射前后神经元响应模式的变化确定GABA 能抑制对神经元时程调谐的作用或影响。结果豚鼠下丘神经元,特别是持续响应神经元的时程调谐特性往往表现在对声信号的瞬态给声响应(给声反应)中。在记录到的207个神经元中,共有93个神经元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时程选择特性。在其中67个神经元成功观察了注射荷包牡丹碱后的响应变化,发现44个细胞时程选择特性消失或者是转变为时程调谐弱的模式。结论与以往在蝙蝠的报道不同,豚鼠下丘神经元的时程调谐特性往往表现在其瞬时给声响应之中。GABA 能抑制是时程选择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 陈正侬王坚冯艳梅于栋祯殷善开
- 关键词:下丘诱发电位Γ氨基丁酸
- TMEM30A对新生小鼠耳蜗毛细胞极性维持至关重要[英]
- 2025年
- 据统计已有超过250个基因与听力损失有关曾有多篇报道称ATP8A2、ATP8B1及ATP11A突变会引起听力损失。ATP8A2、ATP8B1及ATP11A属于P4型ATP酶(P4-ATP酶)家族P4-ATP酶是磷脂内翻酶(phospholipid flippase)主要功能是通过消耗ATP将特定磷脂,特别是将磷脂酰丝氨酸(PS)从胞外侧转运到胞浆侧。P4-ATP酶可以产生和维持跨膜脂质的不对称性。P4-ATP酶对于各种细胞过程是必需的,包括细胞信号传导、囊泡运输、细胞凋亡以及胆汁和胆固醇稳态维持等。人的P4-ATP酶有14种亚型,包括ATP8A1、ATP8A2、ATP8B1-B4、ATP9A、ATP9B ATP10B-10D和ATP11A-11C,这些亚型在不同组织中呈差异表达。
- 邢雅智张义欢(摘译)陈正侬PENG KYI Q
- 关键词:耳蜗毛细胞磷脂酰丝氨酸细胞信号传导膜脂质囊泡运输
- 听力重建技术的过去与未来
- 2012年
- 听力重建旨在应用手术方法提高或恢复由于不同原因或疾病造成的传音结构功能障碍所致的听力损失。1952年Wullstein和Zollner提出了围绕听骨链重建(ossicular chain reconstruction,OCR)为中心的鼓室成形术的系统分类方法,
- 陈正侬殷善开
- 关键词:听力损失听骨链重建鼓室成形术手术方法听力重建
- 迷路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患者术后耳鸣的变化
- 王菁菁陈正侬王慧时海波殷善开
- 颈静脉球的影像学研究
- 王菁菁陈正侬时海波殷善开
- 扩大迷路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特殊病例的处理
- 陈正侬殷善开
- 自体砧骨听骨链成形术的听力重建效果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以自体砧骨重建听骨链的开放式IIIa型鼓室成形术的听力改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16例(16耳)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胆脂瘤中耳炎接受开放式Ⅲa型鼓室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自体砧骨进行听骨链重建。术后随访3-6个月,评估患者手术后听力改善情况,分析指标为手术前后言语频率的纯音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所有均达到干耳。纯音气导听阈从术前的45.2到干耳。降至术后的30.6的干耳。纯音气导听阈(P<0.05)。术前、术后气骨导差分别为33.1、术后7dB及19.8、术后7dB分别为从术前的析,其中气骨导差小于20dB者占62.5%(10/16)。结论在本组病例中,以自体砧骨行听骨链重建开放式Ⅲa型鼓室成形术,获得了较好的近期听力改善效果,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吴雅琴周慧群陈正侬时海波
- 关键词: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听骨链重建术听力
- 听神经瘤未完全切除术后残余肿瘤的行为及面神经功能
- 目的 评估前庭神经鞘瘤未完全切除后残留肿瘤的行为与面神经的结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198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及意大利Gruppo Otologico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对所有...
- 陈正侬周慧群时海波殷善开
- 声强对豚鼠下丘给声响应神经元间隔探测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声音信号强度对豚鼠下丘给声响应神经元间隔探测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细胞记录的方法,刺激信号由100 ms和50 ms白噪声相加组成,声音强度10~80 dB SPL,中间间隔时间为0、1、2、4、8、16、48、96 ms,分别统计阈响应组和阈上10,20,30 dB时,给声响应神经元的间隔阈值,并观察间隔阈值与放电率和潜伏期的关系。结果本实验共记录96个神经元,其中,给声响应神经元有35个,在阈响应强度时,给声响应神经元间隔阈值明显增大,四组强度的间隔阈值均值分别为(22.91±4.36)ms,(9.00±2.69)ms,(4.00±0.49)ms和(11.33±3.11)ms(P<0.01),但阈上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间隔时间为48 ms时,给声响应神经元间隔后放电恢复率的均值分别为0.44±0.15,0.83±0.12,0.88±0.07和0.61±0.10(P<0.01)。而首次放电潜伏期分别为(12.86±0.72)ms,(11.65±0.64)ms,(11.03±0.65)ms和(10.68±0.55)ms(P>0.05)。结论声音信号强度对豚鼠下丘给声响应神经元的间隔探测有一定影响。
- 苏开明陈正侬关建于栋祯时海波殷善开
- 关键词: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