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月 作品数:12 被引量:71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RhoA/Rho激酶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关系 本文选择3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为病例组,同期无产后出血产妇30例为对照组。采用肌条等长张力测定法检测子宫平滑肌自发收缩活动力、加入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后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 颜建英 陈爱月 黄科华 邓婷关键词:病理分娩 产后出血 子宫平滑肌 文献传递 子宫平滑肌RhoA/Rho激酶表达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关系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RhoA/Rho激酶表达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为病例组,同期无产后出血产妇30例为对照组。采用肌条等长张力测定法检测子宫平滑肌自发收缩活动力、加入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后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子宫平滑肌组织RhoA,ROCKⅠ和ROCK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病例组子宫平滑肌自发收缩活动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和对照组加入Y-27632后收缩活动力水平均低于加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病例组子宫平滑肌组织RhoA,ROCKⅠ和ROCKⅡ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病例组子宫平滑肌组织RhoA,ROCKⅠ和ROCKⅡ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④2组子宫平滑肌组织RhoA mRNA及蛋白与ROCKⅠ和ROCK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⑤2组子宫平滑肌组织RhoA,ROCKⅠ和ROCKⅡmRNA及蛋白水平均与子宫平滑肌基础收缩活动力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RhoA,ROCKⅠ和ROCKⅡ水平均降低,且均与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力呈正相关,提示子宫平滑肌组织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表达降低可能是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分子机制之一。 颜建英 陈爱月 黄科华 邓婷 余爱丽关键词:子宫肌层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RHO相关激酶类 子宫平滑肌组织Hsp27表达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关系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为病例组,同期无产后出血产妇30例为对照组。采用肌条等长张力测定法检测两组子宫平滑肌基础收缩活动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两组子宫平滑肌组织Hsp27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两组子宫平滑肌组织Hsp27、Ser15位点磷酸化的Hsp27(p-Hsp27)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Hsp27水平。结果:①病例组子宫平滑肌基础收缩活动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病例组子宫平滑肌组织Hsp27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病例组子宫平滑肌组织Hsp27、p-Hsp27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及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④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中Hsp27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两组子宫平滑肌组织Hsp27mRNA、Hsp27、p-Hsp27蛋白表达水平均与子宫平滑肌基础收缩活动力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子宫平滑肌组织Hsp27、p-Hsp27水平降低可能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颜建英 陈爱月 黄科华 刘青闽关键词:子宫平滑肌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热休克蛋白27 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RhoA/Rho激酶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关系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RhoA/Rho激酶表达变化。方法选择3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为病例组,同期无产后出血产妇30例为对照组。采用肌条等长张力测定法检测子宫平滑肌自发收缩活动力、加入Rho激酶... 颜建英 陈爱月 黄科华 邓婷关键词:子宫平滑肌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文献传递 前动力蛋白与妊娠 2013年 前动力蛋白(prokineticin,PROK)是多功能性分泌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其受体是其同源的G蛋白偶联受体。PROK系统由PROK1及其受体、PROK2及其受体组成。PROK与受体结合引发信号转导,具有调节平滑肌收缩、诱导血管生成及膜孔形成、免疫调节、低氧调控等作用。PROK及其受体在妊娠的不同阶段表达水平不同,与妊娠维持、分娩发动等生理妊娠及早产、复发性流产、异位妊娠、子痫前期等病理妊娠密切相关。 陈爱月 颜建英关键词:动力蛋白 G蛋白偶联受体 平滑肌收缩 复发性流产 家族成员 分泌蛋白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在不同时期的分娩方式选择意愿调查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调查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在妊娠早、中、晚期对分娩方式的认知程度,探索其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方法纳入既往有1次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史及2次分娩间隔≥18个月的单胎孕妇共496例,在产科门诊展开面对面问卷调查。分别调查孕8~12周(妊娠早期)、24~28周(妊娠中期)及37周或以上(妊娠晚期)时孕妇的分娩知识来源、希望选择的分娩方式、对阴道分娩的焦虑因素等,并记录孕妇最终分娩方式。结果最终获取有效问卷388例。孕妇在妊娠早期的分娩知识主要来源于自身经验及网络(36.6%)。随孕周增加,分娩知识来源于产科医师宣教的比例逐渐增加,妊娠晚期达49.7%。92.8%孕妇参与过孕妇学校课程,仅11.9%(46/388)参加过6~8次。随妊娠时间延长,选择剖宫产者比例减少,选择阴道分娩者比例增加(P均<0.017)。在妊娠早、中、晚期,希望剖宫产孕妇对阴道分娩焦虑的主要因素均为担忧子宫破裂者和影响夫妻生活者,与希望阴道分娩孕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7)。希望阴道分娩孕妇在妊娠晚期的担忧子宫破裂、试产失败者比例均低于妊娠早期(P均<0.017)。希望剖宫产孕妇在妊娠中、晚期的恐惧疼痛、担忧子宫破裂者比例均低于妊娠早期,在妊娠中期担忧试产失败者比例低于妊娠早期(P均<0.017)。388例孕妇中,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为74.1%。结论随着孕周增加,产科医师宣教逐渐成为孕妇分娩知识的主要来源,阴道分娩焦虑因素减少,阴道分娩意愿上升。 陈爱月 李婕 王冬妮 何善阳 刘立群关键词:剖宫产术后 阴道分娩 意愿 宣教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指标异常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不同血糖指标异常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规律产检并分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12例,所有孕妇在孕24-28周均直接行75 g OGTT。将仅一项血糖异常为GDMⅠ(116例),两项血糖异常为GDMⅡ(61例),三项血糖异常为GDMⅢ(35例)。以同期在本院规律产检并分娩的1868例无内科合并症、产科并发症和甲状腺疾病高危因素的孕妇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院分娩时采集空腹血,分离血清后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 Ab)水平。比较两组孕妇TSH、FT4、TPO Ab水平。分别采用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DMⅡ组孕妇TSH中位数呈升高趋势(P=0.012),FT4中位数呈降低趋势(P=0.002)。GDMⅡ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GDMⅢ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OGTT血糖异常项目数大于等于两项的GDM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增高,并以亚临床甲减最常见。临床应对此类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全面检测,及时发现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确保孕期安全,改善妊娠结局。 陈爱月 李婕 李珠玉 张琴 李理 何善阳 游泽山 刘立群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 孕妇 血糖 产后2h不同出血量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产妇产后2 h不同出血量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定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212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2 h不同出血量分为3组:出血量400~500 ml 61例为预警组,出血量500~1 500 ml 127例为处理组,出血量为>1 500 ml 24例为危重组,分析不同出血量与相关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07%,其中71.23%发生在产后2 h。新生儿体质量与预警组出血量呈正相关(P<0.05),产次与处理组出血量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红细胞压积(hematokrit,HCT)及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与处理组出血量呈负相关(P<0.05),入院时宫高与危重组出血量呈正相关(P<0.05)。预警组中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或子宫肌瘤的产妇出血量明显高于无此合并症的产妇(P<0.05),处理组中孕早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0 kg/m2的产妇出血量明显高于BMI<28.0 kg/m2的产妇(P<0.05),处理组中合并前置胎盘的产妇出血量明显高于无此合并症的产妇(P<0.05),危重组中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出血量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的产妇(P<0.01)。结论:应对具备上述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严密观察产程情况,根据不同产后出血量迅速启动相应急救方案。 颜建英 陈爱月 黄科华 黄晓燕 徐榕莉 林顺和关键词:产后出血 出血量 长非编码RNA GAS5在卵巢癌患者中的低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英文)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GAS5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卵巢癌患者的瘤体组织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AS5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相关性分析,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疾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卵巢癌瘤体组织中GAS5表达显著下降(P=0.0004);GAS5的表达与瘤体体积呈负相关(d<5 cm vs.d>5 cm,P<0.000 1);GAS5的表达与肿瘤期别呈负相关(Ⅰ~Ⅱgrades vs.Ⅲ~Ⅳgrades,P=0.0086)。采用Kaplan-Meier分析表明,GAS5表达水平越低患者预后和生存越差。【结论】GAS5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相关,可作为潜在的卵巢癌检测标记物。 李婕 李银广 陈爱月 李珠玉 侯文汇 游泽山关键词:卵巢癌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及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及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同期行腹腔镜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定期随诊4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一般情况、肌瘤特征、手术方式、术后残留及复发情况,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术后肌瘤残留危险因素,采用 Cox 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结果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后残留率、累积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P 均>0.05)。肌瘤数目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OR =1.215,95%CI:1.145~1.278,P =0.023)及复发(RR =1.189,95%CI:1.065~1.246,P =0.034)的危险因素;肌瘤类型(肌壁间肌瘤)是术后复发危险因素(RR =4.654,95%CI:3.865~5.984,P =0.026);年龄(年龄≥35岁)是术后复发危险因素(RR =2.976,95%CI:2.213~4.509,P =0.013)。结论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均是保留子宫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腹腔镜并不增加肌瘤剔除术后的残留及复发危险,肌瘤数目≥4个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的主要危险因素,肌瘤数目≥4个、肌壁间肌癌、患者年龄≥35岁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旷文佳 陈爱月 董晨 刘俊关键词:子宫肌瘤 肌瘤剔除术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