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留美

作品数:12 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遵义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土壤
  • 3篇淡灰钙土
  • 3篇新垦淡灰钙土
  • 3篇施肥
  • 3篇时间序列
  • 3篇水耕
  • 3篇水耕人为土
  • 3篇灰钙土
  • 2篇土壤发生
  • 2篇土壤肥力
  • 2篇肥力
  • 2篇不同施肥
  • 2篇成土
  • 1篇低产
  • 1篇低产原因
  • 1篇性状
  • 1篇烟草
  • 1篇玉米
  • 1篇玉米产量
  • 1篇蔗田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遵义师范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内江师范学院
  • 2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邢台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2篇陈留美
  • 6篇张甘霖
  • 3篇吕家珑
  • 3篇李山泉
  • 2篇赵玉国
  • 2篇韩光中
  • 2篇桂林国
  • 2篇马光军
  • 2篇黄来明
  • 2篇李德成
  • 1篇刘娜娜
  • 1篇杨艳芳
  • 1篇蔡深文
  • 1篇王世荣
  • 1篇徐温新
  • 1篇邵明安
  • 1篇刘海轮
  • 1篇孙昕
  • 1篇张新
  • 1篇颜雄

传媒

  • 5篇土壤学报
  • 2篇土壤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土壤通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耕人为土磁性矿物的生成转化机制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7
2017年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为活动对土壤的影响越来越深刻,需加强对"人为作用"的研究以便解释现代土壤磁性的过程和变化。水耕人为土在发育过程中人为作用的方式多种多样,明确其磁性矿物的生成和转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理解人为活动对现代土壤磁性的作用。但目前水耕人为土磁学研究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已有研究结果有待深入梳理。本文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报道,包括水耕人为土磁性参数的演变特征、磁性矿物的生成转化机制以及对成土因素的响应等进行综合评述。最后,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有助于环境磁学的发展。
韩光中黄来明李山泉陈留美
关键词:水耕人为土磁性矿物土壤发生成土因素
滨海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时间序列母质均一性判定与特性演变被引量:15
2009年
时间序列方法是研究土壤发生特性演变的重要途径,而比较土壤变化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序列中的土壤具有相同的起源,即具有母质的相对均一性。本研究根据史料记载中浙江慈溪海塘修筑年代估计出水稻土的耕作年龄,选择了植稻年龄约为50、300、500、700、1000a以及一个未垦滩涂剖面组成的一个时间序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各种土壤属性参数对该时间序列的母质不连续性(或母质均一性)以及水稻土相对年龄进行了判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时间序列的6个剖面虽然具有微小的差异,但其剖面内与剖面间母质来源相同。在水稻土母质不连续性判定中,去除黏粒的粉粒与粉粒中稳定元素Ti/Zr比值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相对易变的土壤属性参数如碳酸钙、磁化率以及游离铁的剖面分异程度在水稻土相对年龄的判定中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综合这些参数在时间序列中的演化趋势,发现500a剖面与整个序列的变化趋势不相符合,可能是利用历史的差异所致,在相关的性质演变研究中应该从序列中剔除。
陈留美张甘霖
关键词:水稻土时间序列
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的植硅体及其闭留碳演变特征被引量:15
2011年
以浙江慈溪滨海沉积物上发育的5个具有不同植稻年龄的水耕人为土剖面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土壤中的植硅体及其闭留碳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土壤中植硅体的含量变幅为3.67~17.51 g kg-1。水耕人为土中植硅体的剖面分布特征与有机碳相似,呈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其剖面分布特征表明植硅体在水耕人为土中不易移动。与起源土相比,水耕人为土表层植硅体含量有较大程度的增加,说明植稻有利于植硅体在土壤表层富集。而植硅体随植稻年龄的增加没有表现出有规律的增加或减少趋势。统计分析表明植硅体和总硅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植硅体对土壤发生中的硅循环起着重要作用。水稻产生的植硅体其体内闭留的碳量较高,但由于土体内植硅体总量较低,植硅体闭留碳仅占总有机碳的0.93%~1.68%。现有数据表明,仅通过根系与残茬返还土壤,种植富硅植物水稻并不能显著增强土壤的长期固碳能力。由于植硅体固定的碳在土壤环境中比较稳定,如果能强化秸秆还田,植稻对于土壤长期固碳具有意义。
陈留美张甘霖
关键词: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植硅体碳固定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新垦淡灰钙土土壤肥力质量被引量:50
2008年
通过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研究了新垦淡灰钙土的化学、物理、生物学性质,并从中挑选出10个能反映土壤肥力质量特性的定量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淡灰钙土开垦前以及开垦后不同施肥处理进行了综合评分,然后用欧氏距离最短距离法对其进行了聚类。结果表明:淡灰钙土经过开垦、灌溉、种植农作物,土壤肥力质量提高;开垦后不同施肥处理比较,单施有机肥与有机肥配施化肥土壤肥力质量较高,N、P以及与其他化学肥料配施次之,单施N肥与不施肥较差。
陈留美桂林国吕家珑王重光李政中王增孙榕
关键词:土壤肥力质量新垦淡灰钙土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新垦淡灰钙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玉米产量的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通过设置在宁夏红寺堡灌区开垦4 a的淡灰钙土上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新垦淡灰钙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不同处理相比,化肥配合羊粪效果最好,单施羊粪次之,单施化肥最低;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对玉米的增产效果极显著,各处理作用效果的排序为:氮磷+羊粪>氮磷锌钾>氮磷锌>氮磷>氮>羊粪>不施肥,氮磷+羊粪处理与单施氮肥和单施羊粪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化肥与有机肥羊粪配合施用既能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又能使玉米产量显著提高,因此是新垦淡灰钙土施肥的最佳选择。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其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价新垦地土壤质量变化的生物学指标。
陈留美吕家珑桂林国王世荣刘娜娜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量碳玉米产量
新垦淡灰钙土土壤肥力质量演变及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研究
本文通过设置在宁夏红寺堡灌区的两个定位试验(一个是不同肥料配施试验,另一个是不同磷肥水平试验),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系统分析了淡灰钙土开垦前后以及不同肥料配施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方面的影响,...
陈留美
关键词:新垦淡灰钙土磷肥施用量不同肥料施磷水平不同施肥处理
文献传递
六种烟草专用复合肥肥效对比试验被引量:8
2007年
选取市场上常见的六种烟草专用复合肥,在相同的施肥量、相同的管理方式下比较其对烤烟植物学性状、产量以及烟叶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的处理均能增加烤烟的株高、茎围、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不同程度地提高烟叶产量和外观品质;施用复合肥处理可以明显降低烟叶中氮的含量,显著提高磷、钾的含量;施用复合肥的处理之间效果差别不明显。
徐温新刘扬刘海轮吕家珑高井刚孙盼盼陈留美张亮亮
关键词:平衡施肥烟草植物学性状
土壤时间序列的构建及其在土壤发生研究中的意义被引量:19
2011年
土壤时间序列在研究土壤演化速率与方向、建立土壤发生演化模型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并且能为土壤发生学理论的验证提供宝贵的信息。为了获得可靠的结果,时间序列的构建必须包括剖面内与剖面间母质均一性或母质不连续性的判定以及土壤的绝对或相对年龄的判定这两个重要过程。本文综述了土壤时间序列的类型及其构建方式,详细论述了在时间序列建立过程中母质不连续性的判定方式与土壤定年方法,并阐明了土壤时间序列方法在土壤发生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旨在为正确建立土壤时间序列、深刻理解土壤发生中的时间因素提供较为详尽的参考。
陈留美张甘霖
关键词:土壤发生
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铁氧化物与磁化率演变特征被引量:11
2017年
以我国亚热带地区不同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形态铁氧化物和磁化率随成土时间的动态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灰性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0~120 cm土体中全铁(Fet)、游离铁(Fed)和游离度(Fed/Fet)随时间序列演变均逐渐增加,0~50 a内Fet、Fed和Fed/Fet增加速率分别为3.2 t hm^(-2) a^(-1)、1.2 t hm^(-2) a^(-1)和0.04%a^(-1),50~1 000 a内Fet、Fed和Fed/Fet增加速率分别为0.1 t hm^(-2) a^(-1)、0.15 t hm^(-2) a^(-1)和0.01%a^(-1);而酸性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0~120 cm土体中Fet、Fed和Fed/Fet随时间序列演变均逐渐下降,0~60 a内Fet、Fed和Fed/Fet下降速率分别为0.2 t hm^(-2) a^(-1)、0.5 t hm^(-2) a^(-1)和0.03%a^(-1),60~300 a内Fet、Fed和Fed/Fet下降速率分别为0.9 t hm^(-2) a^(-1)、1.2 t hm^(-2) a^(-1)和0.06%a^(-1)。土壤pH、Eh、以及外源铁输入与土体内铁淋失的相对强度是控制不同母质水耕人为土中铁氧化物转化速率与途径的主要因素。石灰性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中不同磁学指标随时间演变分为三个阶段:0~50 a内表现为质量磁化率(MS)、饱和等温剩磁(SIRM)和软剩磁(IRMs)的急剧降低;50~300 a内表现为MS、SIRM和IRMs的持续、缓慢降低以及硬剩磁(IRMh)的相对稳定发展;300~1 000 a内表现为MS、SIRM和IRMs的持续、缓慢降低以及IRMh的快速下降。酸性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0~20 cm和20~120 cm土壤中磁学指标演变呈现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0~60 a 0~20 cm内MS,SIRM和IRMs的急剧降低,IRMh具有明显增加;而20~120 cm内MS、SIRM和IRMs缓慢下降,IRMh明显降低。60~300 a 0~20 cm内不同磁学指标变化幅度均很小,而20~120 cm内IRMh相对比较稳定,MS、SIRM和IRMs在种稻150 a后快速下降。淹水还原条件下亚铁磁性矿物的破坏是不同母质水耕人为土演变过程中磁性衰减的主要机制。
黄来明邵明安陈留美韩光中张甘霖
关键词: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铁氧化物磁化率成土母质
广西宜州市甘蔗低产原因的调查被引量:8
2009年
广西宜州地区是国家"双高"糖料蔗生产基地之一,但单产一直偏低。对此,我们于2007年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宜州地区气候条件处于能够满足甘蔗生长的"边缘"状态;土壤存在酸化,土壤有机质、N、K、B含量偏低,土体结构不良等问题;田间管理存在甘蔗品种老化、施肥不科学、灌溉条件差、蔗叶覆盖率低等主要问题。亟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甘蔗单产。
杨艳芳李德成赵玉国张甘霖陈留美马光军李山泉谭勇覃振锋韦志凯
关键词:甘蔗低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