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红薇

作品数:39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文学
  • 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戏剧
  • 5篇莎剧
  • 5篇莎士比亚
  • 4篇颠覆
  • 4篇暴力
  • 3篇叙事
  • 3篇英国戏剧
  • 3篇品特
  • 3篇剧作
  • 2篇电影
  • 2篇叙事研究
  • 2篇隐喻
  • 2篇游戏
  • 2篇语言
  • 2篇语言游戏
  • 2篇战后
  • 2篇政治诗
  • 2篇政治诗学
  • 2篇殖民
  • 2篇诗学

机构

  • 3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34篇陈红薇
  • 4篇吴迪
  • 3篇陈琛
  • 1篇李长利
  • 1篇王娜
  • 1篇夏延华
  • 1篇范一亭
  • 1篇武静
  • 1篇李方慧

传媒

  • 6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外国文学研究
  • 3篇戏剧(中央戏...
  • 3篇外国文学评论
  • 2篇国外文学
  • 2篇外国文学
  • 2篇外语教学
  • 2篇西安外国语大...
  • 2篇文化艺术研究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外国语文
  • 1篇中国莎士比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8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历史神化的碎片中穿行——霍华德·布伦《罗马人在英国》评析
2009年
作为战后英国戏剧第二次浪潮的主要人表人,霍华德·布伦(Howard Brenton)(1942-)以其经典作品《罗马人在英国》而著称,它反映了布伦顿在经历了七十年代政治理想的幻灭之后对英国历史文化的反思。在这部作品中,布伦顿用历史学家的目光,从非传统的角度出发,重新解读历史和它的神话,将颠覆和批判和矛头直接指向了英国的民族性。在他的笔下,两千多年的英国历史不再是一个演绎文明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征服为主题的暴力史:在这一主题之下,人们所看到的不再是文明车轮的滚动,而是奴役与反抗的交替和人类梦想的无限延宕。
陈红薇李方慧
关键词:颠覆民族性暴力
《布雷伯夫的幽灵》:基于莎剧叙述的印第安史诗戏剧被引量:1
2018年
在《布雷伯夫的幽灵》中,印第安剧作家丹尼尔·大卫·摩西将莎剧《麦克白》的幽灵叙事引入北美印第安历史和仪式文化之中,构建了一部基于莎剧结构的印第安史诗叙述。透过传教士布雷伯夫的幽灵、部族中"食人魔"的传说及"休伦大逃亡"事件,该剧不仅揭露了欧洲殖民者宗教狂热背后的"食人性",同时也通过仪式文化,再现了印第安人的精神世界及诗学信仰——剧中的休伦人大迁移不仅是一次生死攸关之际的亡命之旅,更是一部通过口述故事讲述部落延存的印第安版"出埃及记"。
陈红薇李长利
关键词:《麦克白》
“再写”:战后英国戏剧中的莎士比亚
2012年
在20个世纪后现代文化语境下,莎士比亚在战后英国戏剧中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再写”文学的出现:一方面,透过“再写”,莎士比亚作为“大写”作者的身份被消解,其“圣经”般的文本成为众多互文溪流中的一脉;但另一方面,“再写”也是一种“活者与亡者”之间的对话,是莎剧在20世纪语境中一种独特的诗学存在,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文本修正和衍生。作家们却恼火地发现莎士比亚这位“不在场者”的幽灵随着新戏剧的发展与他们时刻相伴。在20世纪后半期这个“解构”和“狂欢”的时代里,莎士比亚的“精神遗骸”透过批评者的评述、后辈人的引文、尤其是当代戏剧家的“解构”和“重写”,执着地存在着。
陈红薇
关键词:莎士比亚英国戏剧战后后现代文化语境在场者批评者
古希腊悲剧中的伦理教诲与城邦共同体
2024年
以神话为题材的古希腊悲剧是城邦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从两个方面发挥着教诲民众、形塑城邦共同体的社会功能:一方面,通过禁忌叙事向雅典人传递社会规约,构建伦理的共同体;另一方面,借助神话重述展演哲学迷思,形塑文化思想上的共同体。透过这种独特的神话戏剧美学,古希腊悲剧在伦理教诲中构建思想共通,推动影响至今的欧洲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陈红薇
关键词:悲剧文学伦理学批评
流散灵魂的归宿——非裔加拿大剧作家贾奈特·西尔斯作品研究
2016年
贾奈特·西尔斯是加拿大当代著名非裔女剧作家,《非洲独奏》《哈莱姆二重奏》和《寻找上帝的黑女孩历险记》是她最重要的三部代表作。在这三部作品中,西尔斯传递了她对黑人族裔的生存状态与前途命运的深沉之思。通过对黑人内部和白人外部双重压力的审视,剧作家表达了建构杂糅文化身份的思想意图,以期帮助流散黑人走出精神困境。
陈琛陈红薇
关键词:西尔斯杂糅
浅析《母亲》与《善良的乡下人》——安德森与奥康纳作品中畸人形象比较被引量:5
1998年
美国小说家安德森和奥康纳都是刻画“畸人”的能手,但他们刻画的畸人形象却有很大区别,在创作风格上截然不同.比较这两位作家在作品中所塑的畸人形象,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人物形象畸形心态的后面,有着不同的原因.安德森所批评的社会,是那个吞没了人类正常感情的社会,而奥康纳所揭露的则更多的是丑陋的人性本身.安德森在刻画人物时,融进了不少自已的个性,他在写别人的同时也在写自己;奥康纳想要描写的则更象是一个宗教寓言,表现出一种冷静而不介入的态度,作为旁观者从远处窥视着人生舞台上的一幕幕表演.
陈红薇
关键词:美国小说畸人形象
《阿伦群岛》:一个人类学诗学文本
2020年
世人对爱尔兰剧作家J. M.辛格的关注多集中于戏剧,而忽视了《阿伦群岛》所代表的人类学文学创作阶段。1898至1902年,辛格五次走进爱尔兰西部阿伦岛群,以田野考察的方式,从岛屿文化的内部体验并记录古凯尔特文明的活态存在,完成了这部人类学视野下的诗学文本。在这部作品中,辛格透过岛民的仪式行为、神话思维及异教信仰,探究凯尔特民族精神的本源,进行民族及自我精神的文化寻根。
陈红薇
关键词:文化寻根
技术时代人类主体性危机的预言——论《响尾蛇行动》中的双重技术越界被引量:1
2021年
《响尾蛇行动》是当代美国剧作家山姆·谢泼德创作的一部科幻戏剧,该剧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技术时代为背景,揭示了美国智能技术革命背后的双重技术越界:透过失控的"赛博格",剧作家从道德属性的角度,揭示了人工智能极端化对人类主体性的越界;通过印第安霍皮族的"霍皮预言"及灭族之灾,展现了技术文明对"陆地伊甸园"和人类原初文明的毁灭。该剧聚焦AI时代技术越界这一核心命题,既是对早期智能革命的文本呈现,也是对后人类时代主体危机的哲学思考。
陈红薇杨健林
《哈莱姆二重奏》的“呼与和”布鲁斯叙事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哈莱姆二重奏》是非裔加拿大女剧作家丹尼尔·西尔丝的经典代表作。在本剧中,作者巧妙地借用了布鲁斯音乐中"呼与和"的对比复调和模仿复调叙事技巧,将白人与黑人以及黑人内部复杂矛盾的种族关系和性别关系布局在该剧的叙事结构中。一方面探讨了黑人内部在种族、文化身份认同上的矛盾与困惑,传递了剧作家对黑人族裔前途命运的深沉之思;另一方面也拷问了当代社会黑人族裔遭受的种族及性别创伤,以独特的现实主义情怀解构了加拿大宣称的"多元文化"。通过"呼与和"演绎与变奏的叙事形式,西尔丝实现了从"黑人她者"的视角对莎士比亚《奥赛罗》的后殖民再写,开拓了基于非洲文化的创作模式,形成了独特的自我书写。
陈琛陈红薇
《尘归尘》中的大屠杀历史记忆隐喻被引量:3
2015年
品特1996年的收笔大作《尘归尘》蕴含着深刻的大屠杀历史记忆隐喻。通过对大屠杀受害者犹太民族、大屠杀种族灭绝暴行、大屠杀目击者传记互文下的历史记忆以及大屠杀历史修正主义的诸多隐喻,《尘归尘》艺术地再现了后现代语境下历史、回忆与话语交叉渗透、众声喧哗的大屠杀历史记忆现状。《尘归尘》不仅影射了大屠杀这一人类种族历史上的残酷浩劫,更通过呈现话语游戏、话语权力与循环重复的意象等艺术手法呈现了后大屠杀时代历史记忆的模糊性、话语性和创伤性,展现了品特戏剧在艺术与真实两维度之间精湛的驾驭能力。
吴迪陈红薇
关键词:大屠杀历史记忆隐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