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育新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青年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在有机相中酶促合成BGD前体二肽的研究
- 该研究采用热力学控制和动力学控制两种方法进行烧伤因子三肽(RGD)前体二肽Arg-Gly和Gly-Asp的合成的研究.作者使用了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Alcalase等几种蛋白酶,研究影响肽合成的...
- 陈育新
- 关键词:蛋白酶反相胶束
- 提高多肽固相合成效率的二甲苯溶剂配方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提高多肽固相合成效率的二甲苯溶剂配方及应用,其特征在于二甲苯溶剂配方由以下原料按体积比组成:二甲基甲酰胺DMF/二氯甲烷DCM/二甲苯DMB=1/1.5~2.5/0.15~1.0。其有效地降低了合成多肽的成本;...
- 陈育新毛世忠黄宜兵王笑非潘玲
- 净电荷对螺旋型抗癌肽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以高活性两亲性α-螺旋型阳离子抗癌肽A12L/A20L(多肽P)为模板,在其亲水面进行氨基酸定点取代,获得了一系列带有不同净电荷的多肽类似物,研究了净电荷对螺旋型抗癌肽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癌肽净电荷的改变对其溶血活性影响较小(最大差异为2倍),而对抗癌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显著(最大差异为10倍).抗癌肽P的净电荷最适范围为+7到+8,分子间静电排斥作用的最佳数目为3~5个,高于或低于此范围,其抗癌活性和选择性均明显降低.与人的正常细胞相比,负电性的癌细胞膜对于抗癌肽的净电荷变化更敏感,表明两亲性螺旋型抗癌肽针对癌细胞与正常细胞表现出良好的选择特异性.
- 黄宜兵翟乃翠高贵陈育新
- 关键词:净电荷疏水性溶血活性抗癌活性
- 碱性氨基酸对螺旋型抗菌肽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以螺旋型抗菌肽HPRP-A1为模板,利用精氨酸(R)对HPRP-A1序列中的赖氨酸(K)进行不同位点、不同数量的取代,结合改造前后抗菌肽的螺旋度、疏水性及自聚集常数等理化性质,研究了螺旋型抗菌肽结构与活性的相关性.进一步结合脂质体模拟和细胞膜穿透实验,对螺旋型抗菌肽与不同类型细胞膜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精氨酸的取代数量,会增强抗菌肽的疏水性和螺旋度,导致螺旋型抗菌肽对真核细胞的毒性增强;但精氨酸的增加会伴随着抗菌肽自聚集能力的降低以及抗菌肽对细菌细胞膜的渗透性降低,导致抗菌肽的抗菌活性降低.本研究对于设计和改造具有应用前景的螺旋型抗菌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赵文采韩丽丽彭颖君王晓静刘晟宇李鹏飞黄宜兵陈育新
- 关键词:抗菌肽精氨酸赖氨酸
- 设计的DL杂合多肽提高螺旋型阳离子肽的抗菌特异性
- 在本研究中,我们以前期工作获得的一种高活性两亲性螺旋型阳离子抗菌肽A12L/A20L为模板,通过结构优化,合理设计出一系列含有D型氨基酸的DL杂合多肽,并对多肽螺旋度与生物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在亲本多肽的疏水面...
- 黄宜兵何丽艳翟乃翠陈育新
- 关键词:螺旋性
- 螺旋型抗菌肽的疏水性对抗细菌与抗真菌活性的影响比较被引量:6
- 2013年
- α-螺旋型多肽HPRP-A1由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来源于幽门螺杆菌核糖体蛋白L1的N端.本研究以HPRP-A1为模板,在其非极性面中心通过单个氨基酸定点取代的方法,形成一系列疏水性不同的多肽类似物,系统地研究疏水性对α-螺旋型多肽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多肽疏水性及所带净电荷对多肽生物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HPRP-A1及疏水性相对较高的多肽类似物具有较好的广谱抗菌活性(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但也有相对较高的溶血活性;多肽的疏水性与所带净电荷的变化对多肽抗细菌活性与抗真菌活性所产生的影响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和程度.这意味着多肽与细菌的作用机制和多肽与真菌的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多肽对细菌和真菌的抗菌活性存在特异性,为设计出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抗菌肽药物奠定了基础.
- 赵连静黄宜兵高嵩崔岩贺丹王丽陈育新
- 关键词:抗菌肽疏水性净电荷特异性
- 在AOT/异辛烷反相胶束体系中酶法合成RGD前体二肽被引量:3
- 1999年
- 近十年来,在有机相中利用酶法合成短肽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对于在有机相中合成含有亲水氨基酸的短肽,仍然是一个难题.利用反相胶束可以解决亲水氨基酸在有机相中的低溶解性问题[1].Arg-Gly-Asp(RGD)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粘合细胞作用的三肽...
- 陈育新张学忠陈松明吴晓霞
- 关键词:二肽酶法合成有机相
- 提高多肽固相合成效率的二甲苯溶剂配方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提高多肽固相合成效率的二甲苯溶剂配方及应用,其特征在于二甲苯溶剂配方由以下原料按体积比组成:二甲基甲酰胺DMF/二氯甲烷DCM/二甲苯DMB=1/1.5~2.5/0.15~1.0。其有效地降低了合成多肽的成本;...
- 陈育新毛世忠黄宜兵王笑非潘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