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英杰

作品数:54 被引量:279H指数:10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携带者
  • 29篇慢性
  • 27篇病毒
  • 25篇病毒携带者
  • 21篇肝炎
  • 20篇乙型
  • 20篇乙型肝炎
  • 19篇乙型肝炎病毒
  • 19篇肝炎病毒
  • 17篇乙肝
  • 16篇乙型肝炎病毒...
  • 16篇乙型肝炎病毒...
  • 16篇肝病
  • 16篇肝炎病毒携带...
  • 15篇补肾
  • 14篇慢性乙肝
  • 13篇乙肝病毒
  • 13篇乙肝病毒携带
  • 13篇乙肝病毒携带...
  • 12篇中医

机构

  • 4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0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54篇陈英杰
  • 41篇周大桥
  • 38篇贺劲松
  • 35篇童光东
  • 24篇邢宇锋
  • 23篇高辉
  • 22篇陈亮
  • 18篇郑颖俊
  • 16篇邱梅
  • 16篇占伯林
  • 15篇张来
  • 12篇李群
  • 10篇魏春山
  • 9篇张晓晖
  • 9篇周小舟
  • 8篇唐海鸿
  • 7篇杨从意
  • 6篇马文峰
  • 6篇徐韶敏
  • 6篇徐文军

传媒

  • 6篇中西医结合肝...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光明中医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4篇2012
  • 5篇2010
  • 2篇2009
  • 12篇2008
  • 2篇2007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软皮汤对硬皮病小鼠模型皮肤组织中p-SMAD3、FLI1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前期研究显示软皮汤能改善硬皮病小鼠疾病模型皮肤纤维化程度,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软皮汤对纤维化重要通路TGF-β途径的活化因子SMAD3和抑制因子FLI1的影响。方法构建硬皮病小鼠疾病模型,采用Masson三色染色皮肤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肤CollagenⅠ、Fibronectin、p-SMAD3和FLI1表达水平。结果 (1)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动物皮肤中胶原纤维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软皮汤可减少软皮汤处理组小鼠皮肤中胶原纤维含量。(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小鼠皮肤中CollagenⅠ、Fibronectin、p-SMAD3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而FLI1的表达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
齐庆李永贤陈英杰李东海朱珂查旭山
关键词:硬皮病
头孢拉定致急性肝衰竭被引量:4
2007年
1名30岁男性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未行皮试而静脉滴注头孢拉定1.0g。0.5h后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经抗过敏治疗后稍缓解。第3天患者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尿色深,皮肤、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ALT235.4U/L,AST264.1U/L,γ-GT175.5U/L,ALP239U/L,TBil283.7μmol/L,DBil176.2μmol/L,CHE2153U/L,Cr271.2μmol/L。给予保肝、抗炎及对症治疗,40d后患者症状消退,血生化检查恢复正常。
陈英杰张来
关键词:头孢拉定急性肝衰竭
补肾健脾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胶囊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9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均为HBeAg阳性,HBV DNA定量大于107copies/ml,ALT水平男性在30-40 IU...
周大桥贺劲松童光东陈英杰高辉邱梅郑颖俊陈亮占伯林邢宇锋
关键词: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药
文献传递
赶黄草对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对HSC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赶黄草药物颗粒对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三项的影响,验证赶黄草药物颗粒抗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赶黄草浸膏对HSC细胞增殖抑制以及对Ⅰ型胶原及TGF-β1表达分析的影响,探讨赶黄草抗肝纤维化的部分作用机制,为赶黄...
陈英杰
关键词:赶黄草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I型胶原
文献传递
补肾健脾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复制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复制及对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诊断标准,ALT水平男性在30~40IU/mL,女性在19~401U/mL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贺劲松郑颖俊陈亮李淑惠周大桥童光东邢宇锋陈英杰高辉邱梅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补肾健脾方TH1/TH2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补肾健脾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双盲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胶囊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9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均为HBeAg阳性,HBVDNA定量大于107copies/ml,ALT水平男性在30-40 I...
贺劲松周大桥童光东陈英杰高辉邱梅郑颖俊陈亮占伯林邢宇锋
文献传递
补肾健脾方对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方对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300例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双盲分入2个试验组,其中治疗组200例,对照100例。52周...
陈英杰童光东贺劲松邢宇锋高辉周小舟邱梅郑颖俊徐文军徐韶敏陈亮唐海鸿张来占伯林马文峰孙新锋李群张晓晖周大桥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补肾健脾
文献传递
赶黄草浸膏药物血清对活化型肝星状细胞增殖分泌TGF-β1及Ⅰ型胶原的影响
目的:观察赶黄草浸膏药物血清对活化型肝星状细胞增殖分泌TGF-β1及Ⅰ型胶原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分别以生理盐水、赶黄草浸膏灌胃,连续灌胃3天后采血并分离血清。HSC-T6常规培养后分为正常组和药物组,分别以...
周大桥陈晶贺劲松童光东杨从意陈英杰高辉陈亮张来占伯林
关键词:赶黄草浸膏肝星状细胞增殖TGF-Β1表达
文献传递
软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观察软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软肝颗粒治疗,疗程为96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及乙肝病毒学指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的肝组织病理学疗效和肝脾超声疗效。【结果】(1)治疗48周和96周后,2组患者的ALT、AST、GGT、TBIL、HBsAg、HBeAg、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ALB、A/G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48周后,治疗组的ALB、A/G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HBeAg、HBV-DNA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ALT、AST、GGT、TBIL、HBsA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6周后,治疗组的AST、GGT、TBIL、HBsAg、HBeAg、HBV-DNA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A/G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ALT、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组织病理学疗效方面,治疗96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58.33%(35/60),对照组为33.33%(10/30),治疗组的肝组织病理学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2组均无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学评价达到恶化标准。(3)肝脾超声疗效方面,治疗48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33.33%(20/60),对照组为23.33%(7/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6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3.33%(38/60),对照组为40.00%(12/30),治疗组的肝脾超声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肝颗粒具有一定的改善肝功能�
朱倩欣贺劲松李铭舜钟培玲陈英杰
关键词:软肝颗粒肝组织病理
对“肝与大肠相通”的基础与临床探讨
从基础生理到临床治疗各方面分析探讨古籍记载的"肝与大肠相通"的机理,发现:生理上,与肝相表里的胆无法为肝降泄浊气,故借道大肠行降泄浊气之功能;门静脉系统极可能就是肝与大肠之间的通路;病理上,肝与若大肠相互影响,可以导致多...
陈英杰杨从意程晶李群周大桥
关键词:大肠生理病理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