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茹

作品数:1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肝炎
  • 6篇疗效
  • 6篇疗效观察
  • 5篇慢性
  • 3篇血浆
  • 3篇血浆吸附
  • 3篇重型
  • 3篇重型肝炎
  • 2篇多普勒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多普勒检测
  • 2篇血浆置换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脉冲多普勒
  • 2篇脉冲多普勒超...
  • 2篇慢性丙型
  • 2篇慢性丙型肝炎

机构

  • 13篇青岛市传染病...

作者

  • 13篇陈茹
  • 4篇杨永华
  • 2篇刘涛
  • 2篇宋树芬
  • 2篇孙晓飞
  • 2篇郇述玲
  • 1篇任树明
  • 1篇张娴
  • 1篇段建平
  • 1篇陈美珠
  • 1篇刘春华
  • 1篇张启顺

传媒

  • 2篇中华当代医学
  • 2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 3篇199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1998年
范天利陈茹李许庆杨永华张娴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血浆吸附(PA)与单纯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97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与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普通保肝、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PE+PA联合治疗,对照组在保肝、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单纯PE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化验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大部分精神、食欲好转,乏力、腹胀等症状及皮肤黏膜黄染明显减轻;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血氨(NH_3)、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 IL-2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1或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TBIL、ALT、AST、NH_3、PTA、LPS、TNF-α、IL-6、s IL-2R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追踪观察12周,治疗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PA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存活率。
陈茹段建平刘涛
关键词:血浆置换血浆吸附慢性重型肝炎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超声多普勒检测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干扰素治疗后的门静脉血流速度改变。方法 对接受干扰素治疗的14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进行超声检查,于肝门区分四个时间点测量门静脉血流速度:干扰素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24周后,治疗结束后24周。结果 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后病毒被完全清除或者有效清除者,治疗结束后门静脉血流速度比治疗前明显增加。抗病毒无效者,治疗开始后第24周或第48周门静脉血流速度比治疗前无明显增加。干扰素治疗无效的病人,在每一个时间点门静脉血流速度值都比对照组低。结论 脉冲多普勒超声无创性伤、易操作,是评价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效果的理想方法,干扰素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监测门静脉血流速度变化可以评估干扰素的疗效。
孙晓飞陈茹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脉冲多普勒超声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奥曲肽治疗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16例疗效观察
1998年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肝硬化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发病急、处理难、病死率高。我们于1995年初用奥曲肽(Octreotide或善得定)治疗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1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陈茹杨永华范天利李许庆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炎肝炎肝硬化善得定
易善复联合利加隆治疗脂肪肝7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易善复联合利加隆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138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单盲分成治疗组70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及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易善复456mg/次,3次/d,同时口服利加隆140mg/次,3次/d,饭后服用,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自觉症状、肝功能恢复、血脂及瘦素降低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B型超声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82.9%,对照组有效率6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易善复联合利加隆治疗脂肪肝对促进肝脏脂肪代谢、降低血脂、修复损伤的肝细胞。阻止或改善肝纤维化均有明显的功效。
陈茹郇述玲
关键词:脂肪肝易善复利加隆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临床应用分析
2002年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应用于临床治疗重型肝炎已有报道[1],可明显降低重型肝炎的病死率.病例的选择和治疗时机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与转归,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就16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ALSS治疗的情况,浅析ALSS的临床应用.……
刘春华陈茹杨永华
关键词:重型肝炎血浆吸附血浆置换ALSS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超声多普勒检测
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干扰素治疗后的门静脉血流速度改变。采用对接受干扰素治疗的14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进行超声检查的方法,于肝门区分四个时间点测量门静脉血流速度:干扰素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24周后,治疗结束...
孙晓飞陈茹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脉冲多普勒超声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百赛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服用百赛诺治疗的疗效及停药后肝功能的变化。方法CHB患者50例,口服百赛诺25mg,3/d,连续服用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病毒学改变情况、停药后情况。结果①服药后肝功能复常率ALT21/50例(42%),AST29/50例(58%),转阴率HBeAg8/50例(16%),HBVDNA7/50例(14%);②停药3个月后,复常率ALT21/50例(42%),AST19/50例(38%),HBeAg转阳2例,HBVDNA转阴2例。结论百赛诺治疗CHB有较好的保护肝细胞的效果,并有一定的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但是,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陈茹唐学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巨细胞病毒所致重型肝炎4例报道
1998年
成人单纯(?)细胞病毒肝炎(cytomegalovirus hepatitis.(MVH)临床罕见报道,由CMV所致重型肝炎文献也未见报道。我科近2年来发现CMVH 24例,其中重型肝炎4例,占16.7%。现将CMV所致重型肝炎4例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4例重型肝炎均为住院病人,男1例,女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9岁:4例血清学检测HAV、HBV、HCV、HDV、HEV、HGV及EBV均阴性,抗CMVIgM均阳性。临床分型:急性重型肝炎1例。
范天利李许庆任树明陈茹杨永华
关键词:重型肝炎血清学检测急性重型肝炎近期预后
血浆胆红素吸附在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青岛市传染病医院65例非乙型、丙型肝炎急性肝损害重度黄疸住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8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9.39岁;对照组3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8.12岁。对照组32例患者只给予药物综合治疗,治疗组33例患者在药物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浆特异性胆红素吸附治疗,并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酶原活性(PTA)、血常规、电解质及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的肝功能、PTA等并追踪近期转归。结果治疗组经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后2周、4周较治疗前,总胆红素(TBiL)下降明显(P<0.01),PTA上升明显(P<0.05)。治疗组4周治愈率39.40%,对照组4周治愈率12.50%(P<0.05),治疗组8周治愈率66.67%,对照组8周治愈率40.63%(P<0.05)。结论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急性肝损害重度黄疸患者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阻止病情恶化,明显提高临床治愈好转率,特别适合于不宜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度黄疸患者。
宋树芬陈茹陈美珠
关键词:血浆吸附高胆红素血症肝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