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贵进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切除
  • 3篇诊治
  • 3篇诊治分析
  • 3篇手术
  • 3篇门静脉
  • 3篇门静脉高压
  • 3篇静脉
  • 3篇静脉高压
  • 3篇甲状腺
  • 2篇动脉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术后
  • 2篇脾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取栓
  • 2篇取栓术
  • 2篇肿瘤
  • 2篇系膜
  • 2篇临床诊治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涿鹿县医院

作者

  • 12篇陈贵进
  • 8篇王春喜
  • 5篇魏志成
  • 4篇李胜君
  • 3篇董光龙
  • 3篇李晨
  • 2篇梁发启
  • 2篇褚福涛
  • 2篇王宇
  • 2篇张楠
  • 1篇牛磊
  • 1篇徐晓
  • 1篇夏绍友
  • 1篇李胜军
  • 1篇赵勇

传媒

  • 5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杂性脾脏切除及安全措施的探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复杂性脾脏切除的安全措施,总结复杂性脾脏切除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1998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16例复杂性脾脏切除病例进行系统回顾,总结手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各种病理解剖特点、术中特殊处理措施、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15例患者获得临床痊愈,1例死亡,死亡率0.86%。85例恢复顺利;30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25.86%,主要为肺部感染、肺不张、腹水以及脾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结论:充分的术前检查和评估、规范的手术操作、脾周粘连的仔细分离及合理的脾蒂微出血离断措施,是确保复杂性脾切除安全的关键。
王春喜梁发启陈贵进魏志成夏绍友李胜军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巨脾
45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45例确诊为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引起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主要为胰源性因素(39例86.7%),其他因素相对较少(6例13.3%)。本病临床表现包括原发病、消化道出血及脾大脾亢等,而肝功能均正常。腹部超声、CT/MRI、血管造影、胃镜、钡餐造影等辅助检查结合术中探查有助于确诊。21例接受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栓塞治疗;21例行脾切除+贲门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行单纯脾切除术。外科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短期、长期随访疗效均好于内镜下治疗。结论依脾切除并根据曲张静脉情况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疗效肯定。
陈贵进王春喜李胜君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内镜手术
腹膜假性黏液瘤52例临床诊疗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52例腹膜假性黏液瘤诊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5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膨隆、腹胀及腹痛,经超声、CT、腹腔穿刺活检证实43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2例术后死亡,余恢复良好;45例随访2月-11年,7例死亡。结论腹膜假性黏液瘤虽属低度恶性,但病死率高,超声、CT、腹腔穿刺活检联合检查有助于明确术前诊断,减瘤术为本病主要治疗手段,改进切除范围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生存率亦有显著意义。
牛磊王春喜陈贵进
关键词:腹膜假性黏液瘤细胞减灭术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及早期预防的疗效分析
1、研究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ST)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研究其用于预警高危患者的可行性;分析围手术期早期干预措施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断流术后PVST的疗效;尝试探讨肝硬化...
陈贵进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断流术血栓形成
文献传递
8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治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8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88例术前均行颈部超声或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漏诊率为15.9%,术中冰冻检查漏诊率为6.6%。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5例行治疗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6例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5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口服优甲乐片。随访3~56个月,仅2例复发。结论应重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特点,正确诊断及规范术式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陈贵进王春喜李胜君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淋巴结清扫
结直肠癌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手术是结直肠癌唯一可能的治愈性手段,但对于局部进展和远处转移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多数结直肠癌原发灶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但术后仍有一半会复发。化疗和放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复发率,但其对机体的累积毒性不可忽视,且临床上对放化疗耐受的情况时有发生。生物免疫治疗可激发机体针对肿瘤的特异反应,是一种无毒性的理想治疗手段,有望成为继手术、放化疗后一种新的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肿瘤疫苗作为一种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策略,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结直肠癌肿瘤疫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陈贵进菅雁兵李晨赵勇董光龙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疫苗免疫耐受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TSH水平的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以及手术治疗后血清甲状腺激素及TSH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8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均接受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手术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后1d、3d、7d、14d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血清FT3、FT4、T3、T4及TSH水平;同时选择同龄同性别体检健康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检测。结果:28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血清FT3、FT4、T3、T4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以危重患者最明显;手术后血清甲状腺激素进一步降低,手术后3d降至最低水平,手术后7d逐渐回升,术后14d恢复手术前水平。结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存在低甲状腺激素血症,且以危重患者最明显,手术创伤后进一步加重这种现象,术后血清甲状腺激素随病情恢复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围手术期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及TSH水平有助于了解病情轻、重及手术后病情恢复情况。
王春喜李胜君魏志成陈贵进张楠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甲状腺激素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3月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计算机病案管理系统共检索出28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其中男16例,女12例,平均发病年龄59.85岁;双原发癌19例,三原发癌6例,四原发癌3例;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23例术前经全结肠镜检查后确诊,5例术中经补充诊断或术后病理确诊;所有病例均行一期手术切除:27例行根治性切除,1例行姑息性切除;共26例获得随访:24例随访时间达到1年,存活22例;19例随访时间达到2年,存活17例;13例随访时间达到3年,存活10例;5例随访时间达到5年,存活4例。结论临床上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并不多见,有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术前全面详细的电子结肠镜检查,术中仔细探查及必要时冷冻活检有助于该病的最终确诊。根据肿瘤的位置、范围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并于术后制订个性化辅助放化疗方案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和提高总生存率。
李晨郭玉霖陈贵进菅雁兵王宇刘紫朦董光龙
关键词:预后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程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及治疗后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42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7、14、30 d抽取空腹静脉血,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检测血清FT3、FT4、T3、T4、TSH水平;选择同龄同性别健康查体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血清FT3、FT4、T3、T4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以肠坏死组最明显(P<0.05);治疗后血清甲状腺素降低,30 d后接近正常水平。结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存在低甲状腺素血症,且以肠坏死患者最明显,治疗后随病情逐渐恢复。
王春喜魏志成陈贵进张楠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取栓术甲状腺激素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结合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对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108例,其中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肠外营养即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的营养)72例(EEN+PN组),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36例(TPN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7 d体质量、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前后体质量、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状况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PN组相比,EEN+PN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进流食及术后住院平均时间分别缩短了0.79 d、0.88 d、0.53 d和1.36 d(P<0.05)。结论 EEN+PN在改善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方面与TPN有同等效果,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上效果更优,是一种安全、有效、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
李晨陈贵进郭玉霖徐晓菅雁兵王宇董光龙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全肠外营养胃癌全胃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