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默

作品数:12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调强
  • 6篇放疗
  • 5篇术后
  • 5篇宫颈
  • 5篇宫颈癌
  • 3篇调强放疗
  • 3篇调强放射
  • 3篇调强放射治疗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适形
  • 3篇宫颈癌术
  • 3篇宫颈癌术后
  • 3篇肠癌
  • 2篇三维适形
  • 2篇三维适形放疗
  • 2篇适形放疗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机构

  • 11篇佛山市第一人...
  • 2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2篇陈默
  • 10篇黄荣
  • 8篇曾晓红
  • 8篇蒋军
  • 6篇周菲菲
  • 4篇闵燕飞
  • 4篇邹育超
  • 3篇何瀚
  • 2篇孙颖
  • 2篇何瀚
  • 1篇张广顺
  • 1篇廖珊
  • 1篇滕建建
  • 1篇赵晓昀
  • 1篇马骏
  • 1篇张利文
  • 1篇梁少强
  • 1篇郭颖
  • 1篇何翰
  • 1篇唐玲珑

传媒

  • 3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咽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颞叶勾画方式的推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推荐一种适用于接受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鼻咽癌患者颞叶的勾画方式和图谱,以利于多中心的剂量学比较。【方法】通过系统阅读关于颞叶放疗损伤的文献,收集了不同单位颞叶的勾画方法。将2004年11月至2006年11月共21例接受IMRT治疗并且通过核磁共振(MRI)诊断为具有单侧放射性颞叶坏死(TLN)的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比较了颞叶不同勾画方式得出的剂量体积参数,颞叶体积,最大剂量(D max),D1(1%颞叶体积所接受的剂量),D2,D1PRV(1%颞叶PRV所接受的剂量)。【结果】颞叶不同的勾画方法具有不同的剂量体积参数值(P<0.05);鼻咽癌IMRT治疗中放射性TLN发生最常见部位为颞下回和/或颞中回前内侧,常累及海马或海马旁回。本文推荐颞叶勾画应该包括海马及海马旁回,不包括脑岛及基底节。另外,本文还提供了一套基于CT-MRI融合图像的颞叶勾画范围的图谱。【结论】推荐的基于解剖学和放疗损伤部位的颞叶勾画方式,能减少不同中心关于颞叶勾画的差异,从而有利于不同中心关于剂量和副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余孝丽张广顺陈默郭颖孙颖
关键词:鼻咽癌IMRT颞叶
调强放疗下单纯咽后淋巴结转移鼻咽癌部分颈部照射的可行性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总结调强放射治疗条件下单纯咽后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治疗效果,评价该部分患者接受部分颈部照射(Ⅱ区、Ⅲ区和ⅤA区)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单纯咽后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患者154例,全组患者鼻咽原发病灶和环状软骨以上Ⅱ、Ⅲ和ⅤA区颈部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其中100例(全颈部照射组)患者还采用常规颈前半野技术照射对下颈部进行了预防照射,余54例(部分颈部照射组)还接受部分颈部照射。结果全组患者5年的无病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率和无区域复发率分别为80.5%、85.7%、94.8%和98.1%。部分颈部照射组和全颈部照射组5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0%和7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两组5年无区域复发率分别为94.4%和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0)。部分颈部照射非任何生存终点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调强放射治疗条件下,单纯咽后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患者接受部分颈部照射(Ⅱ区、Ⅲ区和ⅤA区)是可行的。
陈默唐玲珑孙颖马骏
关键词: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咽后淋巴结
直肠癌PPAR γ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0例直肠癌组织、10例直肠腺瘤组织和10例直肠旁正常组织切片中的PPARγ的表达,结合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放疗敏感性、淋巴结转移、生存期探讨其意义。结果 PPARγ在直肠癌中含量明显高于腺瘤组织及直肠旁正常组织(P<0.05);PPARγ在直肠癌中的表达与直肠癌分期、放疗敏感性、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直肠癌组织中PPARγ表达与临床相关因素关系密切,对直肠癌预后的判断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梁少强黄荣蒋军曾晓红何瀚周菲菲陈默
关键词:直肠癌放疗敏感性
COX-2及Her2/neu在结直肠癌旁组织中表达意义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和旁癌组织中的COX-2及Her2/neu的表达情况,探究COX-2及Her2/neu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各指标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200例,收集各研究对象的结直肠癌病理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各一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及Her2/neu蛋白质表达。结果结直肠癌中Her2/neu表达情况:蛋白质表达阳性占86.0%,明显高于对照组Her/neu阳性表达(24.0%)(P<0.05)。结直肠癌中Her2/neu表达与Dukes分期和肝转移相关(P<0.05)。结直肠癌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89.0%,而癌旁正常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为32.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与肿瘤肝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与Her2/neu表达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探究蛋白质的表达,结肠癌COX-2及Her2/neu蛋白质的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COX-2及Her2/neu蛋白质的表达与肝转移和Dukes有关,而且它们之间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5)。
周菲菲黄荣蒋军曾晓红何瀚邹育超陈默闵燕飞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结直肠癌HER2/NEUCOX-2
骨髓保护在老年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在老年宫颈癌术后放疗中应用骨髓保护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3例老年(年龄≥60岁)宫颈癌术后放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3例采用骨髓保护调强放疗技术(研究组),53例采用常规调强放疗技术(对照组)。两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5.6±4.7岁和64.7±5.2岁。放疗采用外照射+^(192)Ir高剂量率后装治疗。结果①剂量学评价:研究组的骨髓受照射剂量体积参数(V_(10),V_(20)和V_(4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靶区(PTV)的覆盖率和其他危及器官(小肠、直肠和膀胱)的受照射剂量体积参数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不良反应评价:研究组Ⅱ°以上血液毒性明显低于对照组(20.9%vs 42%,P<0.05);下消化道反应和泌尿系统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宫颈癌术后放疗中应用骨髓保护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骨髓的受照剂量和体积,减少严重血液学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对减少不完全性骨折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黄荣曾晓红陈默
关键词:宫颈癌老年调强放疗骨髓保护
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容积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调强放疗(VMAT)技术在术后伴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术后伴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辅助放疗的最佳治疗模式。方法接受术后辅助放疗的120例具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其中3D-CRT、IMRT及VMAT各40例,比较观察3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使用IMRT和VMAT技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急性胃肠道反应和泌尿道反应发生率,IMRT和VMAT技术优于3D-CRT技术(P<0.05);放射性肠炎及膀胱炎的发生率,3D-CRT、IMRT和VMAT技术未发现差异(P>0.05)。结论具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IMRT、VMAT和3D-CRT技术放疗,其短期生存率相似,IMRT和VMAT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3D-CRT;IMRT和VMAT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蒋军张利文廖珊陈默曾晓红何翰周菲菲闵燕飞邹育超黄荣
关键词: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预测宫颈癌早期放化疗疗效及预后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预测宫颈癌患者早期放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同期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共74例,于放化疗前、放化疗中、放化疗结束时进行磁共振(MR)扫描及DWI检查。记录不同时间段的肿瘤体积和宫颈癌表观弥散系数(ADC)变化,依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比较放化疗前后不同疗效组ADC值及其变化率。对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以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WI对宫颈癌复发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放化疗前、中、结束时患者的肿瘤体积和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放化疗前相比,不同疗效组放化疗后的ADC值均明显升高(P〈0.05),且放化疗后各组ADC值和ADC变化率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对宫颈癌复发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3%和95.45%。结论:DWI可以预测宫颈癌早期放化疗临床疗效,并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曾晓红黄荣蒋军何瀚邹育超周菲菲闵燕飞陈默
关键词:宫颈癌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放化疗
SPECT定义活性骨髓优化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骨髓显像结合宫颈癌骨髓保护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放疗前行99Tcm硫胶体SPECT骨髓显像确定盆骨中活性骨髓,采用图像融合技术将SPECT与定位CT融合。根据SPECT和盆骨外轮廓定义的骨髓体积,分别制定SPECT-IMRT(SPEC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和骨髓剂量保护的调强放疗(bone marrow sparing-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BMS-IMR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骨髓、小肠、直肠和膀胱)剂量分布。靶区处方剂量45 Gy/25次。结果 SPECT-IMRT计划和BMS-IMRT计划定义的骨髓体积分别为(238.15±36.82)和(1 100.61±109.92)cm3(t=33.273,P〈0.05);SPECT-IMRT计划的骨髓高剂量辐射区V30、V40和V45的平均体积较BMS-IMRT计划分别降低6.9%、5.7%和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0、3.426、3.448,P〈0.05);而低剂量辐射区V10和V20的平均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PTV的覆盖率和其他危及器官(膀胱、小肠和直肠)的受照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骨髓显像能较清晰地在CT断层图像上显示活性骨髓的范围。与BMS-IMRT比较,SPECT-IMRT能进一步降低高剂量辐射的剂量体积(V30、V40和V45)。
黄荣滕建建曾晓红陈默
关键词:宫颈癌调强放疗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胃癌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放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放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胃癌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5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的SOX(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步实施三维适形放疗方案,对比2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2组在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放疗治疗手段对胃癌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曾晓红黄荣蒋军何瀚邹育超周菲菲闵燕飞陈默
关键词: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疗
立体定向体部放疗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BRT)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接受SBRT联合GM-CSF治疗的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治疗后患者的近期疗效(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和远期疗效(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免疫指标(CD4^(+)T淋巴细胞水平、CD8^(+)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值)、肝功能指标(ALT、AST、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肝癌指标(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水平)、生活质量[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7.42%、90.00%、58.62%和40.74%,疾病控制率分别96.77%、93.33%、75.86%和70.37%。31例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为9.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1.0个月。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1周比较,治疗后1周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CD8^(+)T淋巴细胞水平、CD4^(+)/CD8^(+)值、白蛋白水平下降,ALT、AST水平升高(均P<0.05);与治疗后1周比较,治疗后1个月、3个月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CD8^(+)T淋巴细胞水平、CD4^(+)/CD8^(+)值升高(均P<0.05),而ALT、AST、白蛋白水平恢复至治疗前水平。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甲胎蛋白水平较治疗前1周有所下降,治疗后患者的KPS评分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均P<0.05)。结论SBRT联合GM-CSF可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持患者肝功能的稳定,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远期临床疗效,可作为失去手术指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方案。
周菲菲黄荣蒋军赵晓昀曾晓红何瀚陈默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临床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