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莉
-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我国气流床气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工艺选择原则被引量:16
- 2011年
- 为了解目前国内气流床气化工艺的开发与应用现状,对国内正在使用的6种气流床气化工艺———Shell工艺、GSP工艺、两段式工艺、Texaco工艺、多喷嘴对置式工艺和多元料浆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对各工艺的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对煤种和后续产品的适应性,并结合各工艺的特点,提出了工艺选择的基本原则:气化煤种为高灰分、高灰熔点煤或褐煤,优先选用GSP工艺,其次选用Shell工艺和两段式工艺;气化后煤气用于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优先选用Texaco工艺,其次选用Shell和两段式工艺;气化后煤气用于合成氨或合成甲醇,优先选用多元料浆工艺和多喷嘴对置式工艺,其次选用GSP工艺和Texaco工艺。
- 贺国章周敏雷佳莉宋利强魏江红
- 关键词:煤炭气化气流床气化工艺IGCC合成甲醇
- 煤热解过程中硫的析出规律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2年
- 总结了我国煤炭中各种形态硫的赋存规律,及其在热解过程中无机硫与有机硫变迁规律的研究现状,比较不同气氛下各种硫的析出,指出富氢气体在煤炭热解脱硫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 雷佳莉严东
- 关键词:煤中硫赋存热解硫析出
- 稻壳与煤的共热解特性被引量:4
- 2011年
-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煤(原煤、脱灰煤)和稻壳分别单独及按不同比例混合热解进行了热重实验。结果表明:稻壳对煤的热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稻壳添加量的增加,煤热解高峰区向低温区移动,但这种趋势逐渐减小,且对原煤的促进作用较脱灰煤明显。通过相同配比时不同升温速率的对比实验,得出升温速率增大会使热解所需温度升高和半焦产率增加。由于煤与稻壳热解温度区间基本不重叠,其共热解时不存在协同效应。
- 宋利强周敏孟磊胡长娥雷佳莉贺国章魏江红
- 关键词:煤稻壳共热解
- 煤炭微波脱硫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对近年来国内外煤炭微波脱硫技术的研究进行了评述,认为微波以特殊的加热形式,能对煤炭中的特定物质进行选择性加热,对煤炭脱硫过程有强化作用,提高了脱硫效率。指出,应从煤炭介电性质、除了2.45 GHz的其他波段微波对煤炭的影响、含硫气体析出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等方面更深入地进行研究。
- 雷佳莉周敏严东叶普海
- 关键词:煤炭脱硫微波
- IGCC发电系统中煤气化技术的选择被引量:1
- 2011年
- 介绍了四种用于IGCC发电系统的先进煤气化技术,分析了每种技术的优缺点;依据IGCC用煤气化技术的选择原则,分析了国内发展IGCC项目对这四种技术的选择。
- 贺国章魏江红宋利强雷佳莉
- 关键词:IGCC煤气化
- 应用线性回归法预测焦炭强度被引量:9
- 2011年
- 简述了焦炭强度的影响因素,并选取配合煤的挥发分、粘结指数、灰分和硫分为影响因素,以某焦化厂原料煤和相应焦炭质量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焦炭机械强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有效依据配合煤的挥发分、粘结性、灰分和硫分4个质量指标,预测焦炭质量,满足生产过程对质量指标的控制要求。
- 魏江红周敏韦小梅贺国章宋利强雷佳莉
- 关键词:焦炭强度焦炭质量
- 添加生物质对煤气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总结了煤和生物质单独气化的缺点,综述了煤与生物质共气化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在添加生物质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概括了开展煤与生物质共气化技术研发的前景及意义。
- 宋利强雷佳莉贺国章魏江红
- 关键词:煤生物质共气化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