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晓霞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疾病
  • 3篇肺疾病
  • 1篇动机
  • 1篇预见性护理
  • 1篇社会支持
  • 1篇衰竭
  • 1篇通气
  • 1篇通气治疗
  • 1篇清和
  • 1篇重症肺炎
  • 1篇无创辅助通气
  • 1篇无创辅助通气...
  • 1篇洗液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计数

机构

  • 5篇武汉市第一医...

作者

  • 5篇雷晓霞
  • 1篇容娟
  • 1篇聂红
  • 1篇张念
  • 1篇王莎
  • 1篇袁文胜
  • 1篇孙滨
  • 1篇居琪晅
  • 1篇潘亚兰
  • 1篇叶菲
  • 1篇祝丹
  • 1篇齐昌珉
  • 1篇孙洁民
  • 1篇毛莉娜
  • 1篇程潇
  • 1篇王聪
  • 1篇王世红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补肺益气汤加减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观察补肺益气汤加减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AE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无创通气治疗)与实验组(无创通气+补肺益气汤加减治疗)各40例。对比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困难评分指数(mMRC)。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咳嗽、喘息、喘鸣、胸闷评分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R)评分较高,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相对较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相对较低,6 min步行试验及呼吸困难(mMRC)评分较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在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接受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补肺益气汤加减治疗,能够促进肺功能改善及呼吸质量提升,对疾病控制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值得重视及推广。
雷晓霞毛莉娜
关键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无创辅助通气
40例COPD患者的预见性护理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COPD抽取40例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认知、生活、躯体、心理等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身体和精神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能够使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得到明显的改善。
雷晓霞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见性护理
动机性访谈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锻炼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采用动机性访谈促进呼吸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据跨理论模型评估方法,实施动机性访谈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锻炼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大多处于行动阶段和行动维持阶段,两组患者各阶段人员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对促进COPD患者呼吸锻炼效果明显,可激发患者锻炼动机,增强锻炼意愿,提高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雷晓霞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锻炼
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容娟祝丹居琪晅孙洁民张念齐昌珉王莎王聪雷晓霞聂红潘亚兰王世红叶菲程潇孙滨
2014年7月2日,武汉市科技局在武汉主持召开了由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承担的“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生存质量影响的相关性研究”项目技术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所作的汇报,审阅了工作报告和...
关键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