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鞠亮

作品数:11 被引量:135H指数:5
供职机构: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5篇腰椎
  • 5篇微创
  • 3篇胸腰椎
  • 3篇牵张
  • 3篇牵张器
  • 3篇椎骨
  • 3篇胫骨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腰椎骨折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弓根螺钉
  • 2篇椎体
  • 2篇胫骨骨折
  • 2篇螺钉
  • 2篇内固定
  • 2篇经皮钢板
  • 2篇骨密度
  • 2篇辅助复位

机构

  • 11篇临沂市沂水中...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1篇鞠亮
  • 6篇张英华
  • 4篇黄寿国
  • 3篇张霞
  • 3篇陈波
  • 3篇李明
  • 2篇聂锋锋
  • 2篇蔡自强
  • 1篇闫培华
  • 1篇柴仕红
  • 1篇陈仲华
  • 1篇崔运红
  • 1篇魏相磊
  • 1篇贾堂宏
  • 1篇王翔军
  • 1篇孙景云
  • 1篇许红云
  • 1篇刘波

传媒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TLIF在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凝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评价微创经椎间孔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在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DVT的影响。方法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163例,分别采用了微创TLIF(微创TLIF组)和开放TLIF(开放TLIF组)术式,检测其术前24 h内、术后24 h、术后7 d的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D二聚体水平,平均随访了12个月,于术后第2周、第12个月分析随访结果,并采用ODI评分、VAS评估手术效果。结果微创TLIF组术后第2周、第12个月时腰背痛VAS明显低于开放TLIF组(P均<0.05);术后第2周、第12个月两组之间ODI评分比较,P均<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P均<0.05,上述指标术前两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微创TLIF治疗老年腰椎病患者效果优于传统开放TLIF,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D二聚体水平。
李明张英华孙景云贾堂宏鞠亮黄寿国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病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D二聚体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Cobb’s角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的比较被引量:98
2014年
背景:切开复位内固定创伤大,并发症多,随着微创观念深入临床,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逐步显示出其显著的优越性。目的:对比观察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修复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其中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25例、开放手术组25例。分别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治疗后住院时间、手术切口目测类比评分;于治疗前、治疗后24,48 h检测外周血肌酸激酶活性及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前后通过影像学结果观察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变化。结果与结论:与开放组相比,微创组手术切口长度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治疗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后伤口疼痛程度轻。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肌酸激酶活性在治疗前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24,48 h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开放组治疗后24,48 h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肌酸激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微创组。两组治疗后Cobb’s角及椎体前缘高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Cobb’s角与椎体前缘高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修复胸腰椎骨折效果相近,但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对患者全身创伤反应的影响程度较开放手术明显降低,更具有微创性。
聂锋锋张英华黄寿国鞠亮陈波
关键词:微创内固定开放手术胸腰椎骨折椎体前缘高度
牵张器辅助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鞠亮张霞王翔军蔡自强崔运红陈仲华张英华
该项目课题来源于临科字[2007]38号,NO:0713046。主要内容:该研究将所采集的不稳定性胫骨骨折病例104例,随机分组,分别应用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牵张器辅助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牵张器+MIP...
关键词:
关键词:胫骨骨折牵张器钢板内固定治疗
老年人生活方式及营养状况与骨密度的关联性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营养状况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进行健康体检且自愿参加骨密度(BMD)检查的637例老年志愿者进行生活方式及膳食营养方面的调查,并借助超声骨密度测定仪对老年人受试者右侧跟骨的BMD进行测量。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男性和女性的BMD值均逐渐下降(P<0.01);常年吸烟、有饮酒习惯组的老年男性和女性BMD值分别低于无吸烟的男性和女性(P<0.01);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男性和女性BMD值分别高于偶尔及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和女性(P<0.01);坚持饮用奶制品、服用活性维生素D及钙剂的老年男性和女性BMD值分别高于不饮用奶制品的老年男性和女性(P<0.01)。结论老年人BMD与生活方式及膳食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膳食习惯对提高老年人骨健康极其重要。
鞠亮
关键词:营养状况骨密度
微创入路伤椎椎弓根螺钉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复位内固定脊柱稳定结构的保护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经伤椎椎弓根螺钉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43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椎旁肌间隙入路组(肌间隙组)23例和传统后正中入路组(传统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腰部疼痛情况(VAS)及影像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肌间隙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平均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隙组术后3 d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骨折椎体高度均无丢失、无内固定物断裂,伤椎的高度恢复两组均满意。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对椎旁肌影响小,并发症少,有利于保护脊柱的稳定结构,与经伤椎椎弓根螺钉撬拨复位内固定起协同作用,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鞠亮陈波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骨折固定术椎旁肌间隙入路
两种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观察比较
2011年
目的:观察改良张力带钢丝与丝线环扎术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髌骨骨折的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采取改良张力带钢丝与丝线环扎术进行治疗,根据随访记录优良率。结果:改良张力带钢丝法治疗的患者优良率为95.0%,丝线环扎术治疗的患者优良率为70.0%,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张力带钢丝法治疗髌骨骨折牢固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应作为治疗髌骨骨折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鞠亮
关键词:髌骨骨折改良张力带钢丝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保守疗法治疗,研究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并分析Cobb角度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腰椎部疼痛症状。
黄寿国鞠亮陈波聂锋锋李明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胸腰椎
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微创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开放TLIF)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分别采用开放TLIF(34例)和微创TLIF(19例)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ODI、VAS评分等指标。结果2例失访,51例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微创TLIF组均少于开放TLIF组(P〈0.05);手术时间与术中透视时间:微创TLIF组均长于开放TLIF组(P〈0.05);腰背痛VAS评分:微创TLIF组术后2周、12个月时低于开放TLIF组(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ODI评分:术后2周、3个月、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均未发生植骨不融合。结论微创TLIF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方法。
李明许红云鞠亮刘波张英华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不稳症
骨科牵张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2010年
目的设计一种骨科牵张器并研究其在胫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自行设计骨科牵张器、并在其辅助下行骨折复位、经皮钢板植入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胫骨骨折36例。按AO分类:B型14例,C型22例。结果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6周。无感染发生。结论该牵张器使用方便、可靠,减少术者劳动强度,保护骨折端血运,使骨折治疗更符合微创固定原理,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
鞠亮张霞张英华
关键词:牵张器胫骨骨折粉碎性微创
髋部骨密度测量的体位选择与质量控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对髋部不同体位的骨密度值(BMD)、骨矿含量(BMC)的测量,了解体位变化对髋部骨密度测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观察患者15例,在下肢中立位、内旋15°、内旋30°状态下分别测量髋部BMD、BMC,比较不同体位下髋部BMD、BMC的变化。结果随着下肢旋转角度的改变,髋部BMD、BMC测量值均有变化,从中立位到15°及30°内旋时,股骨头BMD值逐渐升高,而BMC仅轻微升高。结论髋部BMD、BMC测量受体位变化的影响,其中BMD受体位变化影响较明显,一致的扫描体位对髋部骨密度测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蔡自强闫培华魏相磊柴仕红鞠亮
关键词:髋部体位选择骨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