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志峰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胶原
  • 5篇缺损
  • 5篇颌骨
  • 5篇纳米骨
  • 5篇胶原基纳米骨
  • 5篇骨缺损
  • 4篇颌骨缺损
  • 2篇术后
  • 2篇下颌
  • 2篇下颌骨
  • 2篇下颌骨缺损
  • 1篇蛋白
  • 1篇型胶原
  • 1篇修复颌骨缺损
  • 1篇牙釉质
  • 1篇牙釉质脱矿
  • 1篇牙周
  • 1篇牙周骨缺损
  • 1篇牙周炎
  • 1篇牙周植骨术

机构

  • 7篇北京市和平里...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韩志峰
  • 6篇吴燕丽
  • 6篇张丽军
  • 5篇姚丽
  • 4篇朱菲
  • 3篇王影
  • 3篇张昊
  • 3篇齐小良
  • 2篇刘昕燕
  • 2篇胡雪兰
  • 2篇廖福琴
  • 2篇崔福斋
  • 2篇高岩
  • 2篇张洁
  • 1篇刘莹
  • 1篇厉松
  • 1篇孙开华
  • 1篇庞淑珍
  • 1篇徐文
  • 1篇盛敏

传媒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人民军医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4
  • 1篇1999
  • 1篇199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Ⅳ型胶原和C-erbB-2在口腔念珠菌白斑中的表达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研究口腔念珠菌白斑中Ⅳ型胶原和癌基因蛋白C erbB 2的表达特点。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对 3 2例口腔念珠菌白斑病例中的Ⅳ型胶原和癌基因蛋白C erbB 2的表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Ⅳ型胶原染色在 2 7例中成功。正常和单纯增生的口腔上皮基底膜区Ⅳ型胶原呈均匀线状阳性 ,发生改变时表现为增厚、变薄和染色中断。上皮异常增生时变薄和染色中断者多于非上皮异常增生者。C erbB 2在 78%的念珠菌白斑中为阳性 ,主要出现在棘层细胞膜 ,呈网状。上皮异常增生与否与染色强度和阳性率无关。结论 念珠菌白斑中Ⅳ型胶原表达主要的改变是线状阳性变薄和染色中断 ,可能与癌前病变的基底膜降解有关 ;C erbB 2在念珠菌白斑中的表达较广泛 ,是一般性细胞增殖调节因子 ,与上皮异常增生的关系不大。
高岩刘昕燕韩志峰王颖
关键词:胶原
胶原基纳米骨修复颌骨缺损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
吴燕丽韩志峰张丽军朱菲廖福琴张昊姚丽张洁齐小良任桂芳王影潘子昂
该课题为胶原基纳米骨修复颌骨缺损项目的研究。应用胶原基纳米骨及结合胶原膜(nHAC/GTR)修复兔下颌骨缺损,证实了nHAC是一种较理想的,在国内能广泛应用的新型骨组织替代材料。临床上nHAC填充拔牙创、颌骨缺损,有明显...
关键词:
关键词:胶原基纳米骨颌骨缺损
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在正畸治疗中预防牙釉质脱矿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商品名护牙素)对固定矫治中托槽周围牙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0颗因正畸治疗而拔除的前磨牙随机分成四组:①护牙素组;②0.2%NaF组;③0.2%NaF+护牙素组;④空白对照组。在牙齿颊面粘结正畸托槽,体外pH循环35天后,每组取10个样本经切片、磨片至厚度100μm^110μm,采用软X线投照技术及高清晰度数码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釉质脱矿深度和灰度。另外,每组取5个样本用扫描电镜观察釉质表面超微结构的改变。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形态学表现:软X线照片显示护牙素组、0.2%NaF组、0.2%NaF+护牙素组都没有出现明显脱矿,对照组出现了19.34±6.8μm深的脱矿。扫描电镜显示前三组的牙釉质表面有矿物质沉积,孔隙变小,对照组的牙釉质表面有程度不等蜂窝状孔隙。灰度值比较结果显示:①护牙素组、0.2%NaF组之间脱矿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护牙素组、0.2%NaF组、0.2%NaF+护牙素组的脱矿量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③护牙素组及0.2%NaF组与0.2%NaF+护牙素组之间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牙素在正畸治疗中具有预防牙釉质脱矿作用;护牙素和氟化物有协同作用,可增强牙齿的防龋能力。
廖福琴厉松盛敏韩志峰张丽军吴燕丽
关键词:正畸牙釉质脱矿
胶原基纳米骨加自体骨修复颌骨缺损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胶原基纳米骨(nHAC)加自体骨修复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颌骨缺损需植骨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填入nHAC加自体骨(63例),骨诱导活性材料(OAM)(44例)以及单纯nHAC(57例)3组不同植骨材料。术后1、2、3、4、6、8、12个月复诊,对病损部位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观察新骨形成情况。结果nHAC加自体骨、OAM、nHAC充填修复颌骨缺损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X线显示nHAC加自体骨、OAM成骨速度早于单纯nHAC。结论nHAC加自体骨修复颌骨缺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提高骨缺损修复的效果。
张昊张丽军韩志峰吴燕丽朱菲姚丽徐文刘莹
关键词:胶原基纳米骨自体骨颌骨缺损
采用牙弓固定装置进行颌面外科术后固定71例
2011年
固定正畸是矫治口腔牙列错畸形的常用方法,具有正畸和固定治疗双重功效。利用全牙弓或片段弓固定装置(以下简称牙弓固定装置),即采用正畸应用的带环、托槽和片段弓丝,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牙齿固位、咬合关系恢复及牙弓形态和缺牙间隙的保持。2005年以来,我们应用牙弓固定装置进行颌面外科术后固定71例,效果较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齐小良韩志峰
关键词:颌面外科
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植骨术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植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Ⅱ型糖尿病伴牙周炎需植骨患者为实验组,慢性牙周炎需植骨患者为对照组,每组20例。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行牙周翻瓣植骨术。检测术前与术后1个月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并拍摄术后4、8、12周平行定位投照片。Ⅱ型糖尿病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测量糖化血红蛋白,术前与术后1个月测量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结果两组38例手术均获成功,失败2例。对照组术后1个月各项临床指标与实验组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0.05);两组术后较术前各指标明显降低(P<0.001);手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Ⅱ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行牙周植骨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姚丽韩志峰张丽军吴燕丽王颖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牙周骨缺损牙周植骨术
胶原基纳米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nHAC)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理想的骨替代材料。方法 在32只成年兔双侧下颌骨形成0.8 mm×0.6mm全层骨膜骨质缺损,每一缺损作为一个实验单位。术后4、5、6、8、10、11、12周取材,行大体标本、X线片、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nHAC与CPC相比同期成骨量大。8周时nHAC成骨情况尚不如Bio-Oss。而12周时已接近Bio-Oss成骨水平。空白缺损则未能修复。结论 nHAC生物相容性好,效果较好于CPC,远期与Bio-Oss相似,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
张丽军王影吴燕丽齐小良张洁韩志峰朱菲姚丽胡雪兰崔福斋
关键词:胶原基纳米骨下颌骨缺损骨替代材料
胶原基纳米骨修复拔牙创及颌骨囊肿术后骨腔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 (nHAC)修复智齿拔牙创及颌骨囊肿术后骨腔的治疗效果。方法  6 6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 3组 :nHAC组 30例 ,阻生齿 2 1例 ,根端囊肿 9例 ,骨创植入nHAC ;多孔矿化骨 (Bio Oss)组 6例 ,阻生齿 2例 ,根端囊肿 3例 ,含牙囊肿 1例 ,骨创植入Bio Oss;对照组 30例 ,阻生齿 2 7例 ,根端囊肿 3例 ,骨创不植入材料。结果 nHAC与Bio Oss组 ,12周时x线显示两者骨密度基本一致。nHAC与空白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nHAC生物相容性好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 ,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廖福琴张洁吴燕丽韩志峰张丽军朱菲姚丽张昊齐小良胡雪兰崔福斋
关键词:拔牙创骨腔纳米骨颌骨囊肿胶原术后
金属硫因蛋白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1997年
为了研究金属硫因蛋白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特点,作者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5例涎腺肿瘤进行了研究。在腺上皮和肌上皮混合构成的肿瘤,如:腺样囊性癌、多形性腺瘤、腺上皮肌上皮癌、基底细胞腺瘤(癌)等,金属硫因蛋白只在肌上皮细胞中表达并且均有较强染色。肌上皮癌和肌上皮瘤中有相当多的细胞表达金属硫因蛋白。抗金属硫因蛋白单克隆抗体对肌上皮细胞的染色在部分病例较S-100蛋白和平滑肌动蛋白效果好。本结果表明,金属硫因蛋白可能成为涎腺肿瘤性肌上皮细胞较好的标志,有助于涎腺肿瘤的鉴别诊断。
高岩韩志峰刘昕燕孙开华庞淑珍
关键词:金属蛋白涎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胶原基纳米骨结合胶原膜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 (nHAC)结合可吸收性胶原膜 (GTR)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 ,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和可吸收性引导骨再生膜。方法 在 14只成年兔双侧下颌骨下缘形成 8mm× 6mm全层骨膜骨质缺损 ,每一缺损作为一个实验单位。术后 6、8、12周取材 ,行大体标本 ,X线片 ,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8周时 ,nHAC/GTR成骨量尚不如Bio -Oss/Bio-Gide ,12周时已接近Bio -Oss/Bio -Gide ,而且两组的骨修复方式很类似 ;nHAC/GTR与CPC/GTR相比同期成骨量大。空白缺损组则未能修复。结论 nHAC/GTR生物相容性好 ,同期成骨量较好于CPC/GTR ,远期成骨量与Bio -Oss/Bio -Gide相似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和可吸收引导骨再生膜。
朱菲王影吴燕丽韩志峰张丽军姚丽张昊
关键词:胶原基纳米骨自固化磷酸钙生物膜颌骨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