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英

作品数:30 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长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不锈
  • 17篇不锈钢
  • 7篇双相
  • 7篇双相不锈钢
  • 6篇奥氏体
  • 5篇显微组织
  • 5篇力学性能
  • 5篇奥氏体不锈钢
  • 5篇力学性
  • 4篇本构
  • 3篇时效
  • 3篇铁素
  • 3篇铁素体
  • 3篇金属
  • 3篇钢组织
  • 3篇Σ相
  • 3篇贝氏体
  • 3篇贝氏体组织
  • 3篇本构模型
  • 3篇不锈钢组织

机构

  • 16篇西安建筑科技...
  • 15篇长春工业大学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太原钢铁集团...
  • 2篇吉林农业科技...
  • 2篇山西太钢不锈...
  • 1篇太原工业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吉林麦达斯铝...

作者

  • 30篇韩英
  • 15篇邹德宁
  • 7篇张威
  • 5篇陈治毓
  • 5篇吴化
  • 4篇刘云旭
  • 4篇冉旭
  • 4篇修文翠
  • 3篇洪军
  • 3篇范光伟
  • 3篇王欣
  • 2篇乔圆圆
  • 2篇王铎
  • 2篇陈华
  • 2篇王鸿波
  • 2篇李姣
  • 2篇朱巍巍
  • 2篇王冬
  • 2篇王起
  • 1篇王快社

传媒

  • 4篇热加工工艺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金属热处理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焊接学报
  • 1篇钢铁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铸造技术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冶金教育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低碳13Cr-5Ni-2Mo马氏体不锈钢热变形行为及本构关系被引量:15
2012年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超低碳13Cr-5Ni-2Mo马氏体不锈钢进行单道次高温压缩试验,研究其在900~1 200℃、0.1~50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并讨论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基于Sellars双曲正弦模型构建了超低碳13Cr-5Ni-2Mo马氏体不锈钢的高温流变应力本构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变形温度越高、应变速率越低,则流变应力越小,峰值应变也越小,微观组织由动态回复型向动态再结晶型转变,并且晶粒逐渐长大、粗化。在高温区变形,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动态再结晶晶粒明显细化。所建立的本构方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能反映超低碳13Cr-5Ni-2Mo马氏体不锈钢的高温变形力学行为,可为热加工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张威闫东娜邹德宁刘环韩英范光伟
关键词:超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热变形本构方程
254SMo和2507超级不锈钢中的σ析出相被引量:17
2016年
通过JMat Pro软件,计算预测2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SASS)和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SDSS)中σ相的热力学析出条件,并制定了不同的热处理制度;同时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研究了经不同温度时效不同时间后σ析出相的形态及析出机理。结果表明:254SMo SASS在1020℃不同时效时间下,在晶界上析出富含Cr、Mo和低Ni的σ相。随着时效时间增加,σ相数量增多、尺寸增大,且呈短棒状、长条状和胞状等形态,并按照γ→σ方式析出;2507 SDSS在950℃不同时效时间下,在α/γ界面和α/α晶界处析出富含Cr、Mo和更低水平Ni的σ相。随着时效时间增加,σ相数量增多,向铁素体内部长大并最终呈网状分布在奥氏体基体上,且伴有二次奥氏体(γ_2)生成,其是按照α→σ+γ_2方式析出。
王冬邹德宁韩英程宝
关键词:Σ相热力学计算
学科竞赛驱动材料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024年
探讨学科竞赛在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影响及学科竞赛水平提升策略,将学科竞赛和人才培养过程融合,为优化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朱巍巍韩英冉旭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能力
基于GA-ANN的不锈钢复合板剪切强度优化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结合177组不锈钢复合板实测数据,构建不锈钢复合板剪切强度模型。研究确定不锈钢铬当量、铬镍当量比、复合板覆层厚度以及基材厚度为网络输入量,复合板剪切强度为输出量,隐含层节点数由试探寻优法确定,优化网络结构为4-7-1;比较Levenberg-Marquardt、Quick-Propagation、Standard Back-Propagation算法的训练误差、测试误差及计算迭代步数,确定以误差最小、计算速度最快的LM算法训练网络;另外,利用提前终止法避免ANN模型产生的过拟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进一步优化ANN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使得复合板剪切强度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达到0.997;将所构建模型用于实际不锈钢复合板剪切强度的预测,与实测值相近,进一步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邹德宁王鸿波陈治毓韩英于军辉
关键词:不锈钢复合板剪切强度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人体静态操作姿势与血流特性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运用多普勒超声测量仪器测量了不同静态操作姿势角度下人体的血流特性,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人体在不同姿势角度下血流特性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出评分曲线.实验结果表明,人体在自然姿势角度时血流量最大,但当人体偏离自然姿势时,血流量则会越来越小,并由此引起人体舒适性的变化.此结果可作为人机工效的评价依据,使得人们不仅能够判断出人体的舒适区域,而且能够得到人体的最舒适姿势,同时也可对仪器设备的设计起到指导性作用.
韩英洪军王欣艾红
精锻齿轮用H13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被引量:5
2016年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和回火温度对精锻齿轮用H13模具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合金元素溶入的越多,组织趋于均匀,但温度过高则晶粒粗化明显,析出碳化物较多不利于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选取1030~1050℃奥氏体化温度较为适宜。二次回火温度控制在560~600℃之间,获得的基体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合金碳化物和少量回火马氏体,硬度介于48.9~46.4 HRC间,有利于良好的强韧性配合。
关常君韩英修文翠王起吴化
关键词:淬火回火H13钢显微组织
退火温度对铁素体耐热钢X10CrAlSi18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铁素体耐热不锈钢X10Cr Al Si18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950℃退火时,显微组织由铁素体、Al N和M_(23)C)6组成;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晶粒尺寸逐渐长大,强度、硬度逐渐降低,伸长率和60℃冲击吸收能量先升高后降低,而20℃冲击吸收能量基本保持不变;在850℃退火时,试验钢具有较优的组织和性能;晶粒尺寸和碳化物是影响冲击性能的主要因素;在850℃以上退火时,由于晶粒尺寸和条状或块状碳化物M_(23)C)6的长大,断裂特征有从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的倾向。
邹德宁张英波韩英张威李科欣
关键词:退火温度
等温热处理温度对超级贝氏体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20年
研究了70Si2Mn2CrMo钢经不同温度等温热处理后,产生超级贝氏体组织转变的同时,碳化物析出的情况以及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试样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检测分析,确定了碳化物析出的温度及类型;同时表明,由于碳化物析出减少了过冷奥氏体中C含量,致使其稳定性下降,超级贝氏体中残余奥氏体质量分数减少。与220℃等温热处理没有碳化物析出的样品相比较,245℃等温热处理样品的抗拉强度降低11%,强塑积降低16%,疲劳循环断裂次数降低55%。
修文翠吴化吴化韩英
关键词:金属材料碳化物析出力学性能
高校材料学科实验设备的升级改造策略
2024年
高校实验室设备的升级改造能够进一步拓展设备功能、扩大设备使用范围、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实验室空间、降低新设备购置成本、使国有资产增值等,对提高教学科研工作质量、促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材料学科实验设备升级改造的意义及策略,并介绍了高温润湿角测量设备的改造过程,以期对其他高校学科实验设备的升级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朱巍巍隋琦韩英冉旭
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高温流变应力本构模型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Gleeble 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15-5PH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在变形温度为950~1150℃和应变速率为0. 01~10 s-1条件下进行了等温压缩实验。从获得的20组高温流变应力曲线中随机选取15组数据,分别建立了考虑应变参量的Arrhenius本构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这两种模型对剩余5组高温流变应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都能准确反映15-5PH钢的高温动态软化规律。与考虑应变参量的Arrhenius本构模型相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出的应力值与实验测量的应力值吻合度更好,其相关性系数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 993和6. 63%。这说明所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15-5PH不锈钢的流变应力,其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邹德宁韩彤张威刘星韩英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