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凡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病毒
  • 3篇星状病毒
  • 2篇多重RT-P...
  • 1篇毒力
  • 1篇毒力菌株
  • 1篇疫苗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检测
  • 1篇支气管败血波...
  • 1篇生物学
  • 1篇嗜血杆菌
  • 1篇双重PCR
  • 1篇双重RT-P...
  • 1篇诺如病毒
  • 1篇犬病
  • 1篇猪流行性腹泻
  • 1篇猪流行性腹泻...
  • 1篇猪伪狂犬病
  • 1篇猪伪狂犬病病...

机构

  • 8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动物疫病与人...
  • 3篇石棉县畜牧局

作者

  • 8篇顾凡
  • 6篇朱玲
  • 5篇徐志文
  • 3篇周远成
  • 3篇黄剑波
  • 3篇刘鹏娟
  • 3篇黄山
  • 2篇刘书亮
  • 2篇卓秀萍
  • 2篇乔小改
  • 1篇刘红亮
  • 1篇蔡雨函
  • 1篇李新琼
  • 1篇李萍
  • 1篇赵洲
  • 1篇樊毅

传媒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猪业科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5篇2015
  • 3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猪嵴病毒和猪星状病毒及猪环曲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根据猪嵴病毒(PKV)3D基因、猪星状病毒(PAstV)ORF2基因和猪环曲病毒(PToV)M基因的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通过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首次建立了检测猪嵴病毒、猪星状病毒和猪环曲病毒的多重RT-PCR。本研究建立的多重RT-PCR对PKV、PAstV和PToV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51×104、1.19×103、1.26×104 copies/μL,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良好的重复性。用该方法检测了40份来自四川省部分猪场的仔猪腹泻病样。结果显示,PKV、PAstV、PTo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0%、30.0%和22.5%。与单一RT-PCR检测结果一致。本方法的建立对PKV、PAstV、PToV的鉴别诊断和混合感染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顾凡周远成黄剑波樊毅赵洲乔小改朱玲刘书亮徐志文
关键词:多重RT-PCR
猪呼肠病毒研究进展
2014年
猪呼肠病毒(Porcine reovirus)属于呼肠病毒科(Reoviridae)正呼肠病毒属(Orthoreovirus),基因组由10条分节段的dsRNA片段组成,编码11种多肽。猪感染呼肠病毒后多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严重者可引起呼吸系统或胃肠道疾病。论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猪呼肠病毒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培养特性、分子生物学、致病机制、病毒检测及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猪呼肠病毒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刘鹏娟黄山朱玲周远成卓秀萍覃娟娟顾凡
关键词:呼肠病毒分子生物学病毒检测
猪肠道杯状病毒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猪的腹泻病一直困扰着养猪业.特别是病毒性腹泻危害最为严重,它可以引起仔猪的死亡,成猪的掉膘,降低饲料报酬率等。在我国,对于诺如病毒和札幌病毒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该病毒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疫苗的开发研究。文章旨在简述其对流行病学、致病机理、诊断方法等总结。
刘小琬周远成黄山顾凡周桐枫徐志文朱玲
关键词:诺如病毒流行病学
副猪嗜血杆菌毒力菌株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毒力菌株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副猪嗜血杆菌(Hps)毒力菌株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毒力菌株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依据毒力血清型Hps OMP P2和Bb DNT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成功建立了同时检测Hps毒力菌株和Bb毒力菌株的双重PCR方法。本试验建立的双重PCR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最低可检测核酸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79×10-3 g/L及8.3×10-3 g/L。使用该方法对来自四川地区部分猪场的36份猪呼吸综合征(PRDC)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检出率分别是33.33%和5.56%,与单一PCR结果一致,但高于细菌分离鉴定的准确率。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临床实用性,为四川地区Hps和Bb的诊断和预防奠定基础。
覃娟娟顾凡蔡雨涵乔小改刘鹏娟李萍朱玲徐志文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毒力菌株双重PCR
猪嵴病毒、猪星状病毒和猪环曲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由病毒感染导致猪腹泻的生猪肉可通过市场流通传染给人的潜在危害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近些年来新发现的,且研究还不够完善的病毒。如今猪嵴病毒(porcine kobuvirus,PKV)、猪环曲病毒(porcine ...
顾凡
关键词:荧光定量检测
文献传递
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长期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研究人员对这一疾病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的检测方法。对病原学检测方法,血清学检测方法,分子免疫学检测方法做一综述,以期能对伪狂犬病病毒的检测起到参考作用。
顾凡黄山刘鹏娟黄剑波卓秀萍朱玲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
猪嵴病毒和猪星状病毒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5年
为建立同时检测猪嵴病毒(PKV)和猪星状病毒(Ast V)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PKV 3D基因和Ast V ORF2基因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首次建立了PKV和Ast V双重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扩增出PKV的358 bp和Ast V的938 bp特异性片段,而对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及大肠杆菌等病原核酸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对PKV和Ast V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51×106拷贝/μL和1.19×106拷贝/μL;利用该方法和单项RT-PCR方法对35份来自四川省部分猪场的仔猪腹泻病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KV和Ast 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和31.4%,两者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PKV和Ast V的鉴别诊断和混合感染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顾凡覃娟娟蔡雨函李新琼黄剑波朱玲刘书亮徐志文
关键词:双重RT-PCR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C-P株部分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猪流行性腹泻病(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水样腹泻、呕吐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病死率高,对养猪业危害严重。本试验对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生物技术中心分离保存的PEDV-SC-P毒株在非洲绿猴传代肾细胞(Vero)上进行了传代增殖培养,并按照要求,对生产用Vero细胞进行纯净性检验,对PEDV-SC-P毒株的增殖特性、遗传稳定性、理化特性、纯净性、安全性、免疫原性和特异性等进行了检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株理化特性与PEDV相符,毒种纯净、繁殖滴度高、毒力遗传稳定、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较好,具有开发为疫苗种毒的前景和价值。
赵洲刘红亮顾凡周桐枫覃娟娟徐志文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疫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