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创

作品数:1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开放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4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帕西傣
  • 5篇宗教
  • 4篇回族
  • 3篇文化对话
  • 2篇伊斯兰
  • 2篇云南回族
  • 2篇社会空间
  • 2篇族群认同
  • 2篇文化
  • 2篇文化适应
  • 2篇旅游
  • 1篇傣族
  • 1篇滇西
  • 1篇滇西北
  • 1篇滇中
  • 1篇电机
  • 1篇信仰
  • 1篇伊斯兰教
  • 1篇伊斯兰社会
  • 1篇伊斯兰文化

机构

  • 9篇云南广播电视...
  • 5篇西南民族大学
  • 4篇云南开放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14篇马创
  • 5篇薛熙明
  • 1篇贾红风
  • 1篇王晶
  • 1篇王永志

传媒

  • 3篇思想战线
  • 3篇云南开放大学...
  • 1篇世界宗教文化
  • 1篇热带地理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民族学刊
  • 1篇西南边疆民族...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多民族地区回族的文化适应及文化认同研究——以西双版纳勐海县曼峦回村和大理洱源县士庞村为例
2013年
云南回族自明代形成以来,由于战乱等原因不断进行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吸收了邻近民族的文化特征,但又保留了伊斯兰教的信仰,形成了非常具有特色的穆斯林群体,成为研究少数民族迁移与文化适应的最佳案例。本文以西双版纳勐海县曼峦回村的"傣回"群体和大理洱源县士庞村的"白回"群体为例,对两村的历史、文化适应表现、文化认同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马创
关键词:云南回族文化适应文化认同
20世纪以来广东基督教文化区的形成与演变
2012年
选取1920年和1990年两个历史断点,对广东基督教文化区历史演变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经过19世纪的广泛传播,至20世纪20年代,广东基督教文化区格局已基本形成。从信徒数量和教堂堂点分布的集中度来看,珠江三角洲及西部沿海地区、潮汕地区和东江―梅江流域是广东基督教文化三大核心区。及至20世纪90年代,全省基督教核心区已经向粤东潮汕地区和粤东北客家地区偏移,一些原处外缘的地域和珠三角经济区内的新兴城市基督教文化实力也有增强。在广东基督教文化区内部变迁的复杂过程中,除了宗教派别因自身发展演化而做出的空间选择外,行政区划、政治制度、经济类型、移民和交通方式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薛熙明马创
旅游发展背景下节庆的传承、创新及社会功能研究
2014年
传统节庆是一定的风俗活动与某个历日的结合,集中展示了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在旅游业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节庆的类型和内容更加多样化,传统节庆的形式和内涵得以不断延伸和创造。节庆已经不再是各民族内部的狂欢节,而是成为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复兴、经济社会发展、形象塑造等有着极强带动作用的综合性活动。
马创
关键词:节庆旅游发展传承社会功能
一种移动式旅游管理教学展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旅游管理教学展示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展示...
王永志李艳马创宋晶晶关霜贾红风王晶
文献传递
昭通回族的家族观念及对通婚的影响
2013年
昭通回族同一姓氏(以马姓为代表)根据祖先居住地分为不同的家族,通婚对象必须属于不同的家族,并且还须遵循辈分相合的原则。本文探讨了昭通回族的家族观念及对通婚的影响,并对此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马创
关键词:家族观念通婚
景观建构中的帕西傣社会空间——以峦村金桥为对象被引量:1
2014年
借助对景观象征意义的分析,可以探究移民/族群的社会空间。峦村历史上和当代两次修造金桥事件,是帕西傣对族群文化景观的自我建构,也反映了其社会空间的发展形态和特征。研究发现,历史上借助金桥的修建,帕西傣不仅扩大了在迁居地傣族社区的内部社会空间,也通过回族族际网络拓展了外部社会空间;当代重建金桥则从景观象征和仪式再现两个层面,映射出其在回、傣双重认同下"有限开放"的社会空间。
薛熙明马创
关键词:景观社会空间帕西傣族群认同
伊斯兰教与南传佛教的对话——帕西傣研究
20世纪后期,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文明之间、文化之间、宗教信仰、族群之间的矛盾冲突浮出水面。此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SamuelHuntington)提出“文明冲突论”(The Clash of Civil...
马创
关键词:帕西傣伊斯兰教南传佛教文化对话宗教信仰
明清以来云南回族的迁移及跨文化对话研究
2018年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历史上各民族的不断迁徙和交融从未停止。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迁移至云南始于唐代,部分在元代随军进入云南。明清时期,回回移民又大规模的进入云南,使云南成为全国仅次于西北的回族聚居区。云南回族在不断迁移的过程中,适应本土文化的需要,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以儒家传统为主的汉文化和与之相邻的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但是仍然坚守伊斯兰教的信仰,形成了多样性的伊斯兰文化,成为跨文化对话研究的最佳案例。
马创
关键词:云南回族迁移跨文化对话
国外跨国移民宗教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跨国移民的宗教社会因成为文化全球化的重要表征而倍受关注。研究者们多运用文化适应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理论对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尽管跨国移民宗教的国际研究已经日益成熟,但是仍然面临着从研究到研究的挑战。以移民个人生活史为方法的研究,以类型移民和特定人口特征移民为对象的研究,以及对移民非制度性宗教的研究都将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薛熙明马创
关键词:跨国移民宗教生活宗教组织宗教制度
帕西傣与傣族的文化对话简论
2010年
马创
关键词:文化对话傣族意识形态领域宗教哲学政治学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