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新东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振荡
  • 3篇分岔
  • 2篇课程
  • 2篇教学
  • 1篇电路
  • 1篇电路系统
  • 1篇育人
  • 1篇振荡器
  • 1篇振荡行为
  • 1篇三全育人
  • 1篇树人
  • 1篇思政
  • 1篇切换
  • 1篇切换电路
  • 1篇周期振荡
  • 1篇稳态
  • 1篇吸引域
  • 1篇线性系
  • 1篇立德
  • 1篇立德树人

机构

  • 7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江苏大学京江...

作者

  • 7篇马新东
  • 4篇毕勤胜
  • 2篇张晓芳
  • 1篇韩修静
  • 1篇姜文安

传媒

  • 1篇进展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江西科学
  • 1篇科教导刊(电...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三全育人"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0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了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目标,党中央、国务院也提出了"三全育人"的要求并启动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为了响应"三全育人"的号召要求,培养具有端正价值观、综合能力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本文结合我校工程力学教学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些实用性的建议和探索,目的是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合理分配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时间,为综合类高校工程力学教学实践和改革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马新东
关键词:三全育人
一类三维非线性系统的复杂簇发振荡行为及其机理被引量:4
2020年
由多时间尺度耦合效应引起的簇发振荡行为是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针对一类参数激励下的三维非线性电机系统(该系统可以描述两种自激同极发电机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两种系统在数学上等效),研究了当参数激励频率远小于系统自然频率时的各种复杂簇发振荡行为及其产生机理.通过快慢分析方法,将参数激励作为慢变参数,得到了非自治系统对应的广义自治系统及快子系统和慢变量,并给出了快子系统的稳定性和分岔条件以及系统关于典型参数的单参数分岔图.借助转换相图与分岔图的叠加,分析了对称式delayed subHopf/fold cycle簇发振荡的产生机理及其动力学转迁,即delayed subHopf/fold cycle簇发振荡、焦点/焦点型对称式叉形分岔滞后簇发振荡和焦点/焦点型叉形分岔滞后簇发振荡.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分岔滞后形式,一种是亚临界Hopf分岔滞后,另一种是叉形分岔滞后,而且控制参数显著影响平衡点的稳定性和分岔滞后区间的宽度.同时初始点的选取则会影响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对称性.本文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由分岔滞后引起的簇发振荡的认识和理解.
马新东姜文安姜文安张晓芳韩修静
两周期激励下Duffing-van der Pol振子的复杂簇发振荡及其机理
2022年
以2个激励作用下的Duffing-van der Pol振子为例,研究了两时间尺度下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首先,分析了单个激励下的系统稳定性和分岔,给出了典型参数条件下的复合式delayed sub Hopf/fold-cycle簇发及其产生机制;然后,利用改进型快慢分析方法,研究了第2个激励频率为第1个频率的整数倍时的滞后翻转型复合式delayed sub Hopf/fold-cycle簇发,并借助(δ,x)平面上的慢变流形与分岔图的叠加,揭示了这种复杂复合式簇发的机理。
张真真马新东
共存吸引子对簇发振荡影响机理分析
2023年
具有广泛工程和科学背景的多稳态系统存在着多个共存的吸引子及其相应的吸引域,其不同尺度下的行为会受到共存吸引子的影响而产生复杂的动力学特性,该文章旨在探讨共存吸引子下簇发振荡的特性及其产生机制。基于经典的Hartley振子,引入周期外激,当激励频率远小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随着参数的变化,系统呈现出不同簇发振荡模式。将周期激励项视为慢变参数,基于相应的广义自治快子系统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分析,得到其随慢变参数变化的平衡曲线及其相应的分岔图。发现在不同参数条件下,存在不同类型的多稳态吸引子共存情形。考虑3种典型情形下系统的快慢效应,分析各情形下共存稳态吸引子的特性及吸引域对分岔特性的影响,得到连接沉寂态和激发态的分岔模式,从而揭示相应的簇发振荡机理。指出当轨迹依次穿越不同共存吸引子的吸引域时,各稳定吸引子均会对簇发振荡的结构产生影响,使得簇发振荡变得复杂,而当轨迹仅穿越部分共存吸引子的吸引域时,根据初始条件的不同,会产生共存的簇发振荡。
张彬张晓芳马新东毕勤胜
关键词:吸引域
切换电路系统的复杂行为及其机理被引量:1
2012年
建立了不同类型Jerk电路之间存在开关的切换电路系统.基于平衡态分析,指出随参数的变化,两子系统分别存在着稳定的焦点以及由Hopf分岔导致其失稳而产生的周期振荡.考察了开关周期切换引起的各种复杂行为,分别给出了点/环和环/环切换周期振荡现象及其相应的产生机理.在不同的切换振荡过程中,切换点的数目随参数的变化会产生倍化序列,导致系统由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同时,由于参数的变化影响着子系统周期振荡的幅值,进而引起整个切换系统吸引子结构的变化.
马新东毕勤胜
关键词:切换电路倍周期分岔混沌
Van der Pol-Mathieu振荡器中由脉冲爆炸和非脉冲爆炸引起的簇发行为及其机理
本文针对周期激励驱动下的van der Pol-Mathieu振荡器,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簇发行为诱导方式,一种是脉冲爆炸(PSE),另一种是非脉冲爆炸(non-PSE)。脉冲爆炸引起了两种簇发形式,分别是复合式"PSE/s...
马新东毕勤胜
关键词:分岔
课程思政元素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2023年
为践行以课程思政为特色的“三全育人”全新教育理念,将高校思政教育纳入《工程力学》教学体系,通过专业知识讲授与人生观、价值观引领的有机融合,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本文针对《工程力学》的课程定位和教学体系,明确课程思政改革目标,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四个方面探索了如何在工程力学教学中深挖课程思政元素。目的是为高校的工程力学等专业基础课中实现“三全育人”教学理念建设、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也为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和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马新东
关键词:立德树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