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百坤

作品数:42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3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基因
  • 10篇血管
  • 9篇细胞
  • 8篇血管生成
  • 8篇克隆
  • 7篇血管生成素
  • 7篇生成素
  • 7篇肿瘤
  • 7篇转录
  • 5篇酶链反应
  • 5篇聚合酶
  • 5篇聚合酶链反应
  • 4篇蛋白
  • 4篇血清
  • 4篇脂蛋白
  • 4篇逆转
  • 4篇逆转录
  • 4篇酵母
  • 4篇克隆及序列分...
  • 4篇基因表达

机构

  • 42篇南京军区南京...
  • 10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南京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张家港市第一...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成都铁路局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徐州市第三人...
  • 1篇昆山市第三人...

作者

  • 42篇马百坤
  • 11篇方蓉
  • 10篇徐东刚
  • 9篇黄宇烽
  • 8篇王嘉玺
  • 7篇邹民吉
  • 5篇彭善云
  • 5篇李晓军
  • 4篇景华
  • 4篇黎介寿
  • 4篇贾丽
  • 4篇汪萍
  • 4篇易龙
  • 4篇李克
  • 4篇夏欣一
  • 4篇庄一义
  • 4篇张春妮
  • 4篇陈仕林
  • 3篇李莉
  • 2篇徐会茹

传媒

  • 8篇医学研究生学...
  • 4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医学研究通讯
  • 3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江苏医药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校医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医疗设备信息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年份

  • 5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 6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载脂蛋白AⅠ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被引量:3
2005年
To identify, clone ,sequence and highly express the mature peptide gene of ApoA Ⅰ, total RNA was prepared from human fetal liver tissue. cDNA fragment encoding human ApoA Ⅰ was amplified by RT-PCR using specific primers, and then was inserted in pGEM-T vector. DNA sequencing indicates that the fragment is 729 base pairs in length and has 100% nucleotide homology with that of reported ApoA Ⅰ cDNA gene previously. The ApoA Ⅰ gene was cloned into pGEX 5X-1.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expressed in E.coli DH5α, purified by glutathione-Sepharose 4B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confirmed by SDS-PAGE. It was shown that the recombinant ApoA Ⅰ was expressed in E.coli, and the target protein amounted to 36% of total bacteria proteins.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recombinant ApoA Ⅰ was capable of promoting transfer of CE from HDL to LDL. Western blotting showed that the protein could react specifically with anti-ApoA Ⅰ antibodies.
马百坤郭利利方蓉徐东刚
关键词:克隆表达EXPRESSCLONEVECHDL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去颌下腺大鼠睾丸Bcl 2和Bax mRNA的改变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切除颌下腺对大鼠睾丸Bax和Bcl 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切除大鼠颌下腺,分别于术后14、28和42 d处死大鼠,提取睾丸总RNA,反转录,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ax和Bcl 2 mRNA的改变。结果随着颌下腺切除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大鼠睾丸Bax和Bcl 2 mRNA的比值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颌下腺切除大鼠睾丸Bax和Bcl 2 mRNA比值明显升高,提示颌下腺切除所致的大鼠睾丸生精细胞的凋亡可能是由Bax和Bcl 2介导的线粒体途径进行,但Fas/FasL是否参与该凋亡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晨阳马百坤侯林徐会茹黄祝蒋超黄宇烽姚兵
关键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颌下腺睾丸BCL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和血清水平的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多态性及血清水平与疾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44例SLE病人和45名正常人MBL外显子1的第54密码子的多态性(GGC/GAC),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MBL的含量。结果SLE病人GGC/GGC型71%(31/44),GGC/GAC型27%(12/44),GAC/GAC型2%(1/44);正常人MBL基因型分布频率GGC/GAC型78%(35/45),GGC/GAC型22%(10/45);两组相比,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基因型SLE病人血清MBL水平分别为(1.8±0.6)mg/L(31例),(1.5±0.6)mg/L(12例),1例GAC/GAC型血清MBL水平为1.17mg/L;正常人血清MBL水平分别为(3.0±1.0)mg/L(35例),(2.2±1.0)mg/L(10例)。正常人GGC/GGC型和GGC/GAC型血清MBL水平均明显高于SLE病人组(P<0.01,P<0.05)。结论SLE病人的血清MBL水平明显减低,但似与基因第54号密码子变异无相关性。
王艾丽陈倩马百坤方蓉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甘露糖凝集素基因多态性血清
重组人血管生成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为深入了解血管生成素的生物学作用,探讨其在免疫、造血、血管新生和神经方面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我们选择了多种细胞和组织进行实验分析ANG研究。结果表明:其对ECV304和COS7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并可观察到明显的促ECV304细胞贴壁的作用;Ang具有明显地促KG-1a增殖的作用,其具体的分子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Ang对造血干细胞形成集落没有作用,同时发现亦不存在与GM—CSF的协同作用;Ang缺乏直接对鸡胚背根神经节的作用,但可能对胶质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邹民吉徐东刚马百坤彭善云蔡欣苏航徐涛刘深王嘉玺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生物学功能促增殖作用集落ECV304细胞
人睾丸前列腺素D合成酶在毕赤氏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鉴定被引量:8
2003年
L PGDS是一种双功能蛋白 ,即催化PGD2产生和运输亲脂 疏水分子 .L PGDS主要分布于脑和男性生殖器官 ,并分泌到脑脊液、血清、精液、尿液等体液中 .测定体液中L PGDS的含量可辅助诊断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等 .在毕赤氏酵母中表达人睾丸前列腺素D合成酶 ,以利于进一步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研究 .用PCR的方法从质粒pGEX 2T htL PGDS上扩增出人睾丸L PGDS成熟肽基因编码序列 ,经测序证实后 ,将其插入到质粒pPIC9中 ,构建该基因的酵母表达质粒 .电转化毕赤氏酵母GS1 1 5 ,经甲醇诱导后 ,可实现L PGDS的高效、分泌性表达 .镍离子亲合层析法对表达上清进行纯化 ,SDS PAGE分析证实 ,在 2 7kD处有重组蛋白的表达 ,表达量为 2 7mg L .纯化蛋白可与视黄酸结合 。
高云黄宇烽夏欣一马百坤
关键词:前列腺素D合成酶酵母表达系统糖基化
血管生成素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的构建、表达及生物活性被引量:6
2002年
通过RT PCR的方法从人外周血白细胞扩增血管生成素 (Ang)cDNA .在计算机分子结构模建的基础上 ,通过柔性连接臂构建了Ang与Gfp融合基因 ,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实现了高效表达 .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 32 %.融合蛋白经初步纯化后 ,在紫外线激发下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 ,同时能够显著地促进鸡胚尿囊膜毛细血管的新生 ,而且所获融合蛋白在体外具有促进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这种双功能融合蛋白的表达为阐明Ang的核转位过程奠定了基础 。
马百坤徐东刚王嘉玺彭善云李莉王利红邹民吉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生物活性
蛋氨酸裂解酶基因克隆及在大肠干菌中的高效表达研究
本文用RT-PCR法成功克隆了METase基因片段,DNA序列分析所得基因片段与国外报导的序列相符。所得基因片段克隆入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后,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马百坤唐晓莹黄惠臣时永辉
关键词:肿瘤治疗基因疗法基因克隆
文献传递
血管形成素1基因转染治疗兔缺血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2004年
目的 利用兔心肌梗死模型 ,探讨心肌内直接注射血管形成素 1(Ang1)重组腺病毒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 方法  4 5只新西兰大白兔结扎冠状动脉 (冠脉 )制造心肌梗死模型 ,随机分为Ang1组、培养基 (DMEM )组与半乳糖苷酶基因 (LacZ)重组腺病毒组 ,心肌内分别直接注射Ang1重组腺病毒、DMEM和LacZ重组腺病毒。第 7、14、2 8d各组分别处死 5只 ,以观测心肌梗死及血管新生情况 ,术前及处死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结果 结扎冠脉后 7、14d ,Ang1组与LacZ组和DMEM组心肌梗死范围及新生毛细血管数差异均无显著性 ,术后 2 8d ,Ang1组心肌梗死范围显著小于LacZ组和DMEM组〔分别为 (9 1± 1 6 ) %对 (14 1± 2 2 ) %和 (13 8± 3 0 ) % ,P <0 0 1〕 ;而术后 14、2 8d新生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与LacZ组和DMEM组〔分别为 (10 0 7± 1 30 )个 /视野对(5 5 2± 1 0 9)个 /视野和 (5 73± 1 0 3)个 /视野 ,P <0 0 5及 (4 2 93± 6 35 )个 /视野对 (15 88±4 4 3)个 /视野和 (13 17± 1 2 9)个 /视野 ,P <0 0 1〕。心肌梗死发生 2 8d后各组的左室射血分数Ang1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LacZ组和DMEM组〔分别为 (6 5± 6 ) %对 (4 0± 5 ) %和 (4 4± 5 ) % ,P <0 0 1〕。
陈仕林景华黎介寿易龙马百坤方蓉
关键词:基因转染超声心动图
血管生成素相互作用蛋白的发现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验证
<正> 新的微血管形成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各类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及其抑制物正成为当今肿瘤生物治疗的研究热点。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是第一个被确定的,来源于人肿瘤组织具有促血管生成作用的细胞因...
徐东刚马百坤李莉邹民吉王嘉玺
文献传递
DiBr-PAESA显色法测定血清铜的探讨
1992年
血清铜的测定方法有:火焰和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发射光谱法、中子活化分析、阳极溶出伏安法等。有的需特殊仪器,难以推广应用,有的使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显色法该法虽选择性较好,但生成的络合物在酸中不稳定、灵敏度低,且操作繁琐,费时,用血量大等缺点。
赵元明刘凌云马百坤
关键词:血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