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红
- 作品数:8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人为干扰下南亚热带厚壳桂种群分布格局(英文)被引量:6
- 2005年
-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华南地区典型代表植被类型。由于人为干扰,其现存面积日益减少。为加强保护,对这一植被类型中的演替顶级种厚壳桂(C ryp tocarya ch inensis)种群在人为干扰下的数量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研究地点设在广东省广州市萝岗长龙村村边。此林为南亚热带次生季风常绿阔叶林,受当地农民的干扰很大。样方面积是50×100 m2。研究结果表明,和较少受人为干扰的种群相比,这一种群趋于随机分布,特别是小树和幼苗阶段的个体。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表明这一种群幼苗库明显不足,表明人为干扰对这一种群的更新影响较大。认为在加强保护区等建设的同时,对分散在各地点的典型植被类型要进行保护,特别是加强对周围居民的保护意识教育。
- 王峥峰高三红Mary Jo W.Godt彭少麟傅声雷
- 关键词:厚壳桂幼苗库
- 南亚热带厚壳桂不同生境及不同年龄级的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 本研究采用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s)技术,对广东省南亚热带六个地点的厚壳桂种群以及各种群内不同年龄级(成体、小树、幼苗)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本研究采用7个ISS...
- 高三红
- 关键词:厚壳桂ISSR
- 文献传递
- 无多糖巴戟天基因组DNA提取物的制备被引量:4
- 2003年
- 由于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How)植株中多糖含量较高,故其总DNA的提取明显存在着多糖干扰的问题。多糖可以抑制多种生物学酶类(如聚合酶、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等)的活性,对DNA的浓缩也有影响;受多糖污染的DNA呈粘稠的胶状,不便于后续的DNA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笔者在对比多种DNA提取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先对材料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再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这种方法,不但有效地解决了巴戟天基因组DNA受多糖干扰的问题,而且仅需使用常用试剂,实验成本低,简便易行。
- 高三红张军丽丁平王峥峰李勤奋彭少麟
- 关键词:药用植物巴戟天总DNA多糖CTAB法
- 南亚热带森林片断化对厚壳桂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5年
- 森林片断化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但从种群遗传学角度开展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本文采用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方法对广东省鼎湖山、黑石顶、大雾岭、古田、萝岗和饶平6个地点的南亚热带片断化森林中的厚壳桂(Cryptocaryachinensis)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每个种群分成体、小树和幼苗3个年龄级采样,共采集厚壳桂样品448个。7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09条多态性带。研究结果表明,6个厚壳桂种群的总遗传多样性为0.1529,种群平均遗传多样性为0.0537。和保护较好的厚壳桂种群相比,萝岗和饶平的两个村边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6个厚壳桂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6489。AMOVA分析结果表明,总的遗传变异中,67.97%(P<0.000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2.06%(P<0.0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不同年龄级之间,29.96%(P<0.000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分析结果表明,6个厚壳桂种群大致分成两支:一支包括大雾岭和黑石顶2个种群,另一支包括其他4个种群。鼎湖山、古田、大雾岭和黑石顶不同年龄级均各自聚合在一起。可以看出,森林的破碎化导致了南亚热带厚壳桂种群遗传多样性降低,种群间基因流受阻,提示我们对于同一地区的易危物种,这种威胁将很大,急需开展相关的保护研究。
- 王峥峰高三红田胜尼傅声雷任海彭少麟
- 关键词:遗传分化种群遗传结构南亚热带厚壳桂
-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在中国的传播被引量:68
- 2003年
- 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 B K 是危害性极强的世界性恶草。它原产于热带美洲 ,现广布于亚洲热带 ,是新大陆众多假泽兰属Mikania植物中传播至旧大陆的惟一物种 ,并与旧大陆的假泽兰M .cordata(Burm .f.)Robinson共存。薇甘菊在旧大陆的最早记录是 1884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公园 ,而非 190 7年采于斐济。它在中国的传播始于 19世纪末 ,由原产地引种栽培于香港动植物公园 ,并于 1919在该园附近发现逸生的薇甘菊。 2 0世纪5 0 - 6 0年代 ,薇甘菊在香港地区蔓延开来。 1984年在广东深圳银湖地区发现逸生的薇甘菊 ,80年代末到 90年代已蔓延至广东沿海地区 ,目前蔓延趋势不减。薇甘菊在中国的传播始于香港 ,源于原产地中、南美洲 ,而广东地区的薇甘菊传播无疑地是源于香港。而目前薇甘菊在中国香港和广东境内南亚热带地区的迅速蔓延或许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
- 王伯荪廖文波昝启杰李鸣光周先叶高三红
- 关键词:恶性杂草
- 鼎湖山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不同年龄级种群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1
- 2005年
-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演替顶极种厚壳桂不同年龄级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同其它生活史特性相似的物种相比较,鼎湖山厚壳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HT=0.1090)。3个不同年龄级———成体、小树、幼苗的遗传多样性(He)分别为0.0759、0.0956和0.1265。幼苗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高于成体及小树。3个不同年龄级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Gst和φst(AMOVA)分别为0.0890和0.0644(P<0.0002),表明厚壳桂年龄级之间遗传分化较小,但分化显著。成体、小树、幼苗之间,其遗传距离随着年龄级逐渐加大。鼎湖山厚壳桂低的遗传多样性是由于缺乏不同地区种群间基因流造成的,但世代间遗传分化可能由取样误差所产生。
- 高三红王峥峰张军丽田胜尼
- 关键词:ISSR厚壳桂
- 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不同尾矿废弃地白茅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0
- 2006年
- 采用ISSR技术对安徽4个铜尾矿、1个铅锌尾矿废弃地上自然定居的白茅和非矿区正常生境下1个白茅居群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对6个居群180个样品进行PCR扩增,共得到139扩增带,其中多态位点为132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96%。POPGENE分析表明,白茅居群的总遗传多样性为0.3125,非矿区白茅的遗传多样性远高于另外5个矿区居群,铅锌尾矿的遗传多样性最低,6个白茅居群之间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φst=0.030,P<0.002),各居群的个体各自聚在一起。上述结果可能是在金属尾矿废弃地胁迫下,白茅居群遗传本质上产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
- 田胜尼王峥峰高三红郝艳茹彭少麟
- 关键词:ISSR白茅
- 广东黑石顶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不同年龄级遗传多样性被引量:7
- 2005年
-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广东省黑石顶地区厚壳桂(Cryptocaryachinensis)不同年龄级(成体、小树、幼苗)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和具有相同生活史特征的物种相比,黑石顶厚壳桂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总的基因多样性为0.0901;不同年龄级遗传多样性由成体-小树-幼苗逐渐降低,分别为0.0880、0.0793、0.0648。3个年龄级间的遗传分化为Gst=0.1410,st=0.0659(AMOVA)。这一地区厚壳桂种群低的遗传多样性是由于这一地区森林片断化后,种群隔离导致不同地区种群间基因流的不畅通、个体数量缩小使得种群内遗传漂移作用加剧。但种群世代间遗传分化可能由取样误差导致的遗传漂变所产生。
- 高三红王峥峰张军丽田胜尼
- 关键词:年龄遗传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