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生
- 作品数:21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脑室内出血30例分析
- 2004年
- 陶晓峰高文生
- 关键词:原发性脑室内出血CT扫描预后消化道出血
- 远外侧经髁入路到颈静脉孔区的国人显微解剖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远外侧经髁入路到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结构,为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湿性头颅标本和10例成人头颅骨标本进行解剖学观察,通过模拟该手术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重要解剖标志进行描述和测量。结果:颈静脉孔内口距内耳门为4.54±0.88mm;颈静脉孔内口距舌下神经管内口为9.06±1.24mm;舌下神经管内口到枕骨髁后缘的距离是10.08±0.76mm;舌下神经管内口到颈静脉结节的距离是7.22±1.44mm;该手术入路的关键是枕髁的正确磨除和椎动脉的安全显露,并且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小脑前下动脉的变异。结论:通过远外侧经髁入路可以较好地从后方暴露颈静脉孔区及其毗邻结构,避免了颞骨岩部的磨除,面神经的移位,减少了神经损伤等不利因素。
- 何继军高文生邵恩得张宁
- 关键词:远外侧经髁入路颈静脉孔区椎动脉
- 颅内转移性黑素瘤的治疗方法
- 2013年
- 恶性黑素瘤是发生于黑素细胞的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可见于全身任何组织,但多发于皮肤.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血行转移至颅内,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转移肿瘤中,黑素瘤排在第三位,仅次于乳腺癌、肺癌[1].颅内转移性黑素瘤生长迅速,病程短,发展快,治疗效果不佳.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全脑放疗、化疗等联合治疗手段来减轻症状,延长缓解期.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颅内转移性黑素瘤患者的生存率并没有很大的改变,近几年出现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硼中子俘获技术等有望改善这种局面.本文将对颅内转移性黑素瘤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何润之李辉师秀红张素霞高文生
-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素瘤硼中子俘获恶性肿瘤黑素细胞
- Survivin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p53、PCNA相关性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Survivin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与p53、PCNA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7例脑膜瘤组织、18例正常脑膜组织中survivin、p53、PC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urvivin在脑膜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65.9%)明显高于正常脑膜组织中的表达(0%)(P<0.001)。Survivin在脑膜瘤Ⅱ级(85.7%)和Ⅲ级(93.8%)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脑膜瘤I级(51.7%)(P<0.001)。Survivin同p53表达共阳性23例,共阴性29例,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51,P<0.01)。Survivin与PCNA蛋白表达共阳性45例,共阴性24例,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40,P<0.01)。结论:Survivin是脑膜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抗凋亡基因之一。Survivin与p53、PCNA在脑膜瘤的发生、增殖和恶化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其详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郝进敏高文生
- 关键词:脑膜瘤SURVIVINP53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
-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治疗岩斜区表皮样囊肿
- 2005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的显微外科技术对治疗岩斜区表皮样囊肿的重要意义,就其手术入路选择和术中注意事项进行讨论。方法:应用神经内镜辅以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岩斜区表皮样囊肿28例,显微镜直视下力争切除绝大部分肿瘤,神经内镜辅助寻找显微镜无法看到的残余肿瘤组织并切除之。结果: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后,对残存的肿瘤组织经神经内镜辅助均可做到全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的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对岩斜区表皮样囊肿的手术全切率,减少并发症.对该病的预后十分重要。
- 田剑光张皓峰张更申高文生
- 关键词:神经内镜显微神经外科岩斜区表皮样囊肿
- 小脑脓肿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 1998年
- 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8~55岁之间,平均年龄31.5岁,均有中耳炎病史,病程在2~34年之间,平均8年,均位于患耳的同侧。 2.症状与体征:有发烧史或就诊时正在发烧者21例,头痛伴呕吐24例,视神经乳头水肿14例,眼球震颤16例,肢体共济失调13例,颈强9例,巴氏征一侧阳性7例,入院时昏迷1例。 3.其它检查:10例做腰穿提示化脓性脑膜炎,3例行脑室造影有诊断价值,7例行头CT扫描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多数可明确病变的性质。 4.治疗方法与结果:单纯穿刺治疗8例;脓肿穿刺加摘除6例,死亡2例;摘除16例,死亡1例。
- 高文生马树成薛丽华
- 关键词:小脑脓肿脑外科手术
- 脑脊液持续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脑脊液持续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51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均给予脑脊液持续引流和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25例给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治疗组)。结果治疗组14 d治愈率为68.0%(17/25)、20 d治愈率为84.0%(21/25和总治愈率96.0%(24/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1%(6/26)、53.8%(14/26)、84.6%(2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引流、适量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早期、联合应用能提高颅内感染的治愈率。
- 常丙林仇振巍邱会斌李鹏强周艳宏高文生
- 关键词:颅内感染脑脊液持续引流万古霉素鞘内注射
- 脑星形细胞瘤DNA倍体与ras癌基因表达的关系与预后
- 1997年
-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学结构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46例脑星形细胞瘤DNA倍体和癌基因ras p21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随访进行研究。结果:肿瘤的二倍体指数(DI值)和荧光指数(FI值)以及DNA倍体出现率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高。ras p21阳性率和异倍体出现率分别为50%和71.74%。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p21表达亦增高。结论:脑星形细胞瘤DI>1.3和p21表达阳性者预后差。
- 高文生薛丽华齐凤英马树成胡富广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DNA倍体癌基因预后
- 颅脑手术中应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张庆九张松筠马志昭吕中强高文生
- 关键词: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手术中应用颅脑手术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双极电凝止血APTT
- 开颅术后血肿形成原因分析(附69例报告)
- 2002年
- 卢圣奎高文生田立
- 关键词:开颅术后血肿颅脑手术并发症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