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欢欢

作品数:20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骆驼刺
  • 6篇疏叶骆驼刺
  • 5篇灌溉
  • 4篇幼苗
  • 4篇沙拐枣
  • 3篇幼苗生长
  • 3篇土壤
  • 3篇柽柳
  • 3篇苗生长
  • 3篇根系
  • 3篇灌溉量
  • 3篇多枝柽柳
  • 3篇不同灌溉
  • 3篇不同灌溉量
  • 2篇盐胁迫
  • 2篇叶片
  • 2篇植物
  • 2篇植物根
  • 2篇生物量
  • 2篇生物量分配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新...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新疆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岭南生态文旅...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0篇高欢欢
  • 19篇曾凡江
  • 9篇张波
  • 8篇刘波
  • 6篇雷加强
  • 5篇李尝君
  • 5篇徐立帅
  • 4篇赵生龙
  • 3篇黄彩变
  • 2篇刘国军
  • 2篇彭守兰
  • 2篇鲁艳
  • 2篇刘镇
  • 2篇安桂香
  • 1篇穆桂金
  • 1篇鲁建荣
  • 1篇宋聪
  • 1篇张波
  • 1篇王波
  • 1篇李海峰

传媒

  • 4篇中国沙漠
  • 3篇草业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灌溉量对绿洲-荒漠过渡带多枝柽柳幼苗根系生长和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探讨绿洲-荒漠过渡带上受损柽柳群落幼苗适宜生长的土壤水分条件,在塔南策勒绿洲外围设置A(不灌溉)、B(适度灌溉)、C(充分灌溉)3个处理的田间试验。于7~10月份考察了各处理柽柳幼苗粗根(〉2mm)和细根(〈2mm)生物量积累、空间分布等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随着灌溉量的增加,柽柳根系生物量积累不断增加,且在生长季末(10月份)增速最大,同时细根占总根重的比例从20.5%上升到29.8%,显著提高了幼苗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2)干旱胁迫(处理A)下柽柳幼苗根系的下扎深度大,但水平根幅的扩展却有限;适度灌溉(处理B)的生物量较处理A大,但小于处理C;根系扎根深度表现为处理A〉处理B〉处理C,各指标均处于中间状态;水分条件最好(处理c)时虽然垂直扎根深度小,但水平根幅最大,可以更有效利用浅层土壤资源。(3)柽柳幼苗大量根系集中在0~40cm的土壤表层,而且水分条件越好,这种集中趋势越明显;根系生物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递减变化,细根的根长密度也有相似变化,但细根的比根长变化规律不明显,这可能与各层土壤微观环境的变化有关。研究表明,灌溉对柽柳幼苗根系的生长和分布有显著影响,充分灌溉下柽柳幼苗根系生物量积累最多且空间分布最大,该灌溉量有利于柽柳幼苗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合理分布。
王会提曾凡江张波刘波刘波李尝君高欢欢
关键词:多枝柽柳根系生长根系分布灌溉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头状沙拐枣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对不同灌溉量的响应被引量:15
2012年
水是荒漠生态系统中首要限制因子。由于水分限制程度不同,植物幼苗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策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沙漠-绿洲过渡带,设计了0mm(处理A)、100mm(处理B)、200mm(处理C)3种不同的灌溉量,对头状沙拐枣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展开实验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处理A比处理B和处理C地下生物量均有所增加;不同灌溉条件下,头状沙拐枣幼苗的根冠比均小于1,随灌溉量的减少头状沙拐枣幼苗的根冠比从0.19增加到0.32;即头状沙拐枣通过改变根系生物量分配适应水分条件变化。②随灌溉量的减少,头状沙拐枣幼苗主根垂直深度和水平根幅均呈增加趋势。处理A时,头状沙拐枣幼苗根系深度达180cm以上,处理B和C的根系深度均低于160cm,表明头状沙拐枣幼苗通过根系的伸长生长来适应水分减少。③在生长过程中,头状沙拐枣通过老同化枝枯落适应土壤水分减少。④株高和冠幅随着灌溉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基径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地上生长指标在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
刘镇曾凡江安桂香刘波李海峰张利刚高欢欢
关键词:生物量分配灌溉量
火烧和砍伐对疏叶骆驼刺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2017年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沙漠过渡带的优势植物——疏叶骆驼刺为研究对象,设置春季砍伐、春季火烧、秋季砍伐和对照处理,研究了干扰对疏叶骆驼刺叶片N,P,K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春伐和火烧处理下,疏叶骆驼刺叶片N,P和K含量随季节变化显著降低,而N∶P无明显差异;秋伐处理下,叶片N含量及N∶P先降低后上升,K含量先升高后降低,P含量则无明显差异。不同干扰下疏叶骆驼刺叶片N,P,K含量及其N∶P的季节变异分析显示,火烧处理下其N,P,K季节变异最大,分别为:22.32%,20.43%,28.27%;春伐处理下,N及N∶P季节变异最小,分别为16.29%,8.67%;秋伐处理下P季节变异最小,为8.64%;对照处理下,K季节变异最小,为8.11%,N∶P季节变异最大,为24.26%。生长季节与干扰处理对疏叶骆驼刺叶片N,P,K含量及其N∶P影响的方差分析显示,疏叶骆驼刺叶片N及N∶P主要受生长季节与干扰的交互作用影响,而P及K含量主要受生长季节的影响。
赵生龙曾凡江张波李尝君李尝君刘波
关键词:疏叶骆驼刺砍伐
不同干扰方式对疏叶骆驼刺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本实验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疏叶骆驼刺为研究对象,设置春季刈割、春季火烧、秋季刈割、对照4个处理,研究干扰对其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秋季刈割叶片长宽比、叶片厚度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叶片进行能量交换、物质积累的能力最强。2)不同干扰方式均降低了疏叶骆驼刺株高,不利于疏叶骆驼刺的恢复与再生,3种人为干扰方式比较秋季刈割骆驼刺再生能力最强。3)秋季刈割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4)3种干扰在生理上降低了疏叶骆驼刺受外界逆境的损害,秋季刈割抗逆性最强。因此,秋季适度刈割是疏叶骆驼刺最佳的保护性利用措施。
高欢欢曾凡江鲁艳刘镇安桂香刘波
关键词:疏叶骆驼刺生理特征
刈割对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阻沙能力和土壤性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刈割是策勒绿洲-荒漠过渡带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利用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对疏叶骆驼刺刈割干扰4年后植被的恢复能力、阻沙能力和土壤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刈割下的植被恢复能力和阻沙能力都强于春季刈割;与对照相比,春季刈割和秋季刈割都使表层土壤容重下降,秋季刈割下表层土壤孔隙度比春季刈割下提高了2.5%;秋季刈割和春季刈割使灌丛下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都增加,而全磷、全钾没有明显的影响;相比较而言,刈割4年以后秋季刈割更容易形成"肥岛",更加有利于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
郭自春曾凡江李尝君刘波张波高欢欢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
基于高通量测序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2种多年生植物根际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的研究
2019年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法(Miseq测序平台)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2种多年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骆驼刺根际土壤中细菌分为16门、33纲、67目、129科、320属,柽柳根际土壤中细菌分为14门、30纲、66目、125科、335属;骆驼刺根际土壤中真菌分为8门、13纲、36目、58科、104属,柽柳根际土壤中真菌分为8门、13纲、34目、59科、92属。2种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种间存在差异,真菌差异大于细菌且丰度高。
高欢欢曾凡江赵秀芳朱心宁郭自春张波丁泽华
关键词:根际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塔克拉玛干沙漠
骆驼刺叶片形态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对不同潜水埋深的响应被引量:3
2018年
本研究以策勒绿洲-过渡带自然生境中不同潜水埋深(2.5、4.5、11.0 m)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生境中骆驼刺叶片形态、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征对不同潜水埋深的响应。结果表明,潜水埋深由2.5m增加到4.5 m时,骆驼刺的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增加22%、15%和14%,叶片厚度减小18%,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当潜水埋深由4.5 m增加到11.0 m时,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分别增加14%、15%、17%、32%和21%,最大荧光Fm、PSⅡ潜在活性Fv/Fo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升高14%、24%和9%,比叶面积减小12%,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结果可为策勒绿洲-过渡带中自然生长的骆驼刺的保护及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王波曾凡江王波曾凡江张玲张波罗瀚林张波
关键词:潜水埋深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绿素
疏叶骆驼刺适应盐渍生境的离子分布、吸收和运输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以塔里木盆地南缘关键物种疏叶骆驼刺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盐渍土壤生境(轻度盐渍土、中度盐渍土、重度盐渍土)下其器官间Na^+、K^+、Ca^(2+)、Mg^(2+)的分布、吸收及运输特征,以探讨疏叶骆驼刺对自然盐渍生境的适应特性.结果表明:在轻度和中度盐渍土生境,Na^+在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茎≈刺>叶>根,而在重度盐渍土生境,Na^+分布规律为叶>茎≈刺>根;Ca^(2+)和Mg^(2+)在疏叶骆驼刺体内的分布规律为叶>刺>茎>根.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疏叶骆驼刺体内各器官Na^+含量都增大,而叶片中K^+含量呈下降趋势;根和叶器官中K^+/Na^+值明显降低,各器官中Ca^(2+)/Na^(+)、Mg^(2+)/Na^+值都降低.盐渍生境下,疏叶骆驼刺体内Ca^(2+)选择性运输系数和Mg^(2+)选择性运输系数均为茎-叶>茎-刺>根-茎.疏叶骆驼刺为适应盐渍生境,在土壤含盐量较低时,将Na^+聚集于茎和刺;而在土壤含盐量较高时,则将Na^+聚集于叶片.此外,Ca^(2+)和Mg^(2+)可能是疏叶骆驼适应盐渍生境的无机渗透调节物质.
罗瀚林曾凡江张波刘波刘波赵生龙
关键词:疏叶骆驼刺离子盐碱地适应性
干旱沙漠区2种深根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分布及根际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本研究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南缘2种深根植物疏叶骆驼刺、多枝柽柳不同土层深度根际土壤、根外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平板划线法研究根际土壤、跟外土壤微生物数量,并对其根际效应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细菌占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中的绝大多数。每种植物根际细菌数量、微生物总数在不同土层有相同的波动变化规律。根际真菌、放线菌在不同植物不同土层也呈现差异性分布。根际细菌数量、微生物总数排序为疏叶骆驼刺>多枝柽柳。根际真菌、放线菌数量排序为疏叶骆驼刺>多枝柽柳。除多枝柽柳根际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在0~50 cm和200~250 cm土层呈现负效应,其余样本根际效应均为正效应。
高欢欢曾凡江赵秀芳朱心宁张倩丁泽华
关键词:根际微生物根际效应
灌溉对沙拐枣幼苗根区土壤氮素营养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梯度下(4.6,6.1,7.7,9.2,13.0kg/株·次)沙拐枣幼苗根区氮素营养变化特征及植物吸氮能力差异。结果表明,自然土壤种植沙拐枣后,不同季节幼苗根区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成降低趋势,季末分别降低70.9%~92.4%和20.3%~51.6%,且灌溉量越高降低越明显;根区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则成增加趋势,随灌溉量增加全氮含量变化较小,但有机质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与4.6kg/(株·次)处理相比,季末整株吸氮量分别增加10.8%,79.8%,85.4%和290.2%,干物质累积量相应增加13.2%,97.8%,197.6%和394.6%,但在最高灌溉量下植物出现严重病害。这表明灌溉后根区矿化氮亏缺主要与植物大量吸收和消耗有关。由此可见,灌溉量过低和过高均不利于沙拐枣幼苗生长,结合根区氮素供应变化,中等灌溉量7.7~9.2kg/(株·次)更为适宜。
黄彩变曾凡江雷加强徐立帅高欢欢
关键词:灌溉铵态氮全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